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视窗】聆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编者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每一位退伍老兵都有自己刻骨铭心的军旅故事,这也是他们难忘的热血青春。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他们都心怀一颗红心,热爱党、热爱祖国,为保家卫国牺牲自我。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钟小丰  摄


“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兵张东海谈自己的军旅生涯

●本报记者 郑炜梅

“是党培养了我,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队离休干部,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社会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提及当年参军过往,张东海嘴上不停念叨的是“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出生于1930年的张东海是辽宁昌图人,1947年参军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跟随四野一路南下,参加了塔山狙击战、衡宝战役等战役,荣立过两次大功两次小功,从大字不识成长为武警梅州支队1983年组建时的第一任政委。

张东海在向志愿者讲述他的从军故事。(吴腾江 摄)

“我小时候生活很苦,母亲在我两岁时去世了,父亲在我10岁时也去世了。之后我就跟着姥爷姥姥生活,那时候家乡的教育资源很少、再加上家里穷,所以我小时候几乎没有上过学。我的知识都是参军入伍后学的。”张东海说,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随着和他们不断接触了解,他参军的念头逐渐放大,渴望自己成为一名军人。

他的军旅梦直至1947年得以实现。入伍时,张东海因为年龄小,被安排在轮训队。“在那里我负责后勤工作,什么都干。”张东海说,他曾为前线送粮食、送弹药、挖战壕、在枪林弹雨中抢救运送伤员,也曾受伤但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在卫生所休养5天就返回一线。“每一次战斗都存在危险,当时我们在战场上没有什么害不害怕,只想着要尽力,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牺牲,这就是军人精神。”打开记忆匣子的张东海,对他经历过的每一次战役都娓娓道来。

自从入伍后,张东海跟随部队辗转多个地区,也曾在部队安排下多次到学校进修,补充精神食粮。“我们军队作风很好,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地方后还帮忙给群众种庄稼、收割小麦等粮食,群众也很拥护我们,会帮助我们照顾伤员等等。”讲述了他记忆中的军旅岁月,张东海眼里散发着‘激扬’的光芒。1963年,他转业到汕梅地区,先后在汕梅地区公安处、梅县地区公安局等岗位历练,最后二次入伍到武警梅州支队直至1988年离休。因为一直感恩党的培养,感念军旅生涯,他一直以己为例,教育孩子们要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做好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也曾应征入伍报效国家。


86岁老战士的“炮战”情怀

●陈诗良

张丙元是86岁的老兵,梅县区大坪镇人。不久前在我拜访他的时候,这位老战士谈起当年自己参加“炮击金门”的战役,十分激动:“我曾多次赶赴通信故障现场,及时抢修中断的线路,确保了通信畅通无阻,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笔者作为一位退役的武警战士,非常愿意聆听他当年“炮战”的往事。

张丙元(后排左一)与战士合影于1956年。

将生死置之度外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我当兵就是想在军队这个大家庭里锻炼好身体,练好本领,保卫祖国。”1937年1月出生的张丙元从小就立志报效祖国。

1956年2月,张丙元离开大坪镇平中村的父老乡亲,应征入伍到福建龙海市角美镇新兵团。因为有文化基础,10天后,部队推荐他参加语文、数学、政治、普通话考试,后来,他和蓝雨元、谢森祥三位战友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训练是战士们的必修课,张丙元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战士。1958年,他参加“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测验,短跑、1500米长跑、手榴弹等9个必考项目达到“一级”成绩,并获得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参加劳卫制一级测验及格”的证明书,此外还获得“优秀射手”等荣誉。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盘踞在金门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炮击作战。张丙元所在的部队就在厦门前线,他服从组织安排参与了此次战役。他奉命从福建原海澄县港尾军队长途电话站派往边防排驻地屿仔尾,并与他们一同食宿。在执行任务期间,由于通信线路较长,双方商定,分别由双方同时检查线路,一半由边防军自行检查,另一半则由长途电话站战士负责检查。“炮战”期间,张丙元和战友们高度警惕,只要哪里有线路故障,就第一时间抢修线路,时刻确保长途电话通信线路畅通。

