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变化!搞定民生“老大难”,梅江区“微实事”解锁新方式

“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梅江区金山街道龙丰村洋排坑村民李小芳嫁到当地40多年,日常生活用水都靠村里的水井,实施饮水工程后,今年初终于可以用上干净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实施江南街道新中苑、凤尾园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建设三角镇情怀公园、外滩公园、宫前村乡村体育馆,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建设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翻看梅江区2020年“两会”确定的“微民生”实事,件件都与百姓福祉息息相关,为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筑牢根基。

解决群众难题

引得清流润心田

“生活用水就靠村里的水井,要么就去附近挑水喝,近年水井也渐渐枯竭了。”李小芳对于吃水难感触颇深,受到地势和资金的影响,龙丰村洋排坑、东岩背的用水成了“老大难”问题。

去年,针对和李小芳一样的村民吃水难问题,龙丰村委会实施了饮水工程,在村头和源头分别新建了20m3和8m3的蓄水池,拉了3000米长的水管,逐步解决50多名村民的饮水问题。

今年初,李小芳家接上了饮水工程的水管。“准备再装个过滤设备,好好弄一弄。” 拧开水龙头,看着清冽的山泉水喷涌而出,李小芳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跟记者说起接下来的规划。

实施龙丰村洋排坑、东岩背饮水工程是今年梅江区“微民生”实事中的一项内容,也是龙丰村实施“33110”工作法的生动实践之一。龙丰村党委书记李国锋告诉记者,根据龙丰村的实际情况,他们制定了“33110”为民服务工作任务表,如照壁下村道和秋雨过排村道,因破烂严重或都是泥,影响村民出行,都将在今年完成改造建设。李国锋补充说,每项民生实事都有党员干部负责,充分调动每个村委、村干部、村民小组的积极性,共同将各件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落实落细。

面子新里子实

老旧小区微改造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是很多老旧小区的通病。下雨漏水、排水不畅、环境杂乱……这些基础功能不足,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2019年12月,江南街道完成新中苑老旧小区一期项目改造建设任务。现在走进新中苑已经改造完成的地方,道路平坦整洁,墙面规整清新,绿植萦绕点缀,环境面貌已然大变。以一期改造经验为蓝本,今年江南街道新中苑二期改造项目也于5月18日开工,接下来,将对新中苑小区内13栋楼的水、电、气、路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含老旧建筑物和管网拆除、供水系统改造、排水排污系统改造、电路线缆整治、装设照明改造、道路硬底化改造、地面空间规划、绿化景观改造及其他配套设施工程,总建设周期约为 14 个月,其中施工建设工期为9 个月。

此外,江南街道还加快推进凤尾园18栋住宅楼的可研、设计、立项等工作,尽快启动改造。57岁的叶阿姨住在凤尾园三巷近30年,和小区一起步入“老龄”。去年新中苑一期改造,她十分关注:“刚开始大家存疑,会不会又是拿涂料刷一刷,搞搞面子工程?后来道路、排水、电线等都做了,我们看在眼里,惦记在心里,盼望自家小区也能赶紧改造。”

除了对老旧小区内部进行环境改善,周边的附属设施提升工程也积极推进。江南街道美苑市场设备陈旧老化,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近期,美苑市场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提升生活质量

城市建设渐完善

在三角镇宫前村体育馆,“变化太大了。”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这里是旧砖厂,如今建成了体育馆。据了解,里面的羽毛球馆建好后将对外收费经营,每年可增加十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宫前村体育馆的落成,是村两委落实“33110”工作法的体现,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里进行各项建设、做好各项工作就更有底气和资本。同时,为了解决美景社区群众缺乏公共休闲场所的问题,三角镇还新建了情怀公园、外滩公园。“只要天气好,都会到外滩公园走走逛逛。”梁阿伯抱着孙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宫前村的乡村体育馆、情怀公园、外滩公园,是今年梅江区2020年“两会”确定的“微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三角镇、村各级干部兑现三角镇今年年初制定的“一馆两圩三中心四公园”这十件民生实事的具体体现。接下来,该镇政府、村(居)委和广大干部将以“33110”这一工作方法为遵循,推动各个民生项目的小扩容、小更新,进而实现服务“大提质”,满足民生“大需求”,让三角镇这一“城市客厅”绽放迷人风采。

停车难是梅城的“老大难”,特别是江北老城区。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梅江区将民主路荒废了十几年的原华侨戏院改建成了停车场。同时,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长沙镇墟镇排水系统疏通整治、城北镇X018县道整治改造、金山街道周溪村道提升改造等工程都在持续推进中。

本报记者:叶惠玲

编辑:黄振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