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知识的海洋中,理论与实践如同双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巨轮破浪前行。教师在三尺讲台之上,用智慧启迪心灵,用知识照亮未来;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的前线,用仁心守护生命,用专业诠释担当;而农业技术人员在广袤的田野里,用科技赋能土地,用汗水浇灌丰收……他们虽身处不同领域,却都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用行动践行着知识的力量。
本报“知行新论”栏目应运而生,旨在为各专业领域人员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知”是理论的深度,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行”是实践的广度,是对知识的落地应用。“知行新论”将聚焦于不同领域的前沿动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展现各专业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的智慧与担当。
我们期待通过这个栏目,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与融合,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探索。无论是教育的创新理念,还是医疗的前沿技术,抑或是农业的现代化实践,都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讨论。我们相信,知识的力量在于传播与应用,而“知行新论”将成为一个汇聚智慧、推动进步的重要平台。
欢迎广大读者关注“知行新论”,与我们一起见证知识的力量,探索实践的深度。让我们携手前行,在知识与行动的交汇处,书写新时代的篇章。
投稿需知:
【稿件格式】稿件请遵循以下要求:1.稿件构成:每篇稿件应包含明确的标题、作者姓名以及正文内容。2.字数限制:800-2000字。3.格式要求:所有稿件需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并按照A4纸张大小排版。4.附加信息:文末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及其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联系沟通使用。稿件通过审核后,在《梅州日报·知行新论》刊登,详情请扫二维码。
【注意事项】本栏目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刊发前请查重(重复率不超过20%),投稿请附上查重报告,请勿一稿多投,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特别声明】1、本社从未委托非本社工作人员的任何个人或机构接收稿件,请勿相信其他投稿或组稿方式,以免上当受骗。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确认。2、本社对投稿文章有最终修改权。
用好“短视频”,助力梅州文旅出圈
■梅江区城北镇人民政府 赖威
梅州赓续客家千年文脉,拥有丹霞奇观五指石、活态围龙屋群落和“舌尖非遗”客家菜等众多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但在互联网声量竞技中略显沉寂,“养在深闺无人识”。当“淄博烧烤”凭烟火气席卷热搜、“尔滨”借冰雪经济强势出圈,梅州亟须以短视频为支点,撬动“故事力、网感力、IP力”等传播杠杆,让“客家明珠”在新媒体浪潮中焕发新时代光彩。
用好“短视频”,首先,要把握一个“核心”,推出正能量短剧,讲好梅州故事。可以以梅州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为背景,创作轻松幽默、感人至深的微短剧,将梅州文旅资源巧妙地融入剧情,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比如,可在松口古镇“下南洋起点”取景,拍摄《过番情》《下南洋》等主题短剧,通过华侨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浮沉,展现客家人“敢闯敢拼、重信守义”的精神密码;在百侯古镇三十六巷或嘉应古城取景创作《骑楼往事》《百年客商》等正能量作品,以百年商埠兴衰探寻客商文化精髓。
用好“短视频”,其次,要善于结合“网络热梗”,制造梅州“话题点”。网络热梗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符合群众碎片化时间里的“既视感”。比如:广西“科目三”出圈,梅州可以结合本地特色,编排具有客家元素的“腌面舞”;再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爆火的打油诗“天雷滚滚我好怕……”就可以结合梅州改编为“围屋探秘乐哈哈、清凉茶香漫天涯,初登阴那望樱花,金柚腌面人人夸”;像耳熟能详的“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也可以改编为“来、来、来梅州,吃一碗腌面再来几个糍粑,梅菜扣肉又整上,再来一锅煲仔饭再喝一杯清凉山……”附上群众品尝客家美食、观赏梅州景色的剪影,让传播更具网感力,为“线上游客”带来深刻的视觉和味觉冲击。当然,还可以借助DeepSeek等AI的力量,推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优质“短视频”。
用好“短视频”,还需结合实际,推出更多梅州元素的文创产品,打造梅州文旅IP。长期以来,带有梅州元素的文创产品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比如,客家元素的烟灰缸、打火机、T恤衫、鼠标、茶具、笔筒等等,这也间接导致了部分游客在景点无法选购。我们可借“短剧热”,推出剧中同款手工艺品、摆件、服饰、画框等,特别是要将“一城两坊”、五指石、埔寨纸花、百侯古镇、金柚等梅州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让文创产品成为行走的广告牌,让外来游客既看到风景,也留下客家记忆。同时,建立“短视频引流-微短剧种草-文创产品转化”闭环,开发更多“客都手信”小程序,通过“短视频+直播+定制生产”模式打造爆款,为梅州真正创造“经济流量”。
相信以“短视频”为媒,梅州定能在“深挖客家文化”和“探索网感再造”中找到平衡点,让梅州文旅IP在流量浪潮中历久弥新,切实为“百千万工程”助力,让梅州真正“活起来”“潮起来”,让更多游客留下“梅”好时光。
水彩作品 梅州中学黄利春
“五育”为何难“并举”
■兴宁市齐昌中学 石永辉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们全体教育人的职责任务,但现实中还存在重智轻德、体、美、劳现象。我们要痛下决心、多措并举让全面育人观真正落地生效。
全国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培训聚焦的就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我们非常熟悉、不断强调的话题。通过聆听专家、教授以及一线校长的讲座,令人非常震撼,心理冲击特别强烈。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身为学校书记更觉任重道远。
当前很多地方习惯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学业成绩为首,甚至是唯一标准,想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倍感阻力重重、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一、评价体系的落后。至今为止,人们仍然习惯从教学成绩这个简单而直观的数字上去衡量一所学校或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个既有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问题,也有社会和家长的推波助澜,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很多人都还固守着这样的信念:没有教学成绩说啥也白费!这些官方与非官方言论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理念认识的滞后。当前很多教师、家长依然觉得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只要每科考试分数高了,能上好高中、好大学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德、体、美、劳都可以被“一好遮百丑”,忽略不计。问题的根源是他们认识不到除了智育以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从思想上就难以改变,更不愿去践行。
三、敬业精神和改革意识欠缺。相比较发达地区,我们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安于现状,特别是要走出舒适区、开展革新的意识比较淡薄。虽然不断有头脑风暴,学校管理层也试图开展改革,但体制内能撬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的措施非常有限,在博弈过程中学校往往是被动的,于是他们习惯沿着以前传统、低端、单一的路径日复一日重复原来那种“好教”的方式面对一批又一批学子。
四、师资和设施设备的不足。有些学校难得有些种子老师愿意推动全面教育的落实,但苦于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这些专业教师更是缺乏,这样的话想贯彻好“五育并举”确实有很大挑战,加上很多相关设施设备难以配套,让这些课程落地更显得艰难。
虽然存在主客观多方面的现实问题,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希望以后在培训过程中能有更多在这些方面做得出色的学校给我们介绍经验做法,特别是实操细节,让我们从中学习、借鉴。
坚守教育初心 潜心教书育人
