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官方天团”直播带货扶贫助农特别报道

按语:5月17日,“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梅州站)开播。梅州市市长张爱军带领梅州市(县)领导干部组成的“官方天团”,首次以主播身份直播带货,展示“世界客都”风采,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帮助农户拓销增收。

1  亮相丨“官方带货天团”联袂出手,“军团式”直播带货示范脱贫攻坚“新路径”  

“一叶蕴藏天地香,一茶烹来山水味。梅州的好山好水,带来了客家人的健康长寿,产出了独一份的嘉应好茶,入口甘甜,值得推荐。”手机镜头前,梅州市市长张爱军带领梅州市(县)领导干部组成的“官方带货天团”,首次以主播身份亮相“南橘”抖音、南方+直播间(抖音ID:607470619),轮番卖力为“嘉应茶”“梅州柚”等直播带货,帮助老区苏区农户拓销路、促增收。


5月17日晚,由广东省委网信办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梅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抖音等共同承办的“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梅州站)闪亮开播。这是继在粤西茂名、粤北清远成功举办了两场大型直播带货活动后,在粤东地区举办的首场活动。

“1+4+N”多级领导干部出动

以直播带货方式积极开展消费扶贫

目前,梅州已创建了1个国家级、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率先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全市省级农业名牌产品135个,位居全省前列。梅州柚、平远橙、嘉应茶、大埔蜜柚、马图绿茶、西岩乌龙茶、蕉岭富硒稻米等7个产品获评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

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带货啦!梅州靓货逐个数。

兴宁市市长洪国华推介兴宁肉鸽产业。

蕉岭县长刘彩波推介生态黑木耳。

丰顺县长廖茂忠推介嘉应茶。

大埔县长熊锋松推介梅州柚及深加工品。

梅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晓建讲述梅州好货的故事。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增国为梅州特色农产品代言。

17日,“脱贫奔康·粤来粤好”扶贫助农公益活动走进梅州,在张爱军的带领下,兴宁、蕉岭、丰顺、大埔等4个县(市),以及梅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驻村扶贫干部等走进直播间,围绕“脱贫攻坚”“客家风情”“寿乡好货”等主题,共同为梅州特色农产品代言推介,展示“世界客都”风采,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帮助农户拓销路促增收,以示范促行动,让直播出实效。

薛峰分享脱贫攻坚故事、推介陂蓬番薯。

梅州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队长薛峰在直播中告诉网友,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陂蓬农产品的销量,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与广州法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智慧平台,连接抖音等直播平台,通过培养网红,利用当下最热的直播带货方式积极开展消费扶贫。

村民通过智慧村居服务平台,连线直播画面。

看到陂蓬村的特色农产品出现在直播画面中,村民开心不已。

他的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不仅明星可以当网红,专家学者可以当网红,我们的农民兄弟一样也可以当网红。陂蓬村村民“围观”本场直播后,纷纷留言,希望这种直播带货活动多开展,让他们的这位“扶贫书记”多露脸,更好地帮助他们将农产品卖出村、卖进城。

运用网络平台克服疫情影响

不断推动稳定脱贫

在本月初召开的梅州市梅州柚产业发展工作暨网红直播动员会上,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表示,直播带货需要领导示范,要敢于推销、善于推销、诚实推销。要善用各种融媒体资源,积极探索“知名农业品牌+短视频直播+主播带货”等新业态营销模式。

目前,梅州正大力开展干部+网红直播带货助农活动,遴选本地区特色农产品,由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带头进行直播带货,引领示范,全情推广网红带货大行动。“脱贫奔康·粤来粤好”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梅州站)的举办,为各县(市、区)、镇(街)提供了良好范例。

梅州只是一个缩影。此次活动在广州设立了直播活动分会场,记者从分会场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广东把产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6万个,带动贫困户62.8万人,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出现了滞销卖难的情况。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面对疫情,广东正在通过抓挂牌督战压实责任,运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等网络平台克服疫情影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等政策要求,不断推动稳定脱贫。

在广东省委有关领导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尝试。通过网络直播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是疫情环境催生的应变之举,也是脱贫攻坚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之举,更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之举。(文字: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连志城 钟小丰  制图:崔亮玥)



2  现场丨“买它买它!” 网友实力助农 产品一度脱销  

17日下午5时30分,“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梅州站)启动。在长达五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晓建,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增国,兴宁市长洪国华,蕉岭县长刘彩波,大埔县长熊锋松,丰顺县长廖茂忠,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队长薛峰、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等联袂直播,为我市农产品代言,助力脱贫攻坚。

干部走进直播间

隔屏推介农产品

直播在17日下午5时30分准时开始。直播间下方,马山绿茶、柚通柚美柚子酥、陈小鸽风味乳鸽等15个农产品链接依次排列,静候网民选购。


市长张爱军在直播中介绍梅州,推介梅州柚、嘉应茶等产品。(首席记者连志城 摄)

