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刊T32丨叶剑英元帅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四次返乡视察对家乡寄予殷切期望:魂牵梦萦胞衣迹 一枝一叶总关情

核心提示

策应“八一”南昌起义、破坏张国焘分裂红军和危害党中央的企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叶剑英元帅一生中多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设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作为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开国元帅,故乡却是叶剑英元帅内心一处柔软的地方。叶剑英是梅州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于1951年、1953年4月、1971年1月、1980年5月四次回梅视察,多次接见来自家乡各条战线的同志,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望溢于言表。

1980年5月,叶剑英元帅在旧居前和乡亲们亲切见面,向乡亲们招手致意。

“努力学习,把知识水平提高”

在四次返乡视察期间,叶剑英元帅曾深入到梅县基层布店、国营粮店、油盐咸淡京什店、水果店等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梅县对粮、油、布实行统购统销的准备工作和人民群众通过宣传发动后对中央将实施的措施有哪些意见和要求。他还参观视察了梅县东山中学、梅县丙村三堡学堂(现为梅县丙村中学)、梅县雁洋公社雁上大队、旧居、四望嶂煤矿、梅西电厂等地,并先后接见了梅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机关干部和地直、梅县军分区、梅县、梅州市机关干部、战士等。

1971年春,叶剑英视察四望嶂煤矿,与该矿干部职工合影。

1951年,叶剑英元帅秘密回乡,实地调查土地改革问题。1953年叶剑英元帅第二次回梅视察时,古美祥承担向导重责。据古美祥回忆,叶帅得知原丙(村)蓬(辣)公路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时说:“如果能早日修复通车,人民群众就快活得多了……”古美祥还提到,叶帅在母校三堡学堂(今丙村中学)视察时,曾意味深长地对校长古歆祥说:“要下最大的努力,真正培养出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来。”

1971年1月,叶剑英元帅回到梅县,在故居前与随行人员合影。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刚曾回忆道,1971年叶剑英元帅重归故里时,他环顾着四周的山岭,表情凝重地对随同干部说:“山是光秃秃的。路是半个世纪前的。群众生活还很苦啊!”此外,叶剑英元帅还对干部们说:“群众生活很苦,饭都吃不饱,你们要扎实做好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把生产搞上去,把群众口粮提起来。”

1980年5月15日,83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回到东山中学校园,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把知识水平提高一步……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1953年,叶剑英元帅在东山书院前留影。

1953年5月14日,叶剑英元帅在母校丙村三堡学堂向师生们讲述当年他带领学生同反动势力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

“向山进军,把山区建设好”

叶剑英元帅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回梅接见家乡机关干部时,都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

1971年1月7日,叶剑英元帅在接见地革委四大组机关干部时说:“我离家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回家看看,家乡的路还是半个世纪以前的道路,田园、房屋还是老爷爷留下来的,没有变。有一样变了,就是山变光了。”叶剑英元帅最后说:“我今年70多岁了,在第五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后,如果我还没有去见马克思,我一定再回来看看。”

叶帅向梅县地区机关干部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要向山进军,开发山区,造林种果,改变山区面貌。

1980年5月13日,叶剑英元帅兑现了他10年前的承诺——在国家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再次回到了他眷恋的故乡。当时已经83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副省长叶逸平等人陪同下,进学校、下农村、忆当年、看变化。在接见地、县、市机关干部时,叶剑英元帅发表了重要讲话,一再叮嘱家乡干部和众乡亲要“向山进军,把山区建设好”。他说:“梅县地区是山区,山地很多,要向山进军。除了水稻,经济作物可以上山,木薯、水果、茶叶、油桐、油茶、药材等都可以上山。”叶剑英元帅还对山区交通建设提出了要求:“要办好交通。交通是经济的血管,搞好公路,还要修铁路,铁路是经济动脉。有了公路、铁路、水路,地区经济才能活跃。”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叶剑英元帅提出:“山区要搞好造林,有了林就有水,有山必有水,无水不成山;有了水可以灌溉,可以办小水电,条件好的水源多的可办大些……”最后,叶剑英元帅还提醒道:“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科学水平。”

叶剑英元帅向梅县地区机关干部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要向山进军,开发山区,造林种果,改变山区面貌。

这两次回乡的讲话,无不体现着叶剑英元帅对家乡寄予“生产一天一天发展,人民生活一年一年改善”的期望。叶剑英元帅对家乡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鞭策和激励着梅州党委政府和梅州人民阔步前进、加快发展,革命老区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叶剑英元帅询问一位小校友多少岁?“十二岁。”叶帅风趣地说“你要吃多两碗饭!”

儒帅风采


元帅爱诗律 著作百七十

“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人生百岁半九十,万丈霞光值暮时。”这是叶剑英元帅第三次返回家乡梅州有感而作的诗《回梅老家》,当时他已83岁高龄。据叶剑英故居的讲解员介绍,当年叶剑英元帅在参观儿时居住的房子后,还要求在儿时的床上睡一觉,但由于房屋潮湿,对他身体不好,随行人员纷纷劝说,后来改为午间小憩。

叶剑英元帅一生坚持读书,尤爱写诗填词,所思所想都寄托在诗词中。叶剑英元帅的诗词修养和书法造诣举世公认,其七律诗作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肯定。据不完全统计,叶剑英元帅一生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170多篇,有抒发豪言壮志的“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有抒发爱国热情的“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也有感叹接班有来人的“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有表浪漫柔情的“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珊珊几世休”,也有思家乡情怀的“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

元帅家书


“大丈夫一舌尚存,还可以闹革命”

——叶剑英元帅致信二子叶选宁,鼓励其坚定信心战胜伤残

家书抵万金。叶剑英元帅一生中给亲人写过不少家书,其中公开刊登的信件中有两封是写给二子叶选宁和儿媳钱铃戈的家书,字里行间情真意切,饱含对亲人的深情牵挂、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下,叶选宁在天津农场劳动致残。叶剑英元帅闻讯后十分焦急,先后于1970年5月31日、6月9日致信儿子和儿媳。第一封家书中,开头的一句“对于你的伤情,爸一直在惦念”,饱含父亲对儿子的担忧之情,而后又详细询问儿子伤情,并鼓励他坚定信心、战胜伤残:“大丈夫一舌尚存,还可以闹革命,何况全部身心都健全,只差一只手,绝不气馁。”同时,叶剑英元帅还开导叶选宁要“依靠科学”。

在第二封家书中,叶剑英元帅得知“会诊结果,结论要手术”,便详细叮嘱儿子、儿媳要做好相关准备,“手术前要把各种问题都想到”。信中提到:“现在不比以前,东道主的神气,‘势利眼’的恼人,还是少走为妙。”体现了叶剑英元帅当时的困难处境。同时,由于牵挂工作,叶剑英元帅表达了自己对儿子手术的关心和对自己无法亲自探病的担忧:“馨儿(叶剑英元帅对二子的昵称)手术,爸应去沪参加会诊……万一来不成,请馨儿原谅这个‘逆流’的老爸爸吧!”据悉,1967年2月前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和军委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几位元帅和副总理,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反对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结果被诬为“二月逆流”而遭到批判和打击。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为“二月逆流”问题平反。

文/梅州日报记者:李艳良 吴丽伶

图片由叶剑英纪念园提供

编辑:张晓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