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行”在路上 “走”进心里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近来,丰顺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学生们不再仅仅通过书本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思政知识,而是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思政教育变得生动而具体。

资源融合 让思政课“红”起来

汤坑镇平阳小学部分师生走进坚真纪念馆参观学习。

近日,汤坑镇平阳小学部分师生走进坚真纪念馆,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从童养媳成长为中央苏区首位女县委书记,从长征路上的后勤先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纪检楷模,她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践行革命初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通过珍贵的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李坚真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廉洁操行馆”,学生们聆听了李坚真克己奉公的廉政故事,观看了她亲笔书写的家书和创作的廉政山歌。当学校小讲解员唱起李坚真即兴创作的革命山歌《重上铜鼓嶂》时,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记录歌词,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写下感言:“李奶奶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龙山中学的师生代表走进我国核潜艇事业开创者之一黄旭华院士的故居,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黄旭华院士是我国科学界的璀璨巨星,他的一生与共和国核潜艇事业紧密相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面对国家对核潜艇研发的迫切需求,黄旭华院士毫不犹豫地选择隐姓埋名三十余载,投身于核潜艇研发的一线工作……”在讲解中,学生们不仅全面了解了黄旭华院士的生平和贡献,更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师生们认真观看展馆里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品。这些珍贵的资料仿佛在诉说着黄旭华院士不平凡的一生,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他的伟大与不朽,也更加明白祖国如今的强大来之不易。部分同学还与黄旭华院士的亲人进行交流,聆听院士家族的奋斗故事,深入了解院士个人的光辉事迹,进一步丰富了对黄旭华院士的认知。

以行践学 让思政课“暖”起来

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到居委开展“关爱老人,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

一段妙趣横生的《小鸡炖蘑菇》笑话,一首饱含深情的朗诵《雷锋叔叔在哪里》,一支活力满满的《少年有志》手势舞……近日,在丰顺县汤坑镇红旗居委,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在这里上演,学生们用青春的律动和蓬勃的朝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老人。据了解,这是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开展的“关爱老人,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精彩的表演结束后,学生们三五成群,主动站在老人身边,帮他们捶背捏肩,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还有一部分同学主动拿起扫帚,认真细致地帮老人打扫卫生,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饱含着浓浓的关爱与敬意。第二天,学生们还在班级分享了此次“行走的思政课”给自己的感受,有同学表示,从老人的故事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今后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且努力将雷锋精神践行到底,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丰顺县实验小学组织部分师生走进丰顺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以“童心暖夕阳,志愿传温情”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在福利中心,学生们为老人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他们有的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欢快的乐曲,有的跳起了活泼的舞蹈。老人们坐在台下,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孩子们的表演,不时地鼓掌喝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演结束后,师生们有条不紊地将精心准备的面包一一分发到每位老人手中。与此同时,师生们积极投入到打扫卫生的工作中。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带去精神上的慰藉,更展现了该校人文关怀的美好风貌。

探秘自然 让思政课“活”起来

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到居委开展“关爱老人,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科学素养能力,汤坑镇第三小学把“思政课”开到了丰顺气象局科普基地。在丰顺气象局科普长廊,工作人员细心讲解了气象观测、预报、灾害防御以及大自然与天气的关系,还详细介绍了雷电、暴雨、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生动传授了防灾减灾的方法,并告知同学们在气象灾害来临时如何防范和紧急避险。接着,学生们走进气象观测现场实地参观各种气象仪器,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认识了风向标、风速仪、雨量器、蒸发传感器等气象观测仪器,了解了一些气象学常识。学生们围在仪器旁认真观察,积极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并进行了知识互动,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悄悄生根发芽。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区,气象局工作人员用简洁的语言耐心讲解了人工增雨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流程,让同学们轻松听懂大自然降水的 “幕后密码”。讲解结束后,同学们还亲手触摸了人工增雨发射装备,感受到了气象科技的魅力。

“大家知道吗?这座看似普通的电站,曾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地热发电技术的国家!”在丰顺县邓屋地热发电站荣誉展牌前,汤坑镇凌云小学校长陈琼辉指着老照片向同学们介绍。当听到李四光等科学家发来贺电的故事时,学生们感慨道,“原来家乡的电站背后是几代科学家‘从零开始’的奋斗,课本上的‘科技自立’在这里有了温度。”在电站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地热发电原理。面对环保数据墙,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提出“教室空调调高1℃”“节约用水用电”等校园环保倡议。陈琼辉表示,这场“行走的思政课”将国家“双碳”战略具象化,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科技报国、生态守护、乡土振兴”的深刻内涵,该校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深下去”。

本报记者 廖玉芳 

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