“这个柚子非常好吃,糖度应该在18至20之间”“软软糯糯,又香又甜,老少皆宜”“欢迎大家下单选购”……镜头前面,张爱军变身“代言人”,一边向网民们介绍梅州柚、嘉应茶、黑木耳、兴宁盐焗鸽、陂蓬番薯等农产品、扶贫产品的特点,一边亲自品尝,与网民分享试吃感受,鼓励网民购买。

“不喝不知道,一喝忘不了”“一鸽胜九鸡,无鸽不成宴”……梅州市、县(市)、村各级领导干部也纷纷走进直播间,与网友隔屏相见,花样“秀”产品,倾情宣传梅州的好山好水好故事。

如何将“流量”转为“销量”,助力脱贫攻坚?张爱军认为,干部直播带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一种宝贵的探索,要进一步推广,搞好技能培训,总结成功经验,让领导干部熟悉运用这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穗梅跨地联动

助力脱贫攻坚

直播现场

17日晚,“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分别在梅州会场和广州会场举办,并于当晚8点进行跨地联动直播。在穗梅联动直播的15分钟里,薛峰向广州会场推介了当地扶贫产品——陂蓬番薯,并介绍了陂蓬村的脱贫攻坚情况。据介绍,自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口帮扶该村以来,陂蓬村发生了喜人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00多元增至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55元增至17442元,44户相对贫困户退出贫困行列。薛峰认为,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给地处偏远的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前经济发展靠人流,现在互联网经济靠网络流量,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带货,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各地。”

领导干部亲自为农特产品代言,也让扶贫企业家激动、感动,倍增发展信心。“各位领导公务繁忙,但仍安排时间为梅州优质农特产品直播代言,这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帮助很大,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销路、提高品牌知名度,也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动力。”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波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公司肉鸽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线上销售仅占三成,如今已经增长到六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下大力气,打造直播团队,做好直播营销,同时把产品质量做强做优,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网友实力助农

产品一度脱销

300、700、1600……随着直播的深入推进,直播间的观众人数不断激增,还吸引了“散打哥”“张若疯”等众多网红观看和参与。当天下午6点多就进入直播间观看的市民罗女士告诉记者:“看了那么多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一定要购买他们代言的产品,助力脱贫攻坚。”她认为,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扶贫产品代言,是新时代官员履职的新方式,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直播现场

“支持梅州柚,支持梅州农产品”“买它,支持市长!” ……领导“接网气”代言、活动产品质优价廉,还有限时一元秒杀等福利,刺激了众多网友的消费欲望,纷纷直呼“买它买它”。“大家都很热情,秒杀环节转眼就抢没了。”直播过程中的主播杨娉婧说。

实际上,自2019年起,直播带货热潮就已在梅州掀起。据梅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拓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助力消费扶贫,2019年该局以梅州柚为主导,结合嘉应茶、客都米、鸽子、红薯等特色农产品,邀请部分电商企业,先后举办了10场新农人营销技能培训、20多场连麦基地直播和1期梅州柚网络订货节活动,切实增强农户、企业甚至是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直播带货意识及相关技能。(本报记者:李艳良 刘巧)



3  热潮丨“世界客都”农产品飞往各地!梅州“云经济”风头正劲  

掌上梅州讯 17日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走进直播间,为梅州柚等“世界客都”的优质、生态、富硒、长寿产品代言推介,助力梅州柚、客都米、嘉应茶、寿乡水等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梅州各级领导干部紧抓直播经济的风口,纷纷走进直播间当“推销员”,掀起我市全民直播带货热潮,让梅州“五子登科”优质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全国各地。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4月,全市电商成交额达108.48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4月份电商成交额为29.36亿元,同比增长28.5 %。

新气象

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

“这是我们本地种植的三华李,施农家肥的,‘岸靓哦’‘波波脆’……”5月15日上午,已拥有16万名粉丝的梅州网红“番薯哥”在某平台上开直播,介绍起本地农特产品,后台下单量喜人。“番薯哥”名叫何江,早在去年,他已意识到电商直播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开始试水直播带货,没想到效果不错,线上平均销量是线下的3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靠直播帮助本地农户让滞销农产品变畅销。

作为全网拥有逾400万名粉丝的网红号“星园陈师傅”“客厨传”的运营者,梅州市围龙屋星园酒家负责人梁华兴告诉记者,得益于直播和短视频营销,疫情期间该酒店推出的汤料包、盐焗食品等产品销量可观。今年来,他们已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近20场直播,汤料包销售多时可达1万包/场,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实现了扩销创收。

梅州不少农业企业也积极行动,争取搭上这一波流量红利快车。疫情期间,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辉了解到“网红”直播带货效果明显,便与多名“网红”合作推销公司产品。“今年来我们参与了10多场直播,黑木耳和大米等产品1月至4月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倍。”彭辉说。

