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水学堂丨“互联网+”时代下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创新路径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资源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资源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将抽象的道德理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实例,使德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教导学生“宽容大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如“公交车上让座引发的争议”。这些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新闻报道或短视频,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不同人物的立场和情绪。在学生对事件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问题,如“面对这样的冲突,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宽容大度?”“如何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等。这样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宽容大度”的深层含义,即尊重和理解他人,更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导学生“尊重他人”时,教师可以设计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同学、老师、家长等,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冲突和沟通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在线问答、小组讨论、德育主题的微课制作等。这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

强化网络德育环境建设,营造健康网络空间

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网络素养课程,教育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防止他们成为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受害者。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网络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他们的言行同样需要遵循道德和法律。通过定期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网络生活中,了解他们在网络上的活动,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家长控制功能,限制孩子访问不适宜的网站,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网络空间,避免过度干涉,以建立互信的亲子关系。

(丰顺实验中学 徐晓华)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