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梅州兴宁知名乡贤、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先生:真正的学者 后学之楷模

2022年的最后一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传来: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原所长、广东梅州兴宁市乡贤王佛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31日14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追忆王佛松院士的生平,他那艰苦求学的向上精神、心系母校的炽热情怀、待人接物的儒雅风范,无不激励着无数家乡后学孜孜以求,笃行不怠。

2017年5月,王佛松院士参加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启动仪式。(黄纯斌提供)

寒门出贵子  怀揣感恩心

客家人向来崇文重教。在梅州地区,“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等客家俗语自古流传甚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办公室主任易道先说,王佛松院士是“寒门出贵子”的典型代表,他克服困难、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弘扬。

1933年5月23日,王佛松出生在广东兴宁宁中星民村天锡围塘背王屋的一户农家。父母年近半百,老来得子,将其视作掌上明珠。于是请来村里的学究,给这个最小也是唯一的儿子起名为“佛松”:请佛护佑、如松长青,希望他平安长命。

王佛松的父母虽然都是文盲,但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无论如何都要供他读好书。4岁时王佛松就被父亲送进私塾,此后就读于天锡小学、晋明小学、兴宁一中。因为家贫,他多次遇到辍学困境,高三最后一个学期,还为学费而一筹莫展。无奈之际,王佛松向班里的陈克东老师求助,最终学校免了他的学费。为了解决口粮问题,王佛松周末跑去村小学做兼职音乐老师,每月得一斗米(32市斤)的报酬,刚好够吃。就这样,他坚持念完高中。

高中毕业后,王佛松想去广州参加高考,他想到了做生意赚钱来凑学费。征得父亲同意后,17岁的王佛松背上父亲借贷买来的数千多支毛笔和几百条裤腰带,半徒路半坐船,前往了数百里远的惠州。在惠州,除了每天上街摆摊,他还为人做家务活,晚上就在鸡舍边铺上木板栖身作眠。

1951年,王佛松揣着赚到的一点钱以及亲友的资助,前往广州。他报考了当时招生的各类院校,先后被南方大学、武汉大学录取。最终,王佛松选择了武汉大学化学系。自此,他怀揣感恩的心和自强奋进的梦想,开始了学以报国的人生新征程,一路成长为我国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

62年后的2013年,首届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专门设立“叶剑英奖”,王佛松等14位梅州籍或祖籍梅州、为国家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获此殊荣。当时在《梅州日报》刊发获奖感言,王佛松写道:我一介书生,来自偏僻农村,能有今日成就,我要感谢我的小学老师黄仲韬教我写文章时要字斟句酌,感谢我的大学老师、梅州同乡张资珙先生教会我写文献综述,感谢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叶峤先生对我的器重,感谢我留苏时的导师多尔哥普罗斯克院士教我做人要把“我”放在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王道新资助我考大学,感谢我在惠州淡水做小摊贩时给我帮助的黄老板……

2014年1月,王佛松院士访问母校兴宁一中。(兴宁一中提供)

益友兼良师  母校金名片

兴宁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兴宁一中”),是王佛松求学路上的关键一站。初中、高中六年,王佛松均在兴宁一中就读,留下了一段段让家乡后学高山仰止并津津乐道的佳话。其中,“一桌两院士”已经成为兴宁一中的一张文化名片。

原来,王佛松和汪懋华在兴宁一中读初中时,是同班同桌。两人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为同桌后互相勉励,暗自鼓励和比拼,成绩都十分优异。王佛松生前接受梅州日报专访时说,两人同桌是在1944年,因为担心受到日军轰炸,兴宁一中从城里搬到城外,离他家仅3里路远,“我11岁、他(汪懋华)12岁,记得是按高矮排座位的。”汪懋华住校、王佛松走读。

后来王佛松考上武汉大学,汪懋华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王佛松是高分子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汪懋华是农业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年来,两人关系很好,长年都住在北京,有时还会见面相聚。

“王佛松院士学为人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对母校兴宁一中有着深厚的感情,长期关心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对后辈的成长更是给予无私的教诲和殷切的关怀。”兴宁一中校长张远明告诉记者,学校几次校庆,王佛松或回乡参加,或通过录制视频致辞,或为校庆题词。言之切切,情之殷殷,让人感动。

