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出门归乡路,诗情文意风雨亭——客家风雨亭的文化解读

建筑在山间路旁的风雨亭,是客家人南迁后,伴随着生产生活产生的一种特殊事物,其体现了客家人在创业中所带来的品格气质,及其伴生的较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古道的风雨亭——乐善亭(朱迪光 摄)

早期的风雨亭,墙壁、门框、门楣比较粗糙。清中后期、民国初期建的,则比较规整讲究,在亭后柱上磨光平整后镌刻楹联。有描写当地景致形胜的,如位于高峻多石峰巅的武平石径“云梯亭”对联:“石径有尘风自扫,云梯无路月常升。”有借物托情表达仕途心声的,如大埔湖寮“梅潭亭”上的对联:“岗上此亭两岸荻枫鸿雁影,人间何时满途荆棘鹧鸪声”。有抒发对行人关切之情的,如武平“下坝亭”对联:“心力劳矣对此清风聊驻足,程途远否饮斯白水再扬鞭。”有惩恶扬善写在墙上的条幅,如“门岭亭”对联:“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对一些在偏僻之亭,进行奸邪抢杀之人起到一种警示作用。有流传在此亭中的趣事,如位于石扇镇与城北镇交界的石峰径亭,传说清乾隆年间(1772)罗芳伯去南洋时被官军(清军)追捕,罗芳伯来到此亭时心生一计,在亭内用火烧胡须(化装)躲避过追捕,而来到南洋坤甸,经过数年的打拼,于1777年建立了以东万律(今坤甸)为首都的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担任“大唐总长”,如此等等。

亭的门楣上多镌刻某某亭名,便于行人记忆方位。其中用地名为亭名者居多,但也有与地名无关、立意隽永耐人寻味的亭名,如位于梅县谢田村旁的饮和亭,其意是希望在此亭中歇息宿餐的人饮和食得。在松口圩镇至到车村的山路旁的义愿亭,修亭者包含道义,愿行人乐于此亭歇足。也有一些不书亭名,只题“为善最乐”“遮风挡雨之阁”等横批。

风雨亭内又是客家人发表诗歌的自由文化园地。好些无名氏的诗歌(山歌)就是用客家方言写在亭内墙壁上或书写到纸上贴在亭内,然后逐渐传播开来,变成口头文学。

在梅县金盘桥往谢田煤矿路边的“茶头坝亭”墙上写有:“挑炭之人真辛苦,压断肩头和脚骨。暑去寒来无间歇,贱价卖出还喝粥。”又如“打炭阿哥乌傻傻,入笼打炭跪着凿(挖)。大汗过了细汗来,乌金(煤炭)却被白面哥(炭老板)。”这充分反映出打炭挑炭人的艰辛,透露出旧社会劳苦人民对被盘剥的不满。在梅县谢田村旁的“饮和亭”上有:“白白嫩嫩亻厓唔贪,乌乌赤赤亻厓唔嫌。阿妹好比当梨样,越乌越赤还过甜。”又如:“妹子生来无件嫌,人才又好话又甜。妹子好比罗盘样,无个缺角被郎嫌。”这表达了客家阿哥追求细妹子的心思情结。又如:“岗上草青绿油油,手拿笛子牧羊儿。羊儿蹦跳吃嫩草,亻厓和笛子乐逍遥。”这首歌道出了羊欢人笑的田园牧歌美好情景,令人回味无穷。

又有儿歌:“一岁娇,二岁娇,三岁劈柴爷哀(父母)烧,四岁学织绩,五岁学赓(织)布,六岁学绣花,七岁绣出牡丹花,八岁食郎饭,九岁当郎家,十岁带子带女转外家,阿爸接到欢欢喜,阿姆接到笑到死,阿婆接到又过笑来又过喜,声声句句亻厓满子。”这首歌描述了客家人对天真烂漫的小儿的祈盼,希望其将来成为一个“神气”之人。

风雨亭的墙壁还是行人传递信息的媒介。在梅县书坑村沿山路上到潮塘村间的“川心亭”墙上的:“我于某月某日路过此地,突然遇上大风大雨,被打成湿漉漉病了,望你在风平浪静后某某地找我谈生意。商人某某。”这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员在送情报时遇上敌伪人员追捕,而贴在亭上告知前来此亭接头的同志躲避,改日待联络的暗语。

又如,“某某,我于某月某日挑盐担过此前往上杭销售,请你随后速来。在终点某某亭某某弟。”“某某世叔,我于某月某日挑米前往梅县,住在玉水客栈,望来找我有事商量。贤侄某某上。”像这样的留言几乎各个亭墙上都有。在过去交通闭塞,邮路不畅的情况下,风雨亭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介,曾经产生过特殊的作用。

撰文:丘祥昌

编辑:李舒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