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失落的兴宁古邑贤王若水

□陈伟平

在兴宁历代的乡贤名流中,明清之际的王若水先生可谓是比较独特的一位。他生逢乱世,曾两度救民于水火,使兴宁免遭浩劫,得享“全城保境”之赞。死后,他的骸骨又被子孙迁入四川,被奉为“西蜀始祖”,成为客家对外开拓精神的象征。其生平的起伏跌宕,成为明清易代时期粤东社会变迁的鲜活反映。

兴宁坭陂镇汤湖王氏上老屋,由王若水祖父王元宰和叔祖王元宾修建。(陈伟平  摄)

上老屋正门上方悬挂的王若水的“文魁匾”   (陈伟平摄)

温泉世家   王氏之英

位于兴宁城南二十余里的坭陂,有一处富含地热资源的谷地,这里泉眼密布,蒸汽腾腾,于是得名为“汤湖”,而“汤湖晓沐”也跻身于古兴宁八景之一。清代刘寅恭曾作《汤湖竹枝词》:“夕阳斜照紫霞标,长幼沐沂意气超。滩上香衣人影集,布巾左执右提瓢。解衣安放濯烟波,洗尽浑身尘垢多。归路村童情踊跃,声声唱出太平歌。”就是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曾孕育出一个闻名粤东的孝义世家:汤湖王氏。

王氏始祖王偁,字孟春,为宋钦宗朝进士,曾任福建永福知县,后迁梅州擢左赞大夫。解组之时,他因为慕兴宁山水之美,便偕弟王修迁居于兴宁荣仙乡和山里,和潘、谢二姓共修屋场共居,始开兴宁和山王氏一派。和山王氏传至第七世王鸑,其为人沉毅厚重能谋,见“邑南汤湖山水融结,土沃俗厚,淳出温泉焉,叹曰:斯乃吾之武陵源也。遂奉母徙家之。”(乾隆王氏族谱《紫峰公行略》),成为汤湖王氏的始迁之祖。王鸑之后,王氏后裔多以隐德崇义而闻名乡里。如九世宪武,曾以行义而得“乡党春风”之誉。十二世王举,“德器推重乡评”,更以捐资创建兴宁王氏宗祠和经营湖坑河泛渡会而得全县敬重。到明末之时,汤湖王氏族望之隆,已享誉乡邦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家族内,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月,王若水诞生了。若水之父名王许,母为彭氏,王若水是王许的第三个儿子。因为敬仰广东名儒湛甘泉,王许为其命名为若水,并取字岸生。王若水十六岁的时候,父亲突然辞世,孤儿寡母度日艰难,但王若水生来“颖异过人”,读书非常用功,从不令母担忧。天启元年(1621),才十九岁的王若水便一举通过了院试,以全县第九名的成绩进入了县学。此后每次考核,他都名列前茅。天启六年(1626),更以优异的成绩被张宗师补为廪生。当时的王若水年纪虽轻,但已“树品方正,卓荦风流,非公不至,但闻墨庄之中有砚田焉(乾隆王氏族谱《岸生公行述》)”。天启之时,阉党横行,学人多以阿谀奉承为事,文不求实,学风浮躁,而年轻的王若水看不惯这样的风气,逆时而行,专写救弊文章。其文“取法宏博,注秉谛程朱,为一时宁邑之楷模(《岸生公行述》)”,除了为学朴实,王若水也以孝行而闻名邑中。其母长期患病,他不计苦累,朝夕侍奉,衣不解带,以致错过了好几次参加乡试的机会。为了帮助母亲恢复健康,王若水遍求名医,甚至不惜向巫师求助,动用了一切可以用的方法。崇祯十二年(1639),王母因病去世,王若水痛不欲生,哀毁尽礼,连续三年茹素,绝不动荤腥。咸丰《兴宁县志》评价他:“天性孝友,临财一介不苟,居乡里,悃朴谦退,若无所能及。”而当时的粤东名僧牧原和尚(何南凤)更是赞叹道:“吾邑有王生名若水者,德行文章不让古人。倘遇知己,中原豪杰,不是过也(牧原和尚《赠王岸生乡荐序》)。”如此可见王若水之学问德性,实足堪为邑中表率了。

