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建优建强典型镇村,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道路干净通畅,草木葱茏生机盎然,房屋错落有致掩映于绿意之间,庭院花香四溢,碧绿湖水倒映蓝天白云……这是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的靓丽风景,也是大埔县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的生动画面。

今年以来,大埔县聚焦下好下活“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这盘大棋,充分发挥镇、村、企多方力量,在人居环境、风貌管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凝聚起“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大埔全力推进典型镇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振兴。(连志城 摄)

产业有型 夯实发展基础

推进“百千万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关键。大埔各典型镇村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

走进枫朗镇大埔角村的灵芝培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灵芝,它们宛如一把把精心展开的红棕色“小伞”,覆盖着厚实而细腻的孢子粉,处处散发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灵芝成熟和收集孢子粉的繁忙时期,枫朗镇大埔角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发挥支部引领示范作用,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灵芝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悉,2023年初,大埔角村党支部在广州海珠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敏锐地捕捉到了灵芝产业的广阔前景。村党支部和工作队通过主动联系派出单位和帮扶单位,成功筹集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随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内闲置资源,盘活300余平方米的老校舍和200余平方米村卫生站二楼,购置一批规范化科技化生产设备,打造现代化灵芝种植培育基地。大埔角村还成立了大埔县福角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灵芝产业的种植、生产、宣传、销售等全面运营。

大埔角村党群联席会上,党员和村民代表们探讨家乡建设。(受访者提供)

大埔角村党支部书记郭华添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合作社共种植了超过2.5万包灵芝菌包,预计可产出孢子粉约550斤,产值可达20余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

当地灵芝产业的发展还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农户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还能通过协助经营销售获得利润提成。这种“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户在灵芝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

“自从村里发展了灵芝产业,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在外面打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现在,我在家门口的灵芝基地工作,每天忙着种植、养护灵芝,收集孢子粉。虽然辛苦,但能同时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生活幸福多了。”大埔角村灵芝种植基地工作人员连大姐高兴地说。

郭华添表示,下一步,大埔角村将充分盘活闲置资源,进一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一步推动灵芝及其他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形成“党建引领、村集体带动、农户参与”的良好格局,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在湖寮镇莒村村,梅州市寮里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莒村村委会集约的120亩土地为基础,全年累计投入超过350万元,建成百亩航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百侯镇侯南村引进当地乡贤盘活了15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品质民宿翰林别院,弥补了文旅产业食宿方面的短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条镇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铺展开来。

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忙着采收航天椒。

乡村有美 擦亮幸福底色

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大埔把提升城乡环境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先手棋,以美丽圩镇建设、和美乡村建设、绿美生态建设为主抓手,努力打造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近日,记者先后来到枫朗镇大埔角村、百侯镇侯南村、三河镇汇城村等示范典型村,见证了大埔镇村发生的变化:在枫朗镇大埔角村,宽阔平坦的乡村硬底化道路向前延伸,农贸市场干净整洁,主题鲜明的墙体彩绘与如诗如画的村庄交相辉映;在百侯镇侯南村,示范主街齐整,熙攘的人群让这座古镇越发亮眼;在汇城村,村落风光优美、院落干净别致、设施健全完善、村民和睦安宁……

大埔角村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大埔角村作为第一批省级“典型村”,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建设行动。今年5月份,当地首先将农贸市场及周边纳入污水管网建设最关键的区域,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污水泛流、积水发臭的难点问题,大大提升了市场中心区的人居环境。

实干见成效,行动结硕果。根据工程初步预算及效果图,大埔角村“两委”干部积极向上级职能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党员代表联系外出乡贤,争取多方支持,理事会深入市场周边住户家中,宣传工程实施计划,共筹集项目资金140余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0余万元;镇村工作队和理事会积极协调矛盾、督促工程进度,顺利调解了路面提升施工方和污水管网施工班组之间的争议,妥善处理了市场周边住户群众出行需求和施工过程不便的矛盾,保障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市场周边的住户们不仅纷纷出钱,主动收拾原来占道摆放的物品,还在施工过程中为施工方提供各种水电便利,共同维护好施工后的路面,发挥“人人都是监督员”的作用,全面保障工程质量。

道路提升工程,铺平的是道路,温暖的是人心,是“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体现。百侯镇则以污水管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污水治理+民生实事”新模式。在铺设污水管网的同时,镇区街道的改造也融入了百侯镇古镇独有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风貌,既解决了排污治理问题,又提升了镇区的整体形象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借助污水治理的东风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解决道路老化、破损的痛点,大大提升了镇区人居环境。”百侯镇党委委员袁中说。

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典型村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主动投身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村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推动者的转变。去年以来,汇城村深入实施农村“四小园”建设,鼓励村民合理规划、利用宅前院后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这些“四小园”如同璀璨的明珠,巧妙地镶嵌在村头巷尾、路口田间,为农村增添了无数亮点。截至目前,汇城村共建设“四小园”54个,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乡村留韵 提高治理效能

从挖掘乡村文化,到传承乡风文明,如今“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建设下的大埔农村,正持续为美丽乡村注入美丽“灵魂”,引导广大村民摒弃陈规陋习,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让乡风文明的新风吹拂每个人的面庞。

近年来,三河镇“出实招”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围绕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将移风易俗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

为确保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持续有效,三河镇“宣传倡导+规章制度”双管齐下,以教化人,以规立德,让群众树立文明健康新理念,建立文明行为“新标尺”。各村(社区)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红白喜事到村委会登记备案管理,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其中,汇城村定下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对村里的红白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倡导厚养薄葬,推进文明节俭治丧,严格控制治丧规模,简化治丧程序,缩短治丧时间,倡导丧事办理时间不超过三天。同时,主动为婚丧事主做好服务,倡导文明殡葬,一方面送去慰问,另一方面进行现场宣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杜绝因殡葬活动讲排场导致人员、车辆聚集,并对有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意向的群众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不少村民表示,以前村里办酒席,相互攀比风气比较重,现在村里红白理事会提倡节俭办事,确实减轻了我们老百姓不少负担,得到大家的支持。

在枫朗镇,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得到有效整治,追求文明新风尚逐渐成为全镇人民的自觉行动。该镇还树立了一批婚事新办的先进典型,其中大埔角村郭阿姨家嫁女儿的事迹成为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的亮点之一。

郭阿姨一家秉持婚事新办简办的新风尚,为女儿举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与传统的高价彩礼不同,郭阿姨家对亲家给的彩礼分文未取。郭阿姨认为,儿女成婚是两家人合并成为一家人,一家人不应该对另一家人进行索取,幸福不能用金钱衡量,只要小两口能用心经营好生活,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她就满足了。

耕耘“百千万工程”画卷里,大埔文明新风拂面而来,村民们正把生活的愿景,变成实打实的美好日子,在最熟悉的地方诗意栖居。

梅州日报记者:洪国栋

特约记者:罗文燕 刘文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大埔县委办提供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