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教育 谱写朴实人生!记兴宁市实验学校教师刘文晖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从风华正茂到年近半百,她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讲台,用热爱和坚守育得桃李满园芬芳。她,就是兴宁市实验学校教师刘文晖。

刘文晖正在为学生授课。(受访者供图)

坚守初心 潜心钻研教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刘文晖,带着美好的憧憬,迈进了家乡附近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

“当时学校安排我任教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语文,一周20多节课。初踏教坛的我,每天虚心请教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每次测验批改后查缺补漏,认真辅导学生,繁忙的教学生涯让我既忙碌又充实。” 谈起初涉教坛的情景,刘文晖不禁感慨,每次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她都会更加激情满涨地上好每一节课。

当时,刘文晖所在的镇里学校,每年四五年级都要举行数学竞赛。于是, 刘文晖会与同级数学老师提前一个多月挑选班级里的数学尖子学生,在课余时间无偿对他们进行辅导。每天下午放学后,她们都会留下这些挑选的数学尖子生,组成辅导班,给学生们讲解各种类型的数学竞赛难题,然后还有针对性地出题测试,以便从中择优录取去参加初赛。

“每次初赛,我们学校参赛的学生都是百分之百通过,然后深入辅导进行复试,复赛结果喜人,获奖的学生百分率都在全镇前列,这样的喜讯给我们学校带来不小的声誉,我们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刘文晖说道。

后来,刘文晖被调到本村学校任总务,不但要搞好教学,还要管理好学校的出入财账。每到开学季,她一个人要收取全校300多名学生的学费,还有每个月领工资的日子,她都要骑着自行车去近10公里的圩镇教办领取学校老师的工资,回来还要结算并发放。为了缓解工作上的忙累,工作之余,刘文晖常常到家里的菜园去种菜,观赏着满园的碧绿,紧张忙累的教学生活也得到了喘息。

不懈提升 守望桃李芬芳

在家乡学校任教十多年后,2007年的金秋,刘文晖从家乡学校调入兴宁市兴城新城区的一间中心小学。换了环境,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里较为紧张的教学生活,也让刘文晖感到有点无形的压力。

“记得那时,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要参加全校的素质比赛。我刚调进学校,作为班主任,对这一切比赛事项都不熟,只能根据学校的比赛要求认真摸索,先选好每一项比赛的学生,然后认真辅导培训他们。”比赛成绩揭晓后,刘文晖所带班级在全校近20个班级的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赞誉。

在新城区任教10年后,2017年8月,刘文晖在报考兴宁市实验学校众多参考语文科的各乡镇老师中,以笔试和面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招聘进了兴宁市实验学校任教语文,重新开启了她的教学新征程。

刚到兴宁市实验学校不久,学校就选派刘文晖参加片区的优质课,让几乎没有准备过这样大型优质课的刘文晖受宠若惊。

“既然领导这么信任我,那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于是认真备课试教,尔后同事和领导都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建议,接着我便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深入的琢磨和修改打磨,从而在正式展示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刘文晖道。

此后,刘文晖积极响应学校要求,每学年都主动报名上公开课,经过几年的磨砺,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获得过“兴宁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也撰写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教学篇章,还曾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或在省市的评选中获奖。她带出来的学生们也有不少在兴宁作文竞赛、梅州市演讲比赛和统考上获得佳绩。

“岁月匆匆,转眼,我奋斗在教坛上将近30年,回忆往昔的教学生活,我感到无怨无悔,幸福满满。如今,快要退休的我,教学生涯也进入倒计时了。今后,我会继续在教坛上付出我的绵薄之力,为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画上圆满的记号!” 回首教育生涯,刘文晖感慨道。

本报记者:廖玉芳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