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又铸魂~梅县区大坪镇筑牢文化根基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梅县区大坪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全镇发展的优先位置,借此契机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打造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制订村规民约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

挖掘红色资源 弘扬红色文化

站在焕然一新的大坪镇卢伟良故居,所见的一砖一瓦无不显示着历史的色彩。据了解,卢伟良是梅州当年与叶剑英、李坚真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期开展地下工作,为保护革命同志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去年以来,面对卢伟良故居破败不堪、濒临倒塌的状况,为更好地保护红色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大坪镇举全镇之力筹备近300万元修建卢伟良故居,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卢伟良故居重新修缮好后,让我们后人能够在这缅怀老一辈的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大坪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卢建安告诉记者。据大坪镇党委委员张珊介绍,卢伟良故居目前已完成主体的建设和装修,即将进场布展,预计在8月卢伟良诞辰110周年之际开馆,向公众展现卢伟良的光荣革命事迹。

大坪镇是一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近年来该镇积极响应梅县区委区政府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接下来,我们也将对东江纵队独四大队芹菜塘根据地进行活化开发,现已进行初步规划并向省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申报,计划将其打造成集军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建宣传、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独四大队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激励后人为加快推进苏区振兴发展而奋斗。”张珊说。

打造活动阵地 丰富群众文化

在大坪镇文化活动中心,记者看到内设有舞蹈室、音响室、图书室、羽毛球场、舞台等场所,且均免费向村民开放。“自从文化活动中心去年建好启用后,便成了附近村民最佳休闲地,满足了大家日常健身娱乐需求。我们乐队成立了十几年,以前排练就像打‘游击战’,哪里有空地去哪里,现在这里变成了我们的常驻地。”喜欢在文化活动中心练歌的村民古宗贤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乡村文化的振兴不能缺位。那么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近年来,大坪镇立足实际,以夯实群众文化基础为出发点,投入120万元将闲置办公楼高标准建设成大坪镇文化活动中心,补足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近期,我们还计划把大坪镇文化活动中心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阵地,同时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真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坪镇党委委员沈金山说。

此外,大坪镇投入160多万元对古氏宗祠周边闲置土地进行整治,升级打造文化墙、文化书屋、乡贤榜、群众活动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并计划结合红色资源,建设党建红色驿站,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巩固创文成效,使得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及时“充电”,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

制订村规民约 引领乡风文明

走进大坪镇雷甘村,一股清新质朴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村里的大路小巷干净了,村民文化生活丰富了,思想素质提高了,乡风更文明了……“这几年,我们制订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业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同时还成立了3个村民理事会探索村民自治,在潜移默化中村民都非常支持村里建设,也慢慢养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雷甘村党支部书记李法安说。

作为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自然规范,村规民约在雷甘村发挥了巨大的能量:村民们纷纷主动自筹资金修建道路、无偿捐地用于村道扩宽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积极做好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让雷甘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文明新气象。“为村里作贡献是应该的,所以我带头捐地捐钱搞建设,发动大家共同建好美丽乡村。”村民吴荣华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村里有需要,村民们都愿意全力配合。

和雷甘村一样,大坪镇各村都在近年建立了村规民约,不光将其挂在墙上,更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引导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已成常态,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还开展了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并弘扬好人事迹,通过这些举措来营造良好氛围,引领乡风文明。”沈金山说。

本报记者:吴丽伶

摄影:本报记者 吴腾江

编辑:张晓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