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玻璃心”!他们一起为中小学生撑开“心理健康伞”...

随着快节奏社会生活的发展,因家庭教育缺失、家校社缺位等因素导致的当下青少年学生群体玻璃心、亲子关系疏远、浮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不再鲜见,而在疫情期间,这些心理危机尤为凸显。为此,市教育局多措并举统筹相关资源、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协同“家+校+社”三方,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顶层设计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9-2020年思政课三年行动计划改革、心理干预危机制度建立、德育名师和心理名教师设立,以及成立各级心理干预的领导机构、专家组和专家库……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文件举措的印发,是教育部门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从面上文件到实践举措,逐层递进,打通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实践和思考。

“疫情期间,我们对各地各级学校进行了摸排,并制作了动漫版的工作建议,以科普的形式缓解师生的‘疫情并发症’。”市教育局德育科冯伟说,此后教育部门也结合前期摸排情况,深耕梅州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进行了研究,并制定相关工作指引。

统筹师资平台 “把脉”心理危机

“侯教授您好,这是近期我们学校摸排后发现的三位出现焦虑、叛逆、自负等心理状态的学生。”自6月11日成立以来,梅州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专家组不时收到来自我市各级学校心理咨询室转介的个案。

高站位透析心理危机,提水平加强干预应急。据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冯伟介绍,梅州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专家组由市教育局统筹高校、心理学会、医院等专业心理学人才组成,以“专家组+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校内心理驿站+科任老师”的全覆盖模式,“把脉”我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短板,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突发事件,真正实现“未病先防”,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同时确保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掉队,工作开展深入乡村学校末梢。

“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成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各地各级学校成立心理驿站,由校外到校内,全方位精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层铺开。”冯伟告诉记者,目前,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已全面建成,接下来将依托专家组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和流程,协助我市各级学校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建立健全早期心理危机识别预警机制,形成“一人一册一案”。

打造“人才智库” “对症”提供服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市铺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时,市教育局通过开拓交流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等形式,倾力打造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为全方位、高效率推进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才智库”。

“众所周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程度愈发凸显,而疫后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家+校+社’三方协同推进……”19日上午10时,梅州市中学教师首期“云直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期开播,我市各地各级正副校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近千人作为首批培训学员,针对性就疫情下复学学校如何确保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两手抓、两不误进行学习。

国内顶尖专家“执教”,课程精准对接家校。梅州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打破本地师资局限,特邀国内心理学领域顶尖专家“坐镇”培训课堂,主要采用了指令性培训、进阶培训和提高培训三个阶段进行分层递进培养,以同步直播学习、异步网络学习、拔尖骨干再学习的方式进行,通过融入不同心理专题,精准对接学校、教师、家长,做好全方位、全人员、全时间“三全”工作,让学校有策略、教师有方法、家长能配合,进而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围。“此次培训特别将家长纳入,希望能提高各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实现‘家校社教育’全覆盖。”冯伟表示。

此外,梅州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专家组也不定期组织和开展我市各级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和在校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技能培训,为加强我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提供专业指导,充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梯队。

本报记者:林婉萍

编辑:丘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