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看见非遗之美!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据统计,目前丰顺县共有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涵盖了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医药、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等7个类别,非遗项目传承人共42人。

近年来,丰顺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面启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等活动,非遗保护成果显著。

元宵佳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烧火龙”活动在丰顺县埔寨镇火龙广场震撼上演。

传承发展

火龙舞出新活力

在丰顺县埔寨镇,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并插上爆竹和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始于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埔寨世代沿袭相传的民间祭祀礼仪和驱邪祈福的习俗——埔寨火龙。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丰顺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当地火龙制作艺人传承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埔寨火龙”。

《千年火龙》实景剧以大宝山生态茶园广阔而多层次的自然山水为舞台,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光与火”的盛宴。

在丰顺县大宝山旅游度假区,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顺埔寨火龙制作技艺传承人张自进。“我与很多埔寨人一样,自小就目睹祖辈们制作火龙。”张自进表示。2008年,张自进接过“传递棒”,成为第三代埔寨火龙传承人。

张自进的儿子张良华(左一)向前来研学的学生们讲解火龙制作工艺。(王锐 摄)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不能没有来路。如何把龙头描绘得更神气、把龙鳞刻画得更分明、让火龙更栩栩如生……在制作火龙的时候,张自进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制作火龙看似千篇一律,实际上由于工序繁杂且没有图纸,每个人做出来的火龙都不一样。” 张自进表示,要想把龙做好,就要专心。

《千年火龙》是以大宝山生态茶园广阔而多层次的自然山水为舞台的实景演出,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光与火”的视听盛宴。“将埔寨火龙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打造融山水、民俗、故事、灯光、音像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展现丰顺独特的火龙文化。”张自进告诉记者,这是创新非遗传承的一条新路径。

“景区内还设立了火龙制作技艺传习点以及火龙展示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这里,现场了解火龙的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制作火龙。”张自进的儿子张良华向记者介绍,希望通过带领学生们亲身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让这项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五代接力

光影流转两百载

据《丰顺县志》记载,迎、挂花灯在丰顺有悠久的历史,而走马灯是花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走马灯,又称“宫廷灯”,古时大多出现在宫廷,如今在普通家庭随处可见。在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将走马灯悬挂于家门口,用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使节日的喜庆气氛更祥和。埔寨走马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于2020年12月被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70岁的张仁顺是丰顺县埔寨镇走马灯第五代传承人。在张仁顺工作室,记者看到,张仁顺刚完成走马灯框架的制作。“受祖辈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制作走马灯,一晃就是50多年。”张仁顺说道。随后,张仁顺在灯部内层勾勒出具有当地元素的山水画,并在四周贴上恭喜发财等寓意吉祥的花纸,最后再进行组装。这样纯手工制作一盏走马灯大约需要一周时间。“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却很精细,制作过程完全没有图纸,全凭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张仁顺如是说。

在工作室,张仁顺刚完成走马灯框架的制作。(王锐 摄)

据介绍,走马灯由骨架、旋转轴、转轮等零部件构成,需要雕刻、剪纸、绘画、油漆等诸多工艺,仅骨架部分就要经过开锯、拉花、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工序。走马灯的轮轴上有各种各样的剪纸,灯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罩上,图像便不断走动,活灵活现,意趣盎然。制作走马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针线将叶轮状的牛皮纸缝至灯部顶端,细小的针线穿梭在牛皮纸间,一针一线彰显手艺人的功力。

“走马灯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用电来发热,热气上升带动叶轮转动。”张仁顺告诉记者,在过去,埔寨走马灯用煤油发电,到如今,他通过反复实践,为走马灯内置了25瓦灯泡,改进了内外旋转系统,大大提高走马灯的旋转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走马灯中还融入了张仁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木架颜色是喜庆的红色、龙头雕刻的材料是樟木、画和贴纸有龙有凤……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延续。

“未来将继续秉承祖传的匠心,收集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精粹,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融合,把走马灯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在谈及关于非遗技艺的传承时,张仁顺如是说。此外,埔寨镇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培训班等,来寻找更多的走马灯传承人。

融合创新

米酒酿出致富路

素有“潘田十八坑,坑坑有米粜”说法的潘田镇,当地丰富优质的大米和水源为酿酒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铁坑永禄酒传统酿造技艺都是以口传心授、师徒相延的方式传承,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逐渐打出潘田铁坑米酒地方特色品牌。2021年,丰顺县潘田镇铁坑永禄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丰顺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第三代传承人赖伟良家中,记者看到他正在售卖自家酿的米酒。“我爷爷那辈就开始酿酒,父亲赖永禄是原潘田酒厂第一代酿酒大师,从事酿酒行业有50多年。”赖伟良告诉记者,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对酿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酿酒,真正独立酿酒近20年。”

黄志美正在发酵车间检查酒糟发酵情况。(王锐 摄)

酒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关键在于品质。据赖伟良介绍,潘田铁坑米酒制作工序繁杂,要经过浸泡、蒸煮、摊凉、加曲、发酵、蒸馏、检验、贮存、包装等主要工序。“从选米到最后的储藏,每一个工序都决定着酒的品质。”

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是赖伟良一直坚守的原则。为了制作好酒,赖伟良会亲自到乡亲家里精选农家自产的优质大米用作酿酒原料。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新鲜的事物也要学会接受。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赖伟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广受市场消费者喜爱,远销甘肃等地。“接下来,我还会在酿造好酒的同时,做好非遗传承相关工作。”赖伟良表示。

在邻里街坊的口口相传中,赖伟良的口碑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响,生意越来越好。2012年,赖伟良成立了一家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酒厂——丰顺县永禄酒厂。

近日,丰顺县潘田镇铁坑村永禄酒厂新建的生产基地迎来了试投产。据介绍,丰顺县永禄酒厂米酒加工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占地约1500平方米,打造产能万斤的标准SC米酒加工生产基地,预计年产量100万斤纯米酒,年存量30万斤米酒。走进生产基地,一股淡淡的酒香味扑面而来。赖伟良的妻子黄志美正在发酵车间检查酒糟发酵情况。“要严格控制发酵温度、湿度等,才能有效保证酒的质量和口感。”赖伟良深谙“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的道理,对于每一次酿酒,他都全神贯注,因为稍不留神,酒味就会发生变化。

接下来,丰顺县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非遗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文/梅州日报记者:王锐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 摄

特约记者:郑坤 卜优芬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