有一次,张丙元测量到屿仔尾至镇海之间的边防部队通信线路中断,马上背上接线工具和高杆电话线,骑着单车赶往故障现场。在现场,他不顾个人安危,先是把自己带来的高杆电话线与掉在地上的断线那一头连接好,然后用力拉起来,爬上电线杆,接上另一头电线,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退役不渝报国志

1959年3月,张丙元服满三年兵役期后,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老战友们一起投身于建设海南陵水机场。他们有的打石头,有的运泥土……一个个像愚公移山一样干得热火朝天。张丙元长期劳动,患上了急性肾炎,住院才一个多月,张丙元又回到工地上。与老战友们经过一年半的奋战,终于把机场平整建设好。这是老兵爱国精神的延续。


在驻港部队中成长

●顾新

开往春天的列车“颠簸”着窗外的灯火,伴随着青春与错落有致的铁轨一起前行,参军报国之情在袅袅的炊烟与群山深处回荡。1997年7月,我光荣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首批军人。

红色流淌在香江,维多利亚港湾荡漾着青春热血与无悔的忠诚,是百年洗刷,让今天的香港同胞,也堂堂正正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岁月装满红色的初心,这是辆“报国情”的列车,向香港回归的方向风雨驰骋,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义无反顾地加速奔跑。

在驻港部队的成长,让我的人生更加满怀豪情,接受党的教育与青春的洗礼。1999年9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这一刻起,我便真正地向党组织靠拢,走好军旅每一步。在生活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荣立了“三等功”,我至今仍珍藏这份荣誉,它激励着我在退役后换个阵地继续战斗。同时,也因部队培养,经常写作锻炼,至今,我坚持写作,10多次荣获中央媒体、省级单位等主办的全国征文奖项,还在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发稿。每当看到10多本国家与省级荣誉证书时,不禁感恩部队对我的培养,努力终将会有收获。

2008年12月,我光荣退役,走上了创业之路。虽然创业给我许多梦想,我也走了弯路。从当初的稚嫩一路走来,在社会市场大潮中实践,是军旅的磨炼让我更加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今天,青春正当时,祖国的繁荣发展将惠及更多人。我这个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在强军的路上不忘初心,情系国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在平凡岗位上作出贡献,并随时接受祖国的召唤。


思念“1351”高地的战友

●陈国才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戎马生涯几十年,曾经在祖国西南边陲带领部队守边御敌多年的老军人,特别思念20世纪90年代初驻守在我师数百公里边防线的最高点“1351”高地上的某团2连6班的战士们。

记得我们第一次上“1351”高地时,车只能开到半山腰。班长特地派了3名战士到半山腰来迎候我们,护送我们上山。

当我们汗流浃背兴奋地登上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营房门口那副鲜红夺目的对联“守边御敌保四化,林原雾海乐为家”,横批“志在边疆”。这副对联是6班战士们昂扬斗志、高尚情怀的真实写照。我在和6班战士亲切座谈中,所见所闻是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折射出的是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老班长金永昌 在与敌隔山相望的高地上坚守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袭扰。直到离队前一天下山到连队。当时,连队正在进行年终工作总结,全班战士一致为他请功。向战友挥手告别时,他脸上绽开着谦逊的微笑。

——时任班长许名品 母亲病逝,父亲年过七旬,且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身边只有一个还在上中学的16岁的妹妹,妹妹来信希望服役期满的哥哥回来支撑这个境况艰难的家。可是当连队决定许名品继续留队时,小许二话没说,立即召集全班开会,一字一句地对大家说:“我要先‘支撑’好6班这个‘家’。”

——战士周振忠 两个月前听说高地上的一些老战士要退伍了,他主动要求来到高地。他是个独生子,也是全家唯一的壮劳力。当我问他为什么当兵时,他从挎包里取出一个小红包,用双手郑重地递给我,这是一张残旧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上面盖有中央人民政府印章,颁发日期是1953年。他告诉我,他爷爷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入伍时,父亲让他带上这张珍藏了几十年的《光荣证》——我明白了他为什么会主动要求来高地。

