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新论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整合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与评价的二元对立。本文以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为例,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一)研读文本

文本研读采用“What、How、Why”框架。What维度关注主题意义和内容,如通过英国历史了解国家文化的重要性;How维度关注文本结构,如按时间顺序介绍历史;Why维度关注作者意图,即鼓励学生思考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已有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学习动机等。

(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根据布鲁姆的知识和认知过程分类,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具体如下:

首先,在事实知识记忆阶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英国历史和地理的基本常识。为此,我们设计了活动一(导入活动):英国常识大PK,旨在激活学生对英国地理历史的图式。评价方式以教师正面评价为主,点评学生回答,并纠正错误。

接着,在事实知识理解阶段,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和寻找文本信息。我们安排了活动二(第一次阅读):阅读文本材料,回答细节信息问题,以培养学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评价以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查课堂以便获知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指导,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

在概念知识分析阶段,教学目标是梳理英国的历史演变。我们设计了活动三(第二次阅读):小组合作,设计时间轴,完成后课上展示,小组互评。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重组和概括能力。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在程序性知识评价阶段,教学目标是积极思考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我们安排了活动四:小组讨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以表达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评价侧重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对出错点及时纠正,以正面评价为主。

最后,在程序性知识的应用创造阶段,教学目标是迁移应用到本国历史学习。我们设计了课后拓展任务:学生网上查找资料,制作介绍我国历史的视频并配音,发朋友圈,邀请其他同学点评。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邀请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并点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反思、实践反思和解放反思三个层次。在教学方面,课堂中的教、学与评价紧密融合。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监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并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契合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明确了教学方向。教师在实践中需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活动设计,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梅州市梅雁中学 梁惠娜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