两度救城,功载千秋

崇祯十五年(1642),王若水终于如愿赴广州参加了乡试,并中得第五十七名举人。但官场的黑暗让他深感厌恶,遂绝意仕途,回到家乡以教书为生。因为学问高深,投入其门下的学子多不胜数,以至于当时的兴宁“采芹香,掇巍科者多出门下(《岸生公行述》)。”

但是,本想安心做一辈子教书先生的王若水却没有想到,时代的巨变已经突然而至。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明廷颠覆,天下大乱。粤东逐渐变成了清廷和南明政权相互角逐之地,兵祸频发。加之兴宁本属“盗乡”,政治局面的混乱,又加剧了社会的混乱。一时民盗不分,从崇祯十七年到康熙二十年,短短四十年间,兴宁“盗乱”之多就达十数起。官府无力防御,百姓忧虑至极。在社会失序的危机下,王若水挺身而出,主动“请饷募兵,力拒大患,筑寨防护乡里,以身先之(王辚《斧头山迁葬墓铭》)”,为保境安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顺治四年(1647)春天,来自惠州的“山贼”抢劫笃陂岭,乡里人心惶惶,竟产生了畏战的情绪。王若水见此,义正辞严地予以了批驳,并坚决主战,他率领刘宏造等乡勇,与山贼大战于笃陂岭,将盗贼击退(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二《外志纪略》)。第一次大获全胜,在兴宁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王若水由此也成为兴宁地方团练当仁不让的领袖。

没想到才过了四年,顺治八年(1651),一场大难又突然而至。五月初三日,“流寇”突然攻入兴宁北门,将清廷任命的兴宁知县石楚钦和一班幕僚杀害,并将府库抢掠一空(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二《外志纪略》)。事变发生后,隔壁的长乐县衙急忙向惠州府总兵黄应杰报告兴宁“变起萧墙”,希望他赶紧上报两藩(即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派兵平乱。黄应杰听闻大惊,通过了解,才知道事变乃是因知县石楚钦“不体上意,贼民大过,公愤大起(黄应杰《黄总兵寄岸公书》)”,而致百姓激变,将其等诛杀。

黄应杰深知如果以“民变”上报,兴宁百姓定当难免一场屠戮。过去他在兴宁驻兵时,因得王若水“雅意惓惓,周旋不佞”,使其能够得到民心,而获得“倡率归成首功”,故而非常敬重王若水(黄应杰《黄总兵寄岸公书》)。于是他急忙修书给王若水,讲明利害关系,希望他出面居中调停,平息祸端。他们商议,以“是滨海有贼三千,拥进城来,将石县诛却”的借口,由王若水出面呈文,再由他转告两藩,将事情掩盖过去(黄应杰《黄总兵寄岸公书》)。最终,在二人的配合下,一场大祸得以避免。虽然历代兴宁县志或按官方说法,将此事记为“寇乱”;或明言其为“民变”,赞扬黄应杰的救民之功(咸丰《兴宁县志》之山志),但王若水在处理事件中的角色却不应忽略,其为保民而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言其有“全城”之功,实至名归,理当彪炳史册,流传后世。

顺治十八年(1661),又有“盗寇”侵掠兴宁南厢,经过王若水居所附近时,“相戒不入其閭,曰:王岸生正士,慎勿惊扰。其见服于人如此。”(咸丰《兴宁县志》卷九《人物志》)可见,在此乱世纷扰之中,王若水也俨然一面旗帜,成为兴宁百姓心目中的“保民干城”。

