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最早的公园:中山公园

大部分的中山公园都是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兴建或改名而来的,而兴宁中山公园建于1920年,所以兴宁中山公园不仅是建设年代较早的县级公园,而且是以“中山”名字命名的公园中建设年代极早的一批,在全国都能排在前列。

可惜的是该公园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毁了。当时由传教士拍摄的照片中,我们找到了几张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兴宁中山公园影像,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吧!

兴宁中山公园旧影1

兴宁中山公园旧影2

兴宁中山公园旧影3



图①公园中的一个亭子,经常用来瞭望。前面还有一座纪念孙中山的小亭。在正面的八角凉亭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山亭”三个字。图②这是一张从公园大拱门中往里拍的照片,依稀可以看到拱门上的“中”字和“园”字。图③是在兴宁城远处民居楼顶上拍摄的照片,右侧远处突出来的八角楼,正是兴宁中山公园里的文昌祠。拍摄者分别是欧洲巴色会派遣来梅县德济医院的墨东乐、路富和、介仁勋牧师,拍摄时间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

中山公园是兴宁第一个公园。兴宁中山公园原址位于兴宁市政府大院右侧,今兴宁市政协大院一带。此处原是清代兴宁武衙所在地,后来武衙迁至北城脚,建筑全部损坏倒塌,东至北街,北至衙背,遂成一片瓦砾场,附近居民往该处倾倒炭渣,日久成山,人称之为石炭山。

1920年,新陂家庄人罗树顽任兴宁县长,以服官桑梓,热心地方兴革,将石炭山清理干净,建成一座精致小巧的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

建园伊始,罗县长雇用花木匠管理公园,园内绿树成阴,四时花开不败。公园前有拱门,中间有一假山、金鱼池,养有各色金鱼。

金鱼池后有一古雅的楼房,名为宜楼。宜楼为罗树顽新建,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坐北向南,悬山顶,占地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门上端悬挂“宜楼”二字巨匾,旁有对联“宜雨宜晴骋怀游;楼南楼北休啸行”,是兴宁辛亥革命元老萧惠长题书。又曾悬挂长联一副,由张象梧撰、罗幼彝书,联云:

高阁任延宾,喜此日粤峤风雄,戴貂冠,披鹤氅,偕二三僚友,把盏看鸡灵暮霭,雁池晴云,牛岭斜阳,蚌湖明月,叹百年前,仙吏清才,学士宏徽,到处犹留胜迹,抗怀思德哲,继响勉吾曹,偷得官闲,及时植数行召伯甘棠,种几株陈公丹荔;

芳园须作主,幸今朝宁江氛靖,携陶酒,鼓瑟琴,与多少名流,凭栏听莺怨残红,鹃啼古木,蝉鸣落叶,蛩咽寒宵,问千载后,苍苔屐凿,碧纱笼句,有谁觅我遗踪,传没未可知,忧乐且同众,好乘与至,尽来看庭畔河阳春色,赏篱边彭泽秋英。

公园后侧则是张学龄纪念亭。张学龄是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亭上曾挂有陈慕瀛撰写的对联:

三户必亡秦,浩气长存,黄花岗上思遗烈;一椎能复汉,功勋彪炳,宁水城中仰故人

亭内竖有一块“张烈士纪念亭记”,由清末举人张易畴所撰:

……世所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者,烈士其一也。双十之役,海内风走响应,清社遂屋而民国肇兴,论者推本于诸烈士之义愤,实足激励而鼓荡之有以哉。政府追念前劳,优于恤典,岁时墓祭。卓哉!煌煌烈士之烈,其不传之无穷,施之罔极,顾乡之人于烈士之光荣历史,往往不能道其详,且有不能举其名字者。同乡诸公为激扬英风计,谋所以张之,于是有醵金建筑纪念亭之议。适烈士介弟威汉营长率驻宁,闻是议,喟然曰“噫!诸公盛意吾感之,而不欲以是役累诸公。”遂出其俸钱,营建烈士纪念亭于邑之中山公园中,从公意,扬先烈也。亭既成,属余记之。因述其颠末以告来者,并为之颂曰:烨烨者电,轰轰者雷。烈士之风,如电如雷。民国十九年九月九日张易畴记。

公园虽然场地狭小,但由于设计精巧,地点适中,加上县图书馆设在园中文昌祠楼上,倒也能吸引不少游人,成为当时兴城居民难得的一处休闲场所。

编辑:曾秋玲

审稿:廖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