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丨“教书”“育人”和“求学”

“教书”是偏口语化的词儿,正式点儿表达应该用“教学”或“从教”。而口语有时更接近心声,也就是说,普通人觉得老师做的事,就是教学生书本知识,教学生做教科书、教辅书的搬运工,至于人格塑造、思维拓展、动手能力,不在其列。等到高考结束,发现考试原来也是注重能力的,但为时晚矣。考生更受打击,只能捧着小时候的奖状、满分试卷喊冤:我一向是优秀的呀!甚是悲壮。“教学”或“从教”的含义则宽泛多了,在教学对象和具体内容方面,发挥的空间很大,这样也就多了很多可能性,套用一个大家喜欢说的词儿:未来可期。可见,“教学”“从教”,都比“教书”好多了。

只是“教书”,结果是师生眼里只有“书”,没有“人”。书本上的知识没学会,反复教;试卷上的做错了,反复订正。而学生没有深刻理解,你没有提供情境让他领悟;学生不会梳理总结,你没教他方法;学生学得不耐烦,你没教他学会有耐心……曾国藩说:人生之成败,在于“耐烦”二字。每一个只“教书”的人,都应该反思,事关人生成败的问题,我们真的不必教吗?老师眼里没有“人”,学生也慢慢地丢掉了自己,步入了“无我”的境界。他们眼里有书本、试卷、笔记,就是不清楚“我”不懂什么,需要什么,哪些还有待消化。学得不好,就怪老师没讲清楚,甚至花大量时间、金钱去别处找老师补课。一旦遇上哪位老师能讲清楚,就非常开心,以为自己进步了;一上考场,依然什么都不会。就像动物园里长期依赖投喂的动物,自身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而“育人”一词的提出无疑具有革命性的进步,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是手段之一,“育人”才是终极目的。“人”又有其复杂性,和工厂生产不一样,产品是被生产的,“人”是本身要参与整个“生产”(教育)过程的。“人”自身的问题(比如没学会耐烦)不解决,教师“教书”再生动,也无法达到目的。相反,“人”的态度对了,方法对了,学习中“有我”了,他自学都能成材了,又何患教不好他?因此,无论从方式、方法还是目标、结果而论,“育人”都比“教书”重要。每一个身为人师的,不管班主任、科任,也不管高考科目还是其他科目教师,都应该既“教书”,更“育人”。

“教书”的主体是教师,“育人”的主体是学生。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极致的,是另一个有意思的词儿——“求学”。这个词儿最早见于唐代的《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但“求学”的思想,大教育家孔子早有论述。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是自己立志要学习的,他贪恋知识胜过贪恋生命。他自己这么做,也要求学生这么做。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不到努力想弄明白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当然,这不等于说教师不用管不爱学习的学生,而是要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作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去做,我们从事教研、教改,也应将“激欲”视作最重要的抓手。而现实是,只要教不死,就往死里教;学校教不好,就发动家长一起教(这种现象在低学段尤为严重)。结果是,本来还可以转变的学生,却因恐惧而厌学,最后成为大家眼里的“双差生”。原因出在哪里?出在我们对“求学”的忽视,或是误解——本该由学生“求”老师,变成了老师、家长“求”孩子。

当我们将教育研究得越来越神乎其神、深不可测的时候,细细品读这三个词儿,有些问题是不是变得稍稍简单、明晰一些了呢?

作者:葛成石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