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千里援疆 因爱结出硕果!记嘉应学院第二批援疆支教学生

离开新疆喀什已经两个多月了,但嘉应学院第二批援疆支教学生依旧频繁收到来自远方的信息、电话、视频。跨越5000多公里的思念和牵挂,已然成为了支教学生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喀什的独特经历,也为他们继续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不竭动力。

2023年8月底,嘉应学院15位满怀梦想的学生与省内其他院校学生一同,组成40人的广东省第二批大学生援疆支教团,为爱而行、千里援疆,于当年9月至12月在喀什支教。四个月的时间不长,但他们用心用情用功结出的累累硕果,挂满了受援学生的心头,也给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厚度。

克服困难 挥洒青春热血

学生援疆支教的初衷并不同,但都不是一时兴起。

“小学时,曾有支教老师来给我们上过几个月的课。自那以后,我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种子。”嘉应学院政法学院2006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谭梦月告诉记者,家乡重庆留守儿童较多,支教老师是照进孩子心里的一束光。她从小就想当老师,现在虽不是师范专业,但对儿童青少年方向的研究很感兴趣,于是毅然抓住这次支教机会。

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2003班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肖君仪的“教师梦”起源于高中,她被《感动中国》里的一位教师深深震撼,进而选择了师范专业。今年3月1日,肖君仪再度出发,参加第三批援疆支教。她说:“这是我的梦想,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我还决心在毕业后走西部计划这条道路,将青春热血洒在更广阔的西部大地上。”

关嘉琪与喀什受援学生合影留念。

援疆支教,是梦想、是向往。但在喀什,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学情教情,支教学生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受援学生的基础不太好,怎么管住学生、如何上好完整的一节课,这些在一开始对我而言都是挑战。”嘉应学院数学学院2001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关嘉琪坦言,她只能不断摸索、慢慢克服,逐渐找到与学生融洽相处的方式,也让学生适应其教学风格。

谭梦月在喀什支教中。

喀什市第九小学师资紧缺,谭梦月刚刚抵达学校就被告知要当班主任。“这意味着我必须独当一面,在上课的同时管好学生、带好班级。”她介绍道,针对学生之间矛盾多的特点,她定下了班训——“向上向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性格,还将“拥抱”融入这群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爱的力量,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双向奔赴 坚定理想信念

援疆支教,是嘉应学院学生与新疆受援学生的一场双向奔赴。

肖君仪支教所在的喀什市第五中学位置比较偏远,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里,家长不会讲普通话。但她不会想到,经过四个月的相处,内敛的高中生一次又一次问她:“肖老师你可以留下来吗?”家长发信息给她:“很感谢你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对孩子们这么好。”受援学校老师问:“肖老师可否继续参加下一批援疆支教?”

“其实我们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陪着一群学生从陌生到了解、熟悉,给他们带去一点关心照顾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但临走时,那些不舍的文字、语言、拥抱、眼泪,是我们之前在课程学习或家教工作中从未体会过的。”关嘉琪动容地说:“这种被肯定、被需要的感觉,把教师的幸福感具像化了。我想,这就是我这辈子要坚定追求的道路。”

四个月的支教,让非师范专业的谭梦月增加了“老师”“班主任”两个技能。“我向学生们倾注了很多很多爱,很快就能记住那些较长且复杂的名字、每个人的特点。当然,真心换真心,他们会向我表达内心想法、会往我手心里塞颗糖,这些极具治愈力的瞬间也影响了我,让我变得开朗自信、不再内耗。”谭梦月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准备考研,想在儿童青少年领域走得更深更远,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当前,嘉应学院每年组织学生援藏支教一批、援疆支教两批。“四个月的时间很短,教课程、教知识难以达到一个深度;四个月又不短,不管对于受援学生还是嘉应学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经历。”肖君仪相信,自己还会有很多次“奔赴”,而这些都源于2023年下半年的“第一次”,让心中的信念更坚定,让脚下的道路更踏实。

本报记者 刘巧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