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车头”带 产业谱新篇!推进乡村振兴,平远仁居这样做 →

仁居镇圩镇鸟瞰。

夏日的仁居镇,田里的庄稼生机勃勃,古香古色的红军街游人熙攘。在这里,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圩镇交汇出一幅产旺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近年来,仁居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紧抓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政策,以党建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强化党建引领

创新帮扶模式

在仁居镇井下村,刚种下的稻秧节节拔高,一片喜人的青翠,差不多到放鱼苗的时节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林伟权告诉记者:“这一片山坑田约有50亩,都是撂荒耕地。驻村以后,我们发动村民流转出来,因地制宜发展稻鱼共生项目,预计年亩产值可达5000元。”

井下村鱼稻共生项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去年,仁居镇成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选派工作队员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实施“头雁”工程,建强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过去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井下村如今变化不小。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明说,工作队驻镇不久,就直奔田间地头,得知该村灌溉用水设施损坏,及时筹资修建了2公里水圳,解决了村民的生产难题。林伟权还鼓励村民成立新营种植合作社,在以烟叶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稻鱼共生、百香果、蜂蜜等特色种养产业。

仁居镇党委政府紧抓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契机,与工作队同心向前、携手共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今年来,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创新性构建“1+9+15”帮扶模式,即省军区联合9个军分区(警备区)、15个人武部,对仁居镇和15个村(居)实施跨域帮扶、结对共建。2022年,工作队计划整合自筹资金1050万元,重点实施仁居中心小学全国“八一爱民学校”、“红色仁居”文旅服务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等项目建设。

找准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上远村80余亩撂荒的土地重新平整,农民新播种的高山红薯已经长出嫩芽,仁居土地上又萌发出一个全新的特色产业。“今年4月,在镇政府和工作队的搭桥牵线下,我们引进广州生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免费给乡亲们提供红薯种苗和种植技术,提高了农民试种的积极性。”上远村党支部书记张冬信说,这批红薯预计今年11月开始采收,年产值约43万元。

选对了产业、找准了路子,还得拓宽销售渠道。去年10月,该镇成立仁居供销有限公司,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一步挖掘采购需求,目前已助销当地农产品超169万元。“先前由于销售渠道窄,我们村的黄金百香果一直卖不了好价钱。去年通过消费帮扶,我们的优质果不仅卖出高价,还在大湾区市场有了知名度,真是一举两得。”仁居镇礤头村的果农潘伯笑着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眼下,仁居镇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布局,因地制宜构建“茶烟酒果”绿色产业体系,全镇推动烟叶种植面积超5200亩、脐橙种植面积超5700亩,同时融合红色元素打造的“胜利水”山泉水,扶持发展的稻鱼共生、古生高禾米基地,引进企业共建高山红薯、林下灵芝、丝苗米等特色产业也实现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傅思林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钟小丰

特约记者:朱双玲 袁志鹏 肖雪峰

编辑:李舒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