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哪吒精神”点亮幼苗!记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教师马海舟

在教育的百花园里,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默默浇灌着无数渴望知识的花朵,她就是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教师马海舟。

多年来,她创新“七抓七促”教学法,全力提升教学质量,运用“脚手架教法”点拨学生的心灯,构建独特的德育模式激发学子奋发向上。同时以学育人、以德化人,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中涵养育人智慧。

马海舟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

维创新“七抓七促”教学法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近日,在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605班,记者看到马海舟正带领学生走进经典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荒岛“求生之旅”。

“如果你流落荒岛,你会怎么做?”马海舟巧设问题导入,瞬间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大家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随后,她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们梳理鲁滨孙流落荒岛后的经历,并着重分析鲁滨孙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多年来,马海舟不断探索抓学习促提升,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抓学习促提升、抓复习促巩固、抓精讲促练习、抓习惯促规范、抓分层促个性、抓整体促均衡、抓主体促主动的“七抓七促”教学法,让她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求证、收获分享、整理完善,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发言,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她还建立素养立意明确育人目标,注重综合拓展学习视野,加强实践提供能力转化平台,突出思考深化思维层次。

在同事曾凤清眼里,马老师学习于斯,执业于斯,思考于斯,以生为本,孜孜不倦研究最新的教育动态,以严谨求实的教风为指引,用细腻的关怀和独到的教育智慧,引领每位学子探索未知,成就梦想,让爱和责任与教育同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与学生同频共振

做成长路上的知心人

“我理解你的感受。”“需要帮助吗?”“慢慢来,不着急,我会耐心听你讲。”……这是马海舟平时处理学生纠纷时经常讲的话。

“很多矛盾的根源就是情绪价值缺失,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纳,这种情绪价值的满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马海舟如是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避免被负面情绪所吞噬。将情绪转化为成长的动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近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是精彩的动画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马海舟从中汲取了不一样的教育思考。在新的学期中,她教育孩子从电影中看出哪吒与敖丙从敌人变为共抗天劫的伙伴中汲取力量,借鉴“申公豹-敖丙”的警示,避免因偏爱制造“边缘人”,让学生担任班级角色。开展“逆商训练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困境应对。分享寒门学子逆袭等“现实版哪吒”故事等。

“教育就是要与孩子同频共振,用‘哪吒精神’激发奋斗动力,点亮幼苗的星空。”马海舟希望,每个孩子都活成逆天改命的小哪吒,在哪吒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不必踩风火轮,无须持火尖枪,只要眼里燃着不认命的光,那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本报记者 王锐 

通讯员 张佳胜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