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地级市城市
品牌指数百强名单
梅州,上榜啦!
2024全国地级市城市
品牌指数百强名单
据介绍,本次评价遵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采用“质量、服务、创新、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五个一级指标,“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传播指数、国家级特色品牌数、优良天数、绿化覆盖率、外来常住人口比例、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等37个二级指标,减少了城市规模、GDP权重,增加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城市传播权重,突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辨识度,旨在促进城市因地制宜,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创建极具辨识度的中国品牌城市。
城市品牌评价与建设有利于城市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吸引相关资源;有利于凝聚共识,激发市民荣誉感和创造感;有利于城市资产溢价升值。此次上榜全国百强名单,是对梅州努力打造城市品牌工作的认可。
梅
meizhou
世界客都
州
梅州,是客家人在历史迁移中的最终归属。
穿城而过的悠悠梅江水
孕育了客家人无限的灵秀
筚路蓝缕的迁徙故事
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
梅城一江两岸。
梅州偏安在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客家先民在向南方各省迁徙的同时,也通过海路“下南洋”,到缅甸、越南、泰国等地谋生,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客家人由原住国往欧美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
明末以后,梅县松口成为客家人出海“下南洋”第一站。图为松口火船码头。
客家山歌剧《血蝴蝶》。
从小就爱唱歌!图为梅州市文化馆第十三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结业。
多年来,推动客家山歌不断传承与发展,梅州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培训系统、举办各类展演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梅州拥有数量众多的客家建筑
千百年来历经岁月洗礼
陪伴着客家人蝶变和成长
它们各具特色、各具风采
花萼楼
万川多古建,方园尽文章。花萼楼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客天下景区
客天下景区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客家文化、客家饮食、旅游、居住、购物、休闲为一体。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建成有“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婚庆殿堂、圣人谷、千亩百花园、圣山国际”等六大景区和“客家赋、客家墟日图、中国客家雕塑群、百米客家迁徙石雕、客家祠、千米客家记忆泥塑浮雕、作家庄园、观音文化园、客家山歌演出、梅花园”等十大文化工程,是体验客家民风民俗的好去处。
南华又庐
松口古镇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岭南四大古镇之一。这里也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无数客家先民从这出发,走向世界各地,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山歌之乡”美誉,在2017年评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这里的人文独具魅力,元魁塔、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火船码头、沿街悬挂着的旧式招牌、南洋风格的连片骑楼,都印证着松口的历史瞬间,诉说着悠久的故事。
百侯古镇
百侯名镇旅游区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是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最多的地方。景区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有120多座。
中国客家博物馆坐落于梅州市城区,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以叶剑英故居及纪念馆为基础,设有人文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等功能区。
来到梅州,就一定要去球王故里——五华县感受“足球之乡”的独特魅力。这里,是中国现代内地足球发源地,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州市五华县走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柚子射狗洞”“铁脚震日寇”等传奇故事至今让人耳熟能详。李惠堂故居“联庆楼”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总策划:赖志侃
策划:钟伟光
统筹:王磊、蔡颜颜
视频:侯渊增
编辑:罗欢欢 记者:江婵
图片来源为梅州日报资料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梅州最热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