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 | 明清时期从南洋带回的兴宁藤编如今咋样了

2022年09月05日6版《梅州日报》”新视界“版面图


●本报记者 高讯/图 梁蕊/文

在兴宁市藤编特色专业镇水口镇,有一个藤编专业村松陂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家家户户都会藤编工艺。“小时候放学回家,我总要帮忙编织藤器,直到燃起煤油灯……”村民刘东云自小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藤编技艺,耳濡目染中对藤编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藤编技艺传承人刘东云正熟练编织藤椅。

1990年,年仅16岁的刘东云就成为藤编技艺的行家里手,开始独立创作销售藤器。“那时候附近镇村的人都来这工作,上下班时大家骑着自行车一窝蜂涌出来,好不热闹,松陂村也被戏称为‘小香港’。”

传统的定型工具

选材

好景不长,藤编从业者越来越多,且基本是家庭经营,各自为战,竞争激烈,开始出现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现象,扰乱了市场,影响了松陂藤器的声誉,再加上红木家具的巨大冲击,许多看不清藤器发展前景的年轻人们,空怀一身藤编本领,到珠三角打工去了。

蒸腾

折弯

造型

局部加热修整。(李俊洋 摄)

“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藤编技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兴宁藤编工艺是明清时期由远渡南洋(东南亚)的谋生者从南洋带回来的,至民国时期,藤编几乎发展到兴宁各镇。《兴宁县志》记载:“县内竹编、草编、藤编业比较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刁坊、下堡(即现水口镇)、叶塘、宁新等区乡,从业者众。下堡的藤椅……名扬县内外。”2000年,刘东云决心办厂。

粘合

大骨架拼合

编织

打磨

刘东云告诉记者,藤编是技术活也是经验活,蕴含着大学问。藤编技艺有选材、裁剪、变型、定型、打磨、造型、晾晒、订架、编织、打模、上色、上漆等十几道工序,弯曲的角度、孔洞的大小、基料的长短……稍有偏差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勇于创新的刘东云在妻子黄玩珍的暖心鼓励和岳父黄迪华的技术支持下,与厂里师傅反复交流,多次试验,在传统编织技巧中融入现代元素,藤茶几、藤吊篮、藤花瓶、藤灯罩等新颖藤制用品的出现,让东云藤器厂慢慢站稳脚跟。

钉枪固定

真正的转变是在2017年,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李昊宇花了三年时间在梅州寻找藤编技艺传承人,终于找到刘东云,并达成校企合作意愿。“在李教授的牵线下,每年汕头大学都有100人次的师生前来学习藤编技艺,并利用藤元素设计毕业作品。”刘东云对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很是慷慨大方,倾囊相授,还安排厂里师傅一对一指导制作。“置寒室不觉其奢,布华堂不觉其陋”的藤器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说着,刘东云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荣获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绿色设计大奖的作品——以《回归》为名的箱包设计。


上有色漆



成品


2020年,兴宁藤编技艺被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东云藤器厂日渐向好,但刘东云夫妇始终为寻找年轻藤编手艺人发愁。“厂里50多名藤编手艺人平均年龄已达49岁,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会让藤器厂的发展陷入新的瓶颈。”刘东云苦笑着说。但令他宽慰的是,儿子刘子强成为松陂村干部后,有了藤编技艺或许可以带领松陂村重新走向振兴的想法,带着富农决心,刘子强开始学习藤编技艺,成为兴宁藤编工艺黄炳垣(其外祖父黄迪华的曾祖父)传承谱系第六代传承人。

各种不同样式的藤纹

刘东云向儿子传授藤编技艺

“藤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水口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重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工厂用地,改善师傅们的工作环境,为藤编技艺传承提供更有序、更完整、更安全的环境。也希望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藤编技艺。”刘子强对藤编技艺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


——”新视界“投稿邮箱:mzrbxsj@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稿:廖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