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直播间建在养殖基地里。“我们每天直播1小时推荐‘陈小鸽’系列产品,效果特别好。”该公司总经理陈伟波说,今年来产品线上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目前,公司产品线上销售约占7成,线下占3成,走出了一条扩销增收的新路子。

“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已在全市各行各业悄然兴起。”梅州“有播”官方经纪人“三农政哥”张治政介绍,疫情期间,该平台开通微信直播间的梅州主播从几十个增长至1000多个,各类梅州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飞往全国各地。

新作风

干部们线上“吆喝”

我市党政干部也纷纷尝试线上“吆喝”、直播“带货”,积极为梅州好产品打call。

2月26日,梅江区三角镇党委书记张贤亮发出一则“特别来信”,他化身梅塘杨桃的“代言人”,诚邀网友帮助该镇梅塘村村民销售杨桃,成为我市首位试水“云销售”的乡镇党政书记,此次网售取得4天售罄12万斤杨桃的好成绩。

“党政干部‘代言’带货,这是新时代党政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帮助农民群众奔康致富的有效举措,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张贤亮说,党政干部直播带货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通过“职务影响”起到“头雁”作用,助力乡镇发展、乡村振兴。

“我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电商扶持活动,累计帮农户卖出枇杷、三月李共60多万斤,远销珠三角、江西省等地。”梅江区城北镇党委书记曾小丽表示,“云销售”有效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种植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效助力城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蕉岭县广福镇镇长谢淳晖则表示:“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直播带货打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农户销售产品,可以让贫困户以更快的速度奔向小康。”

作为党报宣传阵地,《梅州日报》融媒体也积极行动来,于4月8日组织开展直播活动,为西阳镇北联枇杷销售搭“快车”。活动当天,线上+线下平台累计售出3740箱、共计1.8万多斤北联枇杷。

如今,越来越多党政干部从幕后走进直播间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纷纷变身“主播”,以“直播带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人民群众消费信心……

新发展

“当前卖”变“长久卖”

直播虽然“门槛低”,但引流并不容易,将流量变现更难。“考虑到直播将是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我们便把直播常态化,但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梅州市国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小霞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建了专门的直播间工作室,组建了6人的直播团队。如今,每天坚持直播4小时,每场平均10多个订单,效果并不理想。“希望政府部门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班,请‘网红’或相关专家授课,让我们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肖小霞建议。

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贫困户陈银子在“有播”团队的支持下,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当地农民在线上卖出农产品,已成为西河的名人。“直播带货不仅要自身产品过硬,更要有专业团队指导。”陈银子说。

如何获取流量、将短期流量变现且变为长期流量?新晋主播们在琢磨,政府也在想办法。4月30日,梅州青年“直播带货”助力消费扶贫培训班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在梅城举行;5月8日,我市举行农业网红直播培训会,为全市百名书记镇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讲解直播带货知识,助力我市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自己“背书”的产品,张贤亮更注重引导农户把控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将“当前卖”变成“长久卖”。他表示,直播带货的主播虽然能引流,但靠的还是团队,建议要培育一支集科技创新、品牌打造、营销服务等领域优秀人才的队伍,留住已有存量,创造更多增量。



大埔西河镇党委书记丘武秋(右)和该镇贫困户陈银子一起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提高产品品质这一核心竞争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用好线上平台和渠道,坚持常态化带货,实现可持续扶助。”谢淳晖表示,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提高服务质量,以良好的品质和服务赢得回头客。(本报记者 :严海苑  摄影记者:钟小丰)



4  热评丨领导打Call带货,群众拍手点赞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农业大市的梅州,眼下农产品销路问题已成为群众心中的揪心事、烦心事。为解决好农产品滞销问题,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顺应互联网形势要求,纷纷从办公后台走向直播前台,当上“直播带货官”,市委书记为乡村振兴打Call,市长为梅州柚直播带货,书记市长率先垂范,为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自成立的那一刻起永恒不变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担当尽责、落实工作,既要靠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要靠正确的工作方法。古人说:“法者,妙事之迹也”。工作掌握了正确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肩负起“不变”的使命,把握“变”的规律,向“变”要方法求答案。一要思想上走入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厚植浓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时刻要把群众冷暖与疾苦记在心头,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把心中有民、心中爱民、心中为民体现和落实到一切工作中。二要思维上紧跟形势,在瞬息万变的形势面前,绝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而思想停留在过去”,绝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式开展工作,而是要在“变”字上下足功夫,找对方法,创造条件破解为民办事的棘手问题。三要方法上把握规律。古人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方法是规律的应用,任何一件工作都是有其可循的规律,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只有顺应和掌握了互联网发展趋势,才能借住互联网,借势发力,顺势而为,吃上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红利,创造出更多“梅州速度”,加快实现苏区梅州振兴发展。(撰文:何育苗)

编辑:李子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