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丨春生如故

不知,你可曾见过嘉应州的春?她好似已生成特定模式,最初是薄绿覆盖山脉,浅蓝填满天空,一切发生得不动声色。而紧随其后的,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隆隆春雷,阵阵春雨。此时的嘉应州,湿润且阴郁。“细雨色如烟”,整个画面都是灰蒙蒙的,却也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之美。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不错,雨是上天为春的红情绿意作的铺垫。这不,雨后初霁,听闻花开正好,于是便邀三五好友一同去寻春日浪漫。无需涉海登山物色观景地,一路春光一路景,田间枝头各种花高调盛放,开得浩浩荡荡,与这座城的山水遥相呼应,满眼“情投意合”的款款春意,岂不懿欤?

或是受中庸之道的熏陶,或是与生俱来的黛玉式思想,又或是我不解风情罢,面对如此盛景,在欣喜之余浮起点点忧伤,恐美梦易碎,只想问问“明媚鲜妍能几时”?如《吕氏春秋》里所言:“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你看,就连二十四节气都不曾有大满,因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可儿时,我最爱的便是赏花追蝶,趁着东风放纸鸢的春天啊!犹记得爷爷笑意粲然,说要把嘉应州的春赠予我。那年,我收获了一盆仿若被朝霞浸染过的赤朱丹彤且开得灼灼融融的绣球花。日日细心浇灌,以期留住春天。“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毫无预兆地在一个午后,花儿开始蔫头蔫脑,叶子也一改往日傲然模样,纷纷摆脱枝干,“开到荼靡花事了”,寂静洒落一地。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接受凋零,人亦要接受离散。爷爷的花儿落了,彼时送我一城春色的老头儿,而今已不在,随之而去的,是我的春天。“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我弄丢了我的春天。“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之于我,终究是情凄意切。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我渐渐明了天地有节,四时有序,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我开始尽最大努力试着去感受生命的真实与热烈,并学会接受这尘寰中善变并恒久的宿命。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既知春之匆匆,那便要愈加珍惜,哪怕“杖藜踏破几山云”。在一个日暖风和的日子里,乘兴而行,徒步踏春,只见“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自在飞花轻似梦”,偶有一阵微风拂过,细细碎碎的花瓣趁机翩然起舞。花落满怀时,馨香盈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于天地,肆意舞之蹈之,然后再归于天地,等待新生。

花不语,雨默然。直到星星点点的雨飘落肩头,我才忆起此刻是云谲波诡的春天。撩人春色惹人沉醉,险些忘却归期,“乘月夜歌还”,也算是兴尽而归了。那春归何处?无解。春意阑珊,花期已尽,正准备与春好好道别,邀她明年再来时,惊觉,她从未离开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许是神的启示,又或是爷爷的指引,我发现了遗失已久的春天。伴着似有若无的香,那失了本色,泛黄枯槁的绣球花瓣夹杂在一本尘封已久的书中,书页里斑驳的花液是她曾灿烂盛放的最佳佐证。“落花时节又逢君”,一时间五味杂陈,我知,至亲至爱的爷爷拥着嘉应州的春色回来了,于泪眼蒙眬中感应到了这片永生不败的花化作书签,为我送来绵绵的情意。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我怀揣着九天揽月般殷切的盼春之心,春,怎舍不再来?

作者:叶玲利(梅江区北实双语学校教师)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