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君福 | 赣州、梅州——客家迁徙的两个明珠端点


赣州市大余县梅关关楼 (刘照志 摄)

口 廖君福

考究客家民系,江西赣州和广东梅州是怎么也绕不过的重要区域。赣州,客家摇篮,客家先民由中原进入岭南的始发地;梅州,世界客都,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赣州与梅州又同为客家聚居地繁衍地,同根脉相偎依。

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北岸的汉族,因避战乱逐渐南迁而来。其时赣州梅州区域居住着不少土著,主要有畲族人、瑶族人等。土著人称南来的汉人为“客家人”,南来的汉人亦以此自称。至明朝时土著逐渐被客家人融合、同化。

早年,客家先民南迁,由赣州市大余县境内的梅岭入岭南。梅岭,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境的正南面,为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地,岭北为大余县属地,岭南为广东省南雄市属地。梅岭,古时中原与岭南天然屏障式连接点,梅岭通,南北通。梅岭,古称台岭,为五岭之首。西汉王朝建立之初,梅姓为统一越族地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首领被西汉王朝封为“台侯”。这“台”是指山岭,即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余共拥的大庾岭中段山脉,古名台岭。越族将领梅鋗驻防台岭。梅鋗是吴越贵族的后代,在台岭“奉王而居”,拓荒筑城,广种梅树。“鋗,至台岭家焉,乃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谓之梅将军城。”(《广东通志》)。越族后人为怀念这位梅姓英雄人物而将他种梅起兵的地方台岭改称为梅岭。从南齐以来,梅州区域先后有过程乡、敬州、梅州等名称。早先,叫做“程乡”。 “南齐置程乡县,时有程旼者,以信义行于乡,因名,属义安郡。”(《光绪嘉应州志·沿革》引《方舆纪要》)。北宋开宝四年(971),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见乐史《太平寰宇记》、王象之《舆地纪胜》),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春秋之后,梅州区域就有扬越族人和原先的越族人居住。梅鋗家族即是这越族里面的一个以“梅”为姓的氏族属民,他们在此也偏爱梅花广种梅树,使此地不少山水着色梅韵。公元971年,“程乡”更名为“梅州”。何以称“梅州”?据《光绪嘉应州志·山川》载:“梅峰在城西门外(今西郊),五峰错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赣州市大余县梅岭古驿道 (刘照志 摄)

秦始皇为了一统南岭,曾派兵驻守五岭,筑起三道大关隘,其中的横浦关建在梅岭山顶,后世称之为梅关。它以“关断南北天”的气势耸立,扼控着南热北冷的岭北岭南迥异气候。关楼累圮累修。现今所能看到的关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的。靠广东一面门楼上石刻“岭南第一关”五个大字。靠江西一面门楼上石刻“南粤雄关”四个大字。关楼靠广东面有联曰:“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关楼靠江西面前约3米处竖立一块赤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岭”两个大字。

赣州梅岭自古以梅著称,梅州也是个充满梅韵诗意的美丽城市,以梅花为市花。赣州梅州,共同绽放着独特奇异的梅文化。出生于江南水乡苏州的北魏名将陆凯(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子孙)带兵南征路过梅岭时,见梅花盛开, 便折梅花一枝并修书一封作诗一首寄赠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赠范晔》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首清新朴质、饱含浓厚友情的吟梅诗很快由长安传吟天下。后来,“一枝春”就成了梅花的别称,也成了纯洁、深厚友谊的象征。“一枝春”结晶了梅的美丽。入选《中国梅花》的潮塘古梅是广东树龄最长的古老梅树,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古梅之一,经考证为“宋梅”,授名“潮塘宫粉”, 现为国家一级古树。该树树龄1000多年,2016年被中国林学会评为全国“最美树王”,是梅州的一张靓丽生态名片。南宋咸淳年间,南安(今江西大余县)知军赵孟适登赣州梅岭踏雪赏梅,欣然为驿馆题写了“梅花国”的匾额,从此,梅岭所在地大余县便有“梅国”的美称。梅州也是梅诗璀璨:“吾州亦是梅花国”“吾家在梅州,自古梅所都” “梅花数十里,家住梅花里”“吾梅夙号梅花乡,处处人家梅树旁”“梅花端的种梅州”……南宋诗人杨万里宦游梅州时曾写下丽句:“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亦合来。”

赣州梅州,承载着明代以前的繁华商贸。自西汉以来,中原与岭南及海外除军事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贞观之治后,唐朝在开元时期国力强盛,商贸繁荣。唐开元四年(716)内供奉张九龄奉诏凿路,开建梅岭驿道,极大提升了货运能力。中原的货物经梅关驿道到南雄市,转经水路往梅州达海外;岭南的货物由梅州北上到雄州(今广东省南雄市),经梅关驿道运往岭北至江西南安(今大余县),再沿章水下赣江,出长江。“梅岭为江广襟喉,南北之官轺, 商贾之货物,与夫诸夷朝贡,皆取道于斯”(《南安府志》)。“海外诸国,日以通商”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 (《南安府志》)。曾经,梅州松口与汕头澄海、顺德杏坛、南雄珠玑巷为当时闽粤赣四大商贸重镇。梅州松口尤为繁华,被今人誉为“古代小香港”。

赣州梅州,沉淀出化石般的人文标本。千百年的民族迁徙和人际往来交流,使得赣州至梅州不仅成为一条中原南迁移民之路,还成了一条文化科技传播之路。史籍有“客家先民三次大迁徙”的说法:第一次是在东晋永康年间;第二次是在唐末黄巢起义后;第三次是随宋室南迁。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以后,特别是唐宋以后,由于中原战乱和灾荒,当地许多汉人南迁,先后落籍梅州。他们带来了中原的科技文化和华夏精神,使梅州这片岭南山区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中原人民进入岭南后兴办私塾、书院,传播儒家文化,把中原文化传入岭南。唐宋时期,刘元城、刘安世、秦九韶等众多被贬谪的官员和科技文化名人均由梅岭驿道进入岭南落安梅州,他们在岭南办学、著书、游学,也使中原先进文化在梅州快速传播。梅州这座山高林密的小城,风光旖旎,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虽然现今梅州地名因为梅姓而得,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崇尚中原汉族血统的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梅州恰恰是广东唯一一个以岭南土著、非汉族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赣州梅州,客家先民聚集繁衍的两个端点,其一路重彩着墨于历史风云画卷,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古代京广线”上的两颗明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有识之士对其进行历史文化研学。

行走赣州梅州,岭南岭北几千年客家迁徙繁衍的历史变迁纷呈于心,犹如头顶天际的云卷风疾。

2023年06月08日《梅州日报》7版“客家”版面图

编辑:廖   智

审核: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