■丰顺县实验小学 卢秋菊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努力践行“德、能、勤、绩、廉”的要求,潜心教书育人,并通过不断学习钻研,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爱岗敬业,遵守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律,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钻研教学,提升能力。教师的能力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在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提问、交流探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班主任,我认真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保持与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电话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携手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勤奋工作,用心施教。“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我始终保持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在备课这一环节,都做到“有备而来”,我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接受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准时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组织学生进行晨读、课间操、眼保健操、阅读等活动,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无论风和雨,泪与汗,我都努力将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
创优争先,屡获佳绩。教育教学成绩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任教的班级被镇评为“优秀中队”,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在学生参加镇书写竞赛中,参赛的同学荣获三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纪律良好,行为规范,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文明班级”,还获得“五姿二礼”第一名、“行为养成十一规”特等奖、“劳动技能示范班”“第四届劳动技能比赛二等奖”等等荣誉。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廉洁奉公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私自收取学生费用,不接受家长的礼品和宴请。我积极参加廉政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廉洁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蛇行千里的干劲,笃定目标,干字当头,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丰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研究
■兴宁市第二小学 刘玉芬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阶段跨学科主题教学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数学作为小学最重要的科目,如何实现跨学科高效教学?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的策略探究。
落实学科概念,设计融合情境
在落实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彰显数学科目的核心地位。教师可以积极设计数学情境,在情境中将历史、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加以展现,并融合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助力学生个人体验和核心素养的强化。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引入中国古代粮仓的发展进程,促使学生感知古人智慧的同时,对圆柱、圆锥进行直观的观察,教师还可以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粮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借此完成历史和数学学科的融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对相应的粮仓进行赋值,鼓励学生进行运算,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字化平台对隋朝的含嘉仓设计原理、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将美术知识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并设计情境和学生一起探究粮仓建筑过程,融合数学运算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融入美术元素,提升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融入美术元素,借助趣味化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位置和顺序》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位置的理解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设计“寻宝”主题游戏,结合信息技术展现相应的游戏课件,让学生对画面中的图形进行了解,并尝试利用平台绘画功能,绘制相应的地图,标注相应位置,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标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展现其中,让学生通过绘制不同的路线,引入不同的图形知识,锻炼学生绘图能力的同时,打破知识单元的局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屏互动的功能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直观展现大家一起评判,实现以学促评,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鼓励学生制作知识思维导图,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图形等元素与数学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知识整合能力。
引入诗词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数学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两大学科,其在课堂知识教学中有着共通性,教师可以将语文元素融合于课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建立语文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步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诗词引入不同的数字,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两个黄鹂鸣翠柳”借助诗词让学生提炼其中包含的数字,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古诗《山村咏怀》的数字,让学生对1到5的数字加以认识,并尝试进行书写。教师还可以进行提问“请大家说出包含数字的成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积极进行互动,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也促使学生了解语文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结合成语进行典故讲解,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设情境,完成思维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双重提升。
开展小组合作,落实融合教育
小组合作是当前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借助这一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整合与归纳的能力,并将体育知识内涵与团队协作相互融合,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活动兴趣表现,实现多元化活动的设计,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进行全面培养,并实现资源拓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跨学科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多学科有机融合,还有效地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梅州日报·知行新论》正式开栏!
投稿需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