刘子阳|黄遵宪能否在光绪朝入阁


□刘子阳

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黄遵宪以湖南长宝盐法道、署理湖南按察使的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主持新政。第二年(1898)的6月23日,黄遵宪被清廷任命为使日本国大臣。消息传出,立即引发官场广泛的关注。同治、光绪年间,京师有两句话叫做“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说这四条路子,是当高官的终南捷径。“帝师”指为幼帝授读的师傅,“王佐”说的是恭、醇两亲王的亲信,“神差”即神机营差使,“鬼使”是为驻外国使节。此前黄遵宪分别有使英、使德大臣的任命,均未成行,而在戊戌变法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受命出使日本,确实容易使人产生许多联想。

此前已经有过很好的例子。大埔人何如璋以二品衔出任使日本国大臣,回国后为福建船政大臣——此职曾数次由地方巡抚、总督、将军等大员兼任,清末名臣沈葆桢、丁日昌也曾在这个位置待过。洋务派何如璋如果不是受到马尾海战战败的牵连,成为封疆大吏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广东南海人张荫桓,是使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大臣,侨居华盛顿三年之久,回国后为总理衙门大臣,领尚书衔兼户部侍郎,肩负外交、财政两大重任,成为清廷重要大臣之一。按照清制,像张荫桓这样不是科班出身,未建立特殊功勋而居高位者非常少见——如此说来,驻外国使节这个职务,可以成为黄遵宪在宦海生涯中向上起跳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相关的资料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清黄公度先生遵宪年谱》记载,陈育崧撰写《新加坡中国领事设置史》(黄遵宪曾任驻新加坡总领事),称“光绪帝欲以公度为军机大臣(黄遵宪字公度),总领中枢,实施新政”,但是皇帝考虑到他官阶不高,不能一步到位,遂以三品京堂身份特简出使日本,“预计留日半载,即调之返京”。又引史学大家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内容:“戊戌变法,原内定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张元济为军机大臣,并以黄遵宪为首席。”清朝从雍正皇帝起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就称之为“相”,成为帝国决策核心成员。那么,黄遵宪在光绪朝入阁拜相,此说是不是空穴来风?

这当然要看光绪帝的态度。

光绪帝起用黄遵宪,其内心是异常急切的。戊戌变法从1898 年6 月 11 日开始,千头万绪之中,过了还不到半个月,就下达黄遵宪使日圣旨。之后三次发布上谕,传令两江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黄遵宪无论身在何处,必须马上启程,进京谒见。清朝时交通落后,从湖南长沙到京师路途遥远,路上所花的时间大概要两个多月。如果相关官员再拖一拖,时间长短就不好说了。在时时处处受到守旧派掣肘的情况下,皇帝有点等不起——这也符合“预计留日半载,即调之返京”的说法。当时主持变法的康有为,也仅仅是从六品的工部主事升任总理衙门章京,地位比三品的黄遵宪要低。后来为了缓和与保守派的矛盾,光绪皇帝还让他去上海主持《时务报》,只是康拖着不走。也就是说,康有为并不是光绪帝的唯一。

光绪帝要起用黄遵宪,其实是现实逼的。

大清光绪二十年(1894)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几乎全军尽墨。光绪帝意识到,几十年来为挽救大清的洋务运动已经完全彻底失败,缝缝补补的变革已经无法改变大清积贫积弱的现状。中日甲午陆战,战火蔓延到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地区,清军一触即溃,旅顺等地被日军占领,清朝龙兴之地奉天(今沈阳)成为日军唾手可得的猎物——清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就在此处。奉天皇陵的失守、失祀意味着满清颜面全失,甚至可以说是大清国名义上的灭亡。如果说前后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朝心存侥幸,此战则让满清统治者有了切肤之痛、亡国之忧。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更是朝大清胸口捅了一刀。不想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决心从帝国的体制入手,全面实施变法。这时他把目光投向了天朝当初不屑一顾的对手——那个通过明治维新、历经三十多年变法而强大起来的日本人。而唯一了解日本方方面面的人,就是那个在日本广泛交游且著有《日本国志》的客家人黄遵宪。

光绪三年,黄遵宪以参赞官身份随何如璋到达日本。不久他就敏锐地感觉到,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其实是不对等的。日本士大夫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了解很深。而中国士大夫只是执迷于自己的过去,思想僵化,见识浅薄,对日本历史、文化制度等一无所知,中国处在敌暗我明的境地。于是他搜罗各种资料,按照“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历尽辛苦,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重点对日本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教育等制度改革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学者梁容若说:“甲午战后,此书乃大流行,康有为光绪帝等都曾详读此书,受刺激而热心于变法运动。”傅斯年就认为:“康有为之论日本维新,实辗转得之于公度。”时人普遍认为,《日本国志》是维新变法的蓝本。此时的黄遵宪,是站在背后为之提供理论支持的那个人。

光绪帝看重黄遵宪,还因他是各方皆能认同的一个人物。

黄遵宪曾在《己亥杂诗》中自注:数年来以人才保荐,疆臣则陈右铭中丞(陈宝箴)二次,张香涛督部(张之洞)三次,刘岘庄督部(刘坤一)、王夔石督部(王文韶)、荣仲华督部(荣禄)、廖谷似中丞(廖寿丰),朝官则李苾园尚书(李端棻)、唐春卿侍郎( 唐景崇)、张野秋侍郎(张百熙)、徐子敬侍郎(徐致靖)各一次,闻得旨交军机处配存凡十数次云。陈宝箴、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荣禄等等这些人,个个声名显赫,是朝廷所依靠的中坚力量。维新派、洋务派推荐黄遵宪不难理解,朝廷重臣、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也名列其中,分量显得更足。朝堂上各派政治力量的认可,对朝廷施政无疑是一大利好。现实中,康有为既得罪了保守派,又没能获得洋务派的支持,变法阻力只能是越来越大。

另外,黄遵宪除了有出使西方、任职外洋经历以外,还有主持地方实施新政的经验。在湖南新政中一切改革章程条例,都是由其参酌东西各国制度一手制定。有理论有实践,确实是难能可贵。只是“政变作,在沪遭围守,使事未行而罢”,从此从政坛隐退。

光绪帝没能乾纲独断,没有最终的人事任命权,是黄遵宪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根本原因。光绪亲政后,按照“归政条款”的要求,对于中央各部侍郎、尚书等以上官员,地方督抚、将军、提督等官员,他都得奏明慈禧太后之后才能下旨任命,慈禧太后具有充分的决定权。有时候其他三品以下地方官的任命,她也要横加干涉,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光绪帝要撤换帝国决策人员,将太后的人全部拿掉,显然是不现实。随着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梁出逃,维新派遭到致命打击,黄遵宪入阁拜相之事,也渐渐地被人忘记。时间过了一百多年,当年的烟云,早已消逝无踪,如今只能发出一声声长长的叹息。


梅州日报客家版编辑:廖智

审稿: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