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塑”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


人物简介


王增丰,生于1947年10月,广东梅县松源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钟南山》《丝路放歌》《山西老年》《孙儿的电话》《得天独厚》《炕头》《马三立》《一团和气》等。

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华老栓……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家喻户晓。近期,梅州籍漫塑大师王增丰以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为原型,用漫塑的形式将其立体呈现出来,形象逼真、风趣幽默、夸张传神。

据介绍,“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是王增丰“重温经典”的精品力作,也是王增丰酝酿已久、潜心创作的作品。为更好地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他认真研读鲁迅经典著作,并构思创作系列作品。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创作,该系列已有15件作品。

“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让我想起‘可怜天下父母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被人欺负后用自嘲自解方法自我安慰,孔乙己穷困潦倒却精神清高、为人善良也讲信用……”谈起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王增丰颇有感悟和触动。他表示,民族文化复兴,首先就要觉醒和觉悟,树立文化自信,不能固步自封。鲁迅笔下的这些典型人物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愚者与悲剧人物。我们要从阿Q们中吸取教训,清醒认识到只有奋起精神赓续文化,让思想文明了,文化才能复兴。(梅州日报记者 王玉婷)

阿Q

阿Q

华老拴

丁举人

孔乙己

阿Q

狂人

老年祥林嫂2

青年祥林嫂

老年祥林嫂

少年闰土

赵四爷

鲁迅

小尼姑

吴妈

中年闰土

中年祥林嫂


延伸阅读

思想启蒙与艺术唤醒

——从王增丰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谈起

●高世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文化参考报》执行主编)

王增丰之所以能为“中国漫塑”争得一席之地,是因为他有不一样的眼界、境界,将手中一把“会笑的泥”赋予了时代的含义,不仅有艺术上的价值,还有思想上的价值和社会上的价值。在我看来,王增丰的“中国漫塑”在于其不仅接通了漫画和雕塑的脉息,立于形、变于相、喜于色、精于神,还在于他最终将其作为一种 “过程”和“思潮”的呈现,作为一项新艺术运动再次去推动漫画和雕塑的发展,并使“中国漫塑”有了自己的别开生面的天地,这才是王增丰“中国漫塑”的美学核心。

尤其是当我看到王增丰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他将鲁迅笔下非常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一一做了出来,这些形象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由一人而一族而一国,从鲁迅的“救人”的忧患意识到王增丰以“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立人”的使命意识,我看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底层叙事”的终极目的——启蒙,与唤醒。

启蒙,与唤醒。

这两词,实在太震憾了。

谈起鲁迅,很多人会想到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九斤老太、杨二嫂这些配角也让人过目难忘。可以说,鲁迅是能够看懂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智者之一,20世纪中国的文学和思想因有他的存在而得以达到至高水准。而王增丰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则是以这些人物为原型,形象逼真、风趣幽默、夸张传神、思想深刻,去表现他犀利、尖锐、入木三分的变动、变化、变形后的艺术高度与深度,成为“中国漫塑”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

去愚昧为开化、去蒙昧为清醒

王增丰的漫塑作品不仅能小中见大,还可以“弦外有余音”,所表达的人和事,总是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深思。

他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其中孔乙己、阿 Q 和祥林嫂,乃作为病态人物形象,希望藉此再开出的一剂治疗愚昧的药方,不仅对旧的封建价值体系,也对身边的仍麻木地生活的人,并以人物“病态”的行为方式,来突破人的某些文化心理,从而产生强烈的冲击性。来唤醒国人对这种现象的反思。所以鲁迅在他的作品设定“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只有撕破了,让人去痛了,人们才会去记住他。这就是病态人物的美,也是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而王增丰则把少年闺土及中年闰土的变化都分别做了出来,还有三个不同时期的祥林嫂,两个不同病态心理的阿Q,他以凝练、犀利、深刻、沉重的手法,塑造了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人生,具有病态心理,且命运十分悲惨的过程,一个人的沧桑变化堪比沧海桑田。

宇宙源于混沌,系统科学就是要学会有秩序

在现实世界中,混沌与秩序是相伴而生的。

秩序源于混沌,变化产生秩序。

王增丰的漫塑仿佛“一股洪流带领着我”,让我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不幸中看到幸福。王增丰的漫塑“阿Q”不再见他头上的癞疮疤,而是给予他一顶时髦的帽子,口张手指,得意洋洋。在鲁迅的笔下,阿 Q 是多种病态心理的混合体。阿 Q 的虚荣、浮躁、报复心、猜疑心,还有他的嫉妒心理。但王增丰只抽样阿 Q 的臭美和自嘲,肯定也看到鲁迅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心满意足”“得意”“愉快”“心平气和”等词有力地反映了阿Q内心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阿Q是一个主观幸福感很强的人。

王增丰的《阿Q》已完全将阿Q这样一个光棍贫苦农民性格上最突出的一点——可耻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得淋漓尽致。阿Q的精神麻痹和他窘困的生活相互交织,于是鲁迅创造出了让他“存活下去”的精神胜利法,王增丰甚至让他“张牙舞爪”的精神胜利下去。

这就是变化产生秩序。

人一生要面对太多的信息,尤其是负面的信息,你必须找到一个能长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焦点”。

王增丰让阿Q有了自己一套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秩序,这很重要。

王增丰也一直说,在自信自乐基础上的自嘲最有趣。

人生与人本、人性、人文、人心

读懂人心才能成圣成贤。

而人生与人本、人性、人文是必需的修为。

王增丰的漫塑一直“推陈出新、和而不同”,一直做“民族性向世界性、传统性向时尚性转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不断创新,就没有远大前途。而文化创新是需要耐力的,是一个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永不停歇的过程。王增丰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以漫传神,以神取胜,漫心达意,王增丰对这些及其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包含了巨大的思想深度。

这绝不是鲁迅和王增丰所愿意看见的,但是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人确确实实还活着。

最终,我们要回归到人本、人性、人文、人心,只有对心性有透彻的了解,同时要通过完整的修行次第,才能完成更高境界的艺术。

而漫塑创作最重要的,最终是将其与自我与自信相结合,将其与人本、人性、人文、人心相结合,增丰的“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系列,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编辑:杨乔颖  梁诗婷(实习)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