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愣头青”变成“螺丝钉”!来看平远这个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

邹创智(右)走访脱贫户刘林文。

“我本来就是学农的,所以听到驻村扶贫反而很高兴,心想总算能为农民同胞做一些贡献了。”2018年,大学刚毕业的邹创智考进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政府不久,便被安排到400多公里远的梅州市平远县驻村扶贫。虽然这是一份“苦差事”“难差事”,但他没有退却,暗下决心要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两年,邹创智从胖到瘦,皮肤越晒越黑,平日爱穿“一身黑”走在田间地头,远看与农人无异。用他的话说,他是从“愣头青”变成了扶贫一线的“螺丝钉”。

南沙区东涌镇政府对口帮扶的平远县仁居镇社南村,在首批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里烟叶、渔稻等产业日渐蓬勃,贫困群众生活明显改善。邹创智肩上的担子是帮助该村“巩固奔康”。

驻村不久,便有村民向邹创智抱怨,家里的牛养不肥、下犊难。毕业于畜牧兽医专业的邹创智一听便来了劲头,赶忙去看,原来是部分牛染上寄生虫病,影响了生长。于是,他发挥专业知识,先是为牛诊治,后又从广州请来专家向村民传授养殖知识。再后来,邹创智又帮助村里几家养牛大户,进一步建设并优化了社南村养牛产业基地,通过“养牛大户+基地+贫困户”为村民新辟一条奔康路。

因为年纪轻、农村生活经验少,邹创智不免磕磕碰碰。他清楚记得,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是坪湖小组的杨老伯。当时,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杨老伯夫妇在家门口的扶贫基地有了稳定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但言谈间,邹创智仍感受到他们的悲观与落寞。

“老人一见到我,就拘谨地说‘领导好’,问及生活上的困难,他们却连说‘都挺好’,不肯与我多说话。”邹创智无奈,但他也明白,与贫困户“交心”需要更多耐心。在往后的日子,邹创智自学了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时常跟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坚持对贫困户半月一访。

一回生二回熟。数月后,杨老伯总算对邹创智吐露了心声,原来老人近年丧子,在外打工的孙女又久无音信,导致情绪十分低落。“我感触很深,认为贫困群众不仅经济上要脱贫,精神上更要有幸福感,便想方设法帮老人联系上其孙女。”邹创智说。

2019年,邹创智辗转联系上了杨老伯的孙女杨秀红。当时,这名20多岁的姑娘因为至亲去世意志消沉,加之在大城市找工作屡屡碰壁,不愿回家。“我只好通过东涌镇政府,帮她联系了几份工作,希望能帮助她。”邹创智说。

邹创智锲而不舍的帮助让杨秀红十分感动。她主动发信息表示:“邹书记,如果平远有合适的工作,我也愿意回家照顾爷爷奶奶。”这令邹创智和两位老人都欣喜不已。最终,邹创智为其争取到社南村扶贫专干的职位,实现家门口就业。杨秀红回家那天,邹创智还帮她搬行李,早早等在家门口的杨老伯迎上来,紧紧握住他的手,喜极而泣,连声说“谢谢”。

2020年,社南村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贫困户100%脱贫。两年多的驻村生涯,将邹创智锤炼成一颗干劲足、能吃苦、解民忧的“螺丝钉”,他的工作不但村民认可,也得到了家人的点赞。去年,邹创智邀家人来到社南村。看着扶贫基地里稻香鱼肥、文体广场上热闹和谐……邹创智的母亲竖起大拇指:“干得不错,这比咱老家建设得还漂亮!”


本报记者:傅思林

摄影记者:钟小丰 

编辑:罗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