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成果 共战乡村振兴!来看看平远驻村第一书记的“振兴计划”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这让奋战在平远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深感自豪、激动不已,也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工作怎么做?一起看看平远驻村第一书记们的“振兴计划”。


王正义:推动产业兴旺  激发内生动力

“现在桑葚种植得怎么样了?”八尺镇黄沙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正义对着在地里干活的吴永胜问道。脱贫户吴永胜一家有5人,现在梅州市叁陆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正在管理桑葚,一个月收入有3000元。吴永胜感慨道:“离家不远就能务工,还可以进行烟叶种植、养蜂、水稻育种,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来自梅州市工信局的王正义带领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三保障”政策,立足生态功能定位,广泛征求民意,打造“一村一品”,确定了以烟叶、水稻育种为主导产业,引进梅菜、桑葚、无花果等为辅的农业产业帮扶。先后成立了四个专业合作社,引进叁陆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本村建立产业基地,并开展电商直播销售当地农特产品。

王正义(右)与村民吴永胜一起查看桑葚。

通过四年多的精准帮扶,黄沙村在2019年经认定已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2020年全村21户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6元已超脱贫线(9061元),于2020年6月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到100%。

黄沙村冬季土地闲荒期发展种植梅菜约500亩,今年还会扩种100亩桑葚。梅州市叁陆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展辉指着旁边的机器说:“果蔬干制品加工生产线已基本调试完毕,这个月就能生产桑芽菜和桑葚干,计划年产100吨果蔬干制品。”

“要发挥黄沙村自身的区位优势,二三产业联动。”王正义表示,未来黄沙村还将打造以无花果和桑葚种植、加工为主,配套休闲、餐饮、仓储和物流于一体的现代电商农业产业园,积极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


邹创智:抓就业稳增收  增强脱贫后劲

走进仁居镇社南村坪湖精准扶贫产业基地,一株株挺拔的烟叶从农田地膜中蹦出,沐浴着阳光的气息。脱贫户潘锡圆正俯着身子和乡亲们忙着育苗、播种烟叶,抬头看见驻村第一书记邹创智,远远地打了声招呼。从两人的攀谈中,笔者得知,潘锡圆通过家门口就业,年收入从帮扶前的3500多元增加到19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邹创智(左)到村民李桂英家里了解情况。

“要说我驻村扶贫两年多来的第一感受,就是贫困户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回顾社南村的变化,来自南沙区东涌镇的邹创智如数家珍:村口的S334线升级为柏油路面,越走越宽;投入240万元建成休闲文化广场、居家养老中心和公共厕所;2018年建成社南坪湖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盘活210亩复垦农田发展烟稻渔产业,1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重点是做好稳就业和保民生。”谈到今年的打算,邹创智表示,将为不同劳动群体“量身定制”就业政策,通过就业增收,来增强脱贫后劲。“不同年龄层的劳动力安排不同的就业政策,有劳动能力的,让他们参加培训,都能掌握一项技能,巩固脱贫成果,无劳动力的就落实政策进行兜底,并购买保险,把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陈锦衡:有效盘活资源  推进乡村建设

草长莺飞万物生,春光明媚二月天。时下,石正镇中东村罗田角石正河“一河两岸”风光旖旎,菩罗寨桥下流水潺潺,不远处有不少村民正忙着种花生。

“现在还忙得过来吗?”中东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锦衡走进了脱贫户沈兰生家里,想了解下他家最近的情况。沈兰生家有5口人,之前主要是因病致贫。沈兰生夫妇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失业在家经济困难,驻村工作队获悉后入户了解其所需所盼,通过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购置了七台全智能剪线包缝机,建成贫困户家庭式扶贫车间,以精确的方式加以帮扶,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就业获得可观的收入。

陈锦衡(左)在沈兰生家庭式制衣车间询问近况 。

“家庭式衣服加工扶贫车间已经有5间,大大提升了帮扶成效。”陈锦衡表示,中东村还依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积极扶持,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他补充说:“中东村现有200亩槟榔芋种植基地,100亩梅片树,150亩南药。”他还表示,目前中东村已有32户110人退出贫困行列,村容村貌全面改善、主导产业长足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农民发展信心更足。

对于未来的工作,陈锦衡充满信心。“未来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底化、路灯亮化,保护修缮客家围龙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撰文:袁志鹏  朱依依  张文让  吴永伟

图片:袁志鹏

编辑:李舒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