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菇,不“蓝瘦”!就是ta撑起东岭“脱贫伞”

“蓝瘦,香菇”,前几年爆火的一段视频火了这两个词。因口音问题,视频中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读成了“蓝瘦、香菇”。在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也有一个关于香菇的故事,但是他们不会因为香菇而“香菇”,香菇成为当地村民致富“法宝”,因为香菇产业脱贫,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点也不“蓝瘦”。

近年来,东岭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围绕“打好绿色牌,念好山字经”,全力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2017年通过引进蕉岭县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创新“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指导农户种植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食用菌产品,实现统一销售、集中管理、技术共享的产业模式。带动东岭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50户农户发展产业奔康致富,为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3300元,又增加村集体收入每年5万元,同时还辐射带动周边铁西、台塘等6个村种植食用菌,小香菇撬动脱贫致富大产业。

一朵朵食用菌,撑起了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0户27人的 “脱贫伞”。

东岭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1户41人,为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找准方向至关重要。产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岭村山林面积15374.93亩,是耕地的21倍,水稻等常规农作物在此处难有产量。但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富硒等也是该村的优势,且地理位置属于林区,杂木资源分布广,自然条件适宜食用菌生长。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考察了珍稀食用菌、板栗、果菜等多个产业后,最终因珍稀食用菌具有其他产业难以比拟的高药用及经济价值,且技术简单、投资少回报快等优势脱颖而出。

蕉岭三圳镇东岭村,徐贻宜(右一)对贫困户吴春英进行种植灵芝技术指导和培训。

贫困户吴春英正在为灵芝清理杂草。

走入东岭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个个香菇大棚鳞次栉比,一根根菌棒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菌棒上已经长出密密麻麻的香菇。据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贻宜介绍,目前东岭村种植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已达到210亩,拥有年产180万菌棒的菌种厂,香菇产业占整个食用菌产业的一半以上,总年产值达900万元。

“10天就敲定这个项目,当时我也考察了好些地方,是东岭村富硒无污染的土壤和山泉水吸引了我。”徐贻宜看中的好山水,造就了当地食用菌的独特品质,灵芝和香菇等作物不仅长得大而厚,硒含量、灵芝多糖等相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地方的同类型产品。

从1变为63。现在的东岭村随处可见香菇大棚,可将时间推回3年前,情况却大不一样。一开始村民拿不定主意,心里都没底,眼看这么好的扶贫产业就要从眼前溜走,身为东岭村村支部书记的吴仕兴急了,他决定当这个“1”,他自己甘做“小白鼠”首先种植2300棒,势必种出好收成给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要带动村民种植香菇,我首先肯定要参与,看看它是怎样种植的、收益如何,好给村民一个参考。”吴仕兴说道。

“主要是从来没种过,既怕种不好,又怕卖不出。”三圳镇副镇长徐乐介绍道,为了打消贫困户担忧,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和帮扶单位商议推出“扶贫套餐”:帮扶单位出资租地、搭棚、为贫困户入股,企业提供菌棒和技术支持,村干部带头承包种植香菇,贫困户只需要学习技术、管理采摘分配到人的香菇大棚,不花一分钱即可享受香菇种植收益。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带动下,东岭村目前已有63位村民参与香菇种植。

3月6日,村民在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党建扶贫产业园采摘榆黄菇。

有了蘑菇种植产业的带动,贫困户们脱贫劲头儿十足。

4月12日,对每户收购的蘑菇进行登记

4月24日,蘑菇丰收。贫困户贫困户吴春英笑逐颜开。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下来也有两三千元,跟在县城工资差不多,关键是还能照顾父亲。”吴春英说。吴春英的父亲吴应连是东岭村兜底贫困户,今年80岁的他双目失明,妻儿去世,外嫁的女儿了解父亲的困境后,主动回乡在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帮忙种植香菇。

东岭村发生的这一切,既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得益于村里强有力的致富带头人,一个关于香菇的脱贫产业正在做大做强。

图片:本报记者钟小丰

文字:本报记者廖键

编辑:杨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