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远县木偶剧团

□冯锡煌

人偶共舞揭开了木偶戏表演的神秘面纱。(钟小丰摄)

提线木偶戏,客家地区称“吊线戏”,古称傀儡戏。梅州市志载:该剧种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梅州五华、平远、梅县、大埔等地。民国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前期,平远等地盛行提线木偶戏,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或庙会建醮、富户人家生日喜庆,都要邀请演出提线木偶戏。那时,平远县曾有3个木偶剧团,仁居下畲村的“国华堂”(树妹班)、石正的“桂华堂”、大柘的“乐乐乐”,每团约有20人。1950年,这3 个木偶剧团,以“国华堂”为主,联合组成“平远县木偶剧团”,挑选留用了20多人,剧团团址设在仁居后山岗张家试馆。

平远县木偶剧团的提线木偶,以木偶制作,头部、手脚下半肢用木刻,身体用竹篾编织,外穿戏服,古装戏服要到潮州布绣厂购置。头部及手足主要关节处栓线,生、旦木偶的操纵线较少,一般为15条线,丑角因动作较多,为17条线,有的达20至32根线,在肩、肚、眼、嘴、舌等部位,都增加副线。提线集中于一块有手柄的长方形竹板上,称为“线头板”,操作者左手二指提“线头板”,右手提线操纵木偶,使木偶能活动正常。木偶分大、中、小三种规格,重2至3公斤。以提线演出,所以称提线木偶戏。

平远县木偶剧团提线木偶戏的基本唱腔,与广东汉剧相同,属皮黄剧种,道白也用“中州音韵”,但丑角可以自由发挥,念白多夹杂一些客家方言,唱腔也采用一些采茶、山歌和民间小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华堂”逢年过节或生日喜庆时演奏乐曲,人们称之“闹八音”。八音班以演奏中军音乐为主,故又称八音班为“中军班”。八音即是八种民间乐器,设有头弦、扬琴、胡琴、唢呐、箫、锣、鼓、木角。

平远县木偶剧团过去演出的节目均为古装汉剧,如:《郭子仪拜寿》《三娘教子》《八仙过海》《花子进城》《孟姜女》《葛麻》《蓝继子探监》《七仙女下凡》《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由于平远县木偶剧团队伍小,行装轻便,一般10人左右一班,常用几个戏箱、竹箩,有4至5平方米的地方即可演出。演出时,优美的锣鼓音乐、妙趣横生的表演吸引了广大群众。除在本地各乡镇演出外,平远县木偶剧团曾在毗邻的江西寻乌、会昌、福建的武平及本省的蕉岭、兴宁等县演出,极受群众欢迎。

1954年,平远县木偶剧团改组为“平远新艺业余汉剧团”,后又改组为“平远县汉剧团”。平远县木偶剧团被改组后,其演出活动也随之结束,提线木偶成为人们深深怀念的乡情。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