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平安之盾,绽放和谐之花!兴宁市“狠下功夫”助力打造“平安之乡”

平安,是民之所盼,也是发展之基。盗抢发案率下降、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兴宁近年来的变化,让市民感慨万千。兴宁市政法系统在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上创新务实,在平安兴宁、法治兴宁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政法各项工作效能持续提升,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声名远扬的“平安之乡”,为奋力推动兴宁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

重拳出击  还一片朗朗晴空

“摩托车丢失了好一段时间,以为很难找回来了,没想到通过民警的努力最终顺利领回,很感谢公安机关的辛苦付出。”市民曾先生高兴地说。“我遭遇了电信诈骗,幸亏兴宁警方及时劝阻止付,才避免了14万多元的损失。”领到退赔的诈骗款后,市民李女士专门给民警送上锦旗表示感谢。近日,兴宁市公安局开展了一场打击盗抢骗赃款赃物返还活动,前来认领失物的事主纷纷对民警竭尽全力侦破案件,以及及时为民挽回经济损失的行为赞不绝口。

兴宁市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持续改善队伍作风。(兴宁公安供图)

今年以来,兴宁市公安机关在全力以赴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以“平安兴宁”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治”多管齐下方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及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更是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促进社会治安稳定。今年1月至9月,兴宁公安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75宗,打击违法犯罪团伙31个,抓获团伙成员132名,刑拘337人,批准逮捕276人。

今年是三年为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兴宁市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扎实推进“六清”行动,扫黑除恶再升温。今年以来,兴宁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九类涉恶案件38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9人,逮捕111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金额1062.1万元,追回涉恶逃犯21人,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4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打掉涉网黑恶团伙1个,协同兴宁纪监委打掉“保护伞”2名。

兴宁市公安局开展打击盗抢骗赃款赃物返还活动。(兴宁公安供图)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同样是该市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兴宁市在工作中大胆探索新型治理手段,创新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联动机制,让各重点镇(街)与公安等部门同步发力,从宣传、管控、打击、帮扶四个方面压实举措。据介绍,兴宁警方今年成功发起“飓风48号”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收网行动,抓获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人员17人,侦破各类电诈案件122宗,捣毁电信网络诈骗窝点30个,打掉团伙6个,抓获涉电信网络诈骗58人,刑拘43人,冻结涉案资金150多万元,成功劝阻80多名群众合计挽回损失50多万元。

创新工作   社会治理显成效

“以前村里每年都会有30多宗警情,自从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后,村里警情数连年保持为零,村容村风也明显改善了。”兴宁市宁中镇鹅一村一名村干部说。在兴宁市委政法委的推动下,当地镇村联合中国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在村里推广安装了“智能看家”设备。如今,村民只要用手机打开APP,就能看到家里摄像头录制的实时画面。“现在该村的安装率已经达到100%,除了实现‘零案发’以外,农村里的聚众赌博等现象也不复存在。”兴宁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雪亮工程是由兴宁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平安兴宁”建设基础上推进的创新项目之一。至目前,兴宁市已定监控点数2368个,实现85%的视频监控资源接到村综治中心,预计到今年年底,兴宁市将实现全市村级监控全覆盖。

“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戒掉毒瘾,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康复工作。”日前,刁坊镇相关工作人员找到离乡30年的脱失脱管吸毒人员阿豪,在镇里的心理咨询平台进行心理疏导后,他终于签订协议并接受社区康复日常管理。“我们科学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与社工组织进行合作,实现了镇村两级心理咨询平台全覆盖,特别是在禁毒宣传和社区矫正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刁坊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村里有驻村的‘律师机器人’,后方律师团队24小时在线,可以为村民提供远程调解、法律咨询、书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径南镇陂蓬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说,该村位于山区,村里大部分纠纷需要依靠村干部来调解,而村干部因没有专业法律背景,致使调节效果并不理想。2018年底,村里引进了智慧村居法律公共平台,平台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就快速调解了多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村民们的法律意识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引进智慧村居法律公共平台,有效弥补了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的短板,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接下来我们将以陂蓬村为‘样板’,在全市其他村居进行推广。”兴宁市司法局负责人说。

普法宣传   法治理念入人心

模拟法庭进校园让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课。(兴宁法院供图)

近日,兴宁市华侨中学部分学生身穿黑色法袍走进庄肃法庭,体验当“小法官”。在这个“模拟法庭”里,学生们分别扮演“原告”和“被告”、“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参加法庭调查和当庭辩论,完成了一起案件的模拟开庭审理。整个过程严肃认真,让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课。

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知识进校园活动。(兴宁检察供图)

这是由兴宁法院、兴宁市司法局和兴宁市华侨中学联合开展的“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除了模拟法庭,活动还包括“宪法大课堂”“民法典宣讲课”“浏览法治宣传走廊、阅览室”“体验VR体验室、法律咨询室”等内容。活动发放宪法、民法典、禁毒等宣传资料1200多份,受教育学生1200人次,在培养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意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以及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校园内,兴宁市社会各处同样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与和谐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兴宁市紧跟信息网络发展步伐,不断拓宽普法载体和渠道,着力打造普法新媒体矩阵,依托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神光山法治文化主题园、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法治文化、法治信仰逐渐根植于群众心中。

本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钟思婷 刘海阳 张森源

实习编辑:刘梦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