王若水持事公正,淡泊功名,更不因私利而偏袒任何一方势力,只以保民全城为至上,故其能得到各方力量的认同,从而深受百姓的爱戴。其行述云:“辛卯大变,建设全城,潜消无痕无祸,及老敛采蕴光,闇然如虚……三十余年来仍如寒士之家,虽妇人小子皆知公之不爱钱(《岸生公行述》)。”其曾侄孙完县知县王辚也曾言其“有全城保境之功,而谦退不居(王辚《斧头山迁葬墓铭》)。”在乾隆时,知县王纶部为其题谥为“孝贞”,一“孝”,一“贞”,恰如其分地将王若水对家对民,品性如一的高洁反映了出来。雍正元年(1723),经乡人公推,朝廷批准,王若水的牌位被纳入兴宁乡贤祠供奉,受到了兴宁人民的万世敬仰。

忠骸移川,英名世传

康熙十七年(1678),王若水在汤湖故宅中安详去世,享年七十六岁。王若水先后娶妻陈氏、彭氏、张氏,共生三子三女。长子为宏,字果夫、次子为安,字恭夫、三子为定,字就夫,三人名下又生有十子。康熙末年,天下安定,而四川因为战乱人口剧减,故朝廷鼓励各省人民入川开垦创业。因为兴宁地稠人密,求生不易,为了更好发展,汤湖王氏各房纷纷响应朝廷号召,携老带幼,千里入川。在这些移民中,就有王若水的孙子王以给。康熙末年,王以给经过跋涉来到四川叙州府宜宾县山外乡的师家坝,只见此处濒临岷江,土地肥沃,是一处定居落业的好地方,他于是从地主刘氏手中佃种了土地,开始在坝上经营。由于坝区土地以沙土为主,适合烟草种植,以王以给为代表的兴宁移民便陆续以师家坝和邻近的月波坝、火掌坝、太公坝为基地,开拓出了大批的烟田,并以此致富。王以给之后,其堂兄弟纷纷尾随而至,定居在师家坝周围,以至于到了乾隆年间,王若水后裔已“迁蜀计过半矣。”每逢春分祭祖之日,王氏族人都念及远在千里之外的祖茔,“念粤梓暌违数千里,无人展敬(《斧头山迁葬墓铭》)”。便决定搬骸入川,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派人将汤湖的王若水骸骨送入四川,安葬在距离师家坝数十里外的蕨溪场斧头山。每年春秋祭祀,王氏后裔都会宣讲王若水的事迹,教育子弟要以汤湖家声为重,忠孝报国。在王若水的事迹感召下,四川的王氏后人人才辈出,如乾隆举人王辚,因孝义突出,事迹被写入《四川通志》。岁贡王汝召以孝悌为重,为修建成都王氏宗祠而呕心沥血……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斗转星移二百年,今天的蕨溪场斧头山早已改名为猫儿山,但一代客家先贤王若水的墓地依然保存完好。墓地结合了广东墓葬和四川墓葬的风格,既修建了川式风格的抱鼓式墓碑,也修建了粤式风格的墓堂、摆手。只见墓碑正中写道:“前清例赠文林郎旌表忠义十三世祖谥孝贞字岸生王府君之墓”的字样,两侧的对联则为“座抱崇岗朝石岸,堂迎曲水叠文峰”。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分他乡与异乡”,虽然王若水生前从未涉足四川,但死后他的英灵却在这遥远的西土,继续激励着他的子孙,早已将汤湖王氏孝义为本的优良家风深植于这巴山蜀水之间了。

从明代到清代,从广东到四川,王若水先生的故事,串联起了17到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巨变。在他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位客家先贤在朝代更替中的刚毅操守,也看到了客家移民精神对外的衍生和传播。因此,纪念王若水先生,不仅要传承乡贤的优良精神,更要从时空变迁中体会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嬗变。

(资料提供:兴宁地方志办公室郑桂元,兴宁坭陂汤湖王力明、王玉贤,四川宜宾王建勇)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