据兴宁一中工会主席、校友办负责人温利英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兴宁一中90周年校庆,王佛松院士为母校题词“培养人才之摇篮,教育青年之基地”;2006年王佛松院士特地从北京回到兴宁一中参加母校百年庆典活动,谆谆勉励在校小校友“继往开来继承发扬优良校风学风,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并为母校校庆题词“继往开来”,为兴宁一中续志《桃李芬芳》题词“继承传统,开拓创新”;2011年12月王佛松院士为校志续志《一中腾飞》题词“历百载风雨,喜桃李芬芳”;2015年王佛松院士回母校省亲,捐赠15万元给兴宁一中作为奖教奖学基金;2021年12月王佛松院士为母校115周年华诞题词“春风化雨,培育英才”。

王佛松院士为母校兴宁一中百年校庆题词。(兴宁一中提供)

兴宁一中校友总会公众号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2006年,王佛松应邀参加母校兴宁一中百年庆典回到故乡时,家族中的一个侄辈,向他念起王佛松读小学时写在家中墙上的打油诗“人生在世几何时,何必全心为己呢?青春一过老年至,一至老年又何如?”可见幼时的王佛松,已有“人生应当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初步领悟。

听闻王佛松院士逝世,兴宁一中校友总会公众号第一时间发文悼念:“王佛松院士是兴宁市第一中学全体师生、校友的益友良师。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好校友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杰出校友而感到震惊与悲痛!”

“一桌两院士”在兴宁一中传为美谈。图为2016年11月6日,王佛松、汪懋华两位院士在兴宁一中留影。(兴宁一中提供)

先生润如玉  文章千古在

负笈武汉大学,王佛松如鱼得水。四年学习期间,他品学兼优,深得老师赞赏。王佛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非常珍惜大学时光。从入学开始就刻苦学习,半年后就入了团,还当了班干部。毕业前一年,我更是双喜临门:一是认识相伴一生的妻子,二是经过层层选拔与考试,入选国家公派的留苏研究生。”

王佛松的妻子名叫廖玉珍。她的表弟、深圳市财政局原机关党委书记张奕炎告诉记者,数十年来,他们夫妇两人相濡以沫,待人都很和蔼。王佛松温文尔雅、胸襟坦荡,很慈祥,总是替别人着想,乐于助人,“人品真的没话说。”

温润如玉,接触过王佛松的人都有这种感觉。2013年,梅州日报社策划组织“寻访院士·问道学人”大型采风活动时,曾秋玲、何碧帆两位记者曾专程前往北京采访王佛松院士。“王院士为人低调,我们联系他时,他再三推辞,好在他答应‘如果你们来北京,倒是欢迎来我家坐一坐。’见面时,他热情地泡茶招待我们。”曾秋玲回忆说,王院士儒雅潇洒,可亲可近,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用一口纯正、娴熟的兴宁话,与记者侃侃而谈。

接受采访时,王佛松院士金句频出。当记者问他“做学问,您1991年当选为院士;做官,您做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您怎样看待做学问和做官的关系?”王佛松回答道:“文章千古在,仕途一时荣。当官是一时的,退下来就是老百姓一个,即使人家仍按原来的官职称呼你,也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事业是千古的,我的学问是拿不走的,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他是真正的学者。做事严谨、待人友善,但违背原则的事,他绝对不做。”王佛松院士的忘年交、深圳市残联原副理事长、机关党委书记黄纯斌说,他与王佛松相识于1988年,既是老乡、也是老友,多年来交往甚密。近年来,黄纯斌常写客家乡情散文,王佛松院士每篇必看,并写评语。他向记者展示了王佛松院士发给他的一段话:“你的文笔我很欣赏,可谓行之流水,铿锵有声。拜读之余,有时忍不释手。我建议你可以出版一本散文集,肯定能收到好效果。”言犹在耳,斯人已去。黄纯斌说,本来他已约王佛松见面,写一篇和他交往的散文,突闻院士逝世,深感悲痛。目前他已着手整理材料,准备写好这篇“约定”的追忆文章。

黄纯斌说,王佛松院士的家乡情结和客家情怀很重。2015年,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时,王佛松院士和曾宪梓博士一道应邀担任协会顾问,王佛松欣然题词“交流文化,联谊客家”寄予厚望。

2015年,王佛松为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题词。(黄纯斌提供)

【人物简介】

王佛松(1933-2022),男,广东兴宁人,著名高分子化学家。

1950年毕业于兴宁一中,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6年被选派至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深造,1960年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1985至1988年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1988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还是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和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主席、《应用化学》杂志主编。

梅州日报记者:林德培

编辑:罗欢欢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