……

“1351”高地附近没有水源,更谈不上有自来水,只能靠天吃水。班长领我们去观看了那奇特的露天蓄水池:池子周围搭架着长短不一的水管——战士们砍来的竹子把它对半破开,凿通里面的节,就成了接“天水”的水管。这些水管有的通向屋檐,有的通向岩石,有的与树干相接。下雨时,雨水便通过这些水管涓涓入池,为了多接一些“天水”,他们有时半夜听到下雨声都不约而同地起来把铁桶、脸盆拿到房子外面去接水。为了节约用水,战士们每天刷牙洗脸只有一口缸的水。遇到长时间不下雨,为保证饮水需要,大家就连这一口缸的洗脸水也自觉取消了。但是困难改不了战士爱清洁的习惯,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洗脸办法:每天晚上睡前大家把毛巾晾在房子外,第二天早晨就用这沾满露水的毛巾洗脸。

令我惊讶的是,战士们在阵地周围的嶙峋怪石中间开出了几十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菜地,就连房顶上也填上土,种上了菜。在海拔1351米高的山头上,蔬菜竟奇迹般旺盛地生长着,班里基本上达到了蔬菜自给。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战士们有时一个月才吃上一次猪肉,这次我们带去的10斤猪肉,战士们见到后异常兴奋。班长风趣地说:“感谢首长,我们今天要‘过年’了。”那天我和战士们共进午餐,不知为什么,这一餐我的饭量超乎寻常,竟吃了好几碗。是饭特别好,菜特别香?还是战友情特别浓?

当年守卫在“1351”高地上的战士们呐,你们如今在何方?我这个老兵,在思念你们啊。


观影前的“拉歌”比赛

●肖如松

没有进过军营的人,总会认为部队生活是个严肃紧张有余、欢乐活泼不足且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笔者1969年入伍,从军多年,部队生活让我回味无穷,正像歌曲《咱当兵的人》描述的一样:“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这首歌唱出了新时期士兵豪迈的心声和崇高的人生观。

在部队,我们平时除了学习、训练或生产,还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还经常会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让大家锻炼身体;还有歌咏、象棋、军棋等供大家娱乐,晚饭后或节假日,这些场所常常充满欢声笑语,生活十分快乐充实。每个星期基本上有一场电影,这是战士们最期盼的精神食粮了。而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放映之前的“拉歌”比赛。

每当看电影时,战士们个个都穿戴整齐,扣紧风纪扣,扎上腰带,手上提着自制的小板凳或稻草垫,全副武装,一路高歌,“一二三四”的口号响彻云霄。当部队到达电影场外围,各连队都会跑步进场,“枪靠右肩,坐下!”此时,唱歌拉歌活动迅速展开。

记得有一次,我们连的连首长因故不能参加活动,指定一名排长带队,相邻的七连战士正在“拉歌”,拼命地吆喝我们连队唱一首,齐声叫喊,“八连来一首,八连来一首,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我们刚落座还未缓过神来,就遇上这么一个挑战,弄得带队排长有点措手不及。大家不甘示弱,队伍中站起一位身材魁梧的战士自告奋勇站在队伍前面指挥。首先唱了一首《大刀进行曲》,歌声亮如洪钟,当唱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句歌词时,指挥者带领大家将手势指向刚才“拉歌人”那方阵,这时全连同志感觉十分“解气”,连续唱了三首歌。紧接着,我们连战士齐声呼喊:“七连老大哥,我们唱了你们唱,打起仗来大家一起上,快、快、快!”对方也立即回应。歌声过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笑声汇成一片海洋,一直到电影开始放映大家才安静下来。

这就是严肃又快乐的军营。

钟小丰  摄

刊于7月17日《梅州日报》“国防视窗”。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