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丨善于做“接地气”的事

■ 张达宏

“接地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政治文化。《尚书》是记述上古时代治国经验的重要书籍,其中有一篇经典散文《皋陶谟》,在讲安民之法时,说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核心就是说天意和民意上下相通,执政者要敬重民意啊!简言之,上下贯通“接地气”。

“接地气”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毛泽东同志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作讲话,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干工作,都十分“接地气”。1928年,毛泽东率红军攻占遂川后,为宣传党的主张,逐字逐句修改《施政大纲》,把“废除聘金聘礼,反对买卖婚姻”改成“讨老婆不要钱”。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毛泽东曾说:“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当年,正是这种带烟火气的大白话,把革命的道理和思想播撒四方,不但打动而且还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心。

“接地气”在具体工作中并不十分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政绩观偏差,缺乏历史文化,不了解历史底蕴,不接地气。说的就是没有走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譬如前一段时间,个别地方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损毁了一批大树古树,伤害了群众对城市自然环境的记忆和感情,惹得一片吐槽。这是典型的不“接地气”。

“接地气”可以从深化理论武装入手。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当前,最重要的是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判断大势大局。同时适应群众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惯,用大白话讲清说透党的创新理论,才能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的心坎里,进而产生感染力、穿透力和引导力,在人民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成果。

“接地气”最终要在实践中完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这是哲学上对方法论的简洁表述。想事、做事、成事,每一个环节都要多听意见、发扬民主,这是办好事做实事的基本过程。有些人不善于听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习惯于“一言堂”“说了就干”,经常盲干、蛮干,甚至恶干,最后不单不出政绩,还得罪群众,甚至干出了事故。在现实中,形象工程最突出,建好了没用过一次,成为闲置的最大“地标性”建筑。

“地气”乃地中之气,每一个人越接地气越有利于健康。

(作者系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作者:张达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