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李
聚焦梅州高质量发展历程,展示梅州的人文魅力、城市活力,梅州日报重磅推出“魅力梅州”品牌栏目报道,为广大读者送上丰富的全媒体产品“大餐”。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梅州夏日好“丰”景。
快来一起感受这份沉甸甸的喜悦
↓↓↓
(高讯 摄)
柰李
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梅县区石坑镇岭村村,游客摘下柰李乐开颜。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柰李,还成立了柰李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柰李产业。”岭村村党支部书记洪国森说,目前,村里柰李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50万斤,总产值近千万元。
鲜嫩多汁的柰李。
鹰嘴桃
并带着淡淡的“红妆”
桃子挂满枝,果农采摘忙。
“葵富村鹰嘴桃种植面积有500多亩,目前树龄正值丰果期,今年的产量预计有10多万斤。”基地负责人曾宪均说,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基地在线上线下齐发力,除了线上销售,还接受游客入园采摘,与乡村游结合起来。
学生们走进桃园,体验采摘乐趣。
果农忙着采摘成熟的鲜桃,分拣、打包、装箱。
葡萄
一串串果形饱满、色泽鲜亮的葡萄等待采摘。
“我们是2014年开始在车陂村发展的,主要种植葡萄、火龙果、无花果等,种植面积达100多亩,其中葡萄产量今年预计15万斤。”南口镇客家一品百果园负责人严志刚介绍道。
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村民正在采摘火龙果。
葡萄园里剪枝忙,葡萄串起果农“致富路”。
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村民展示新鲜采摘的无花果。
水稻
夏收时节,梅县丙村镇溪联村大片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扬起阵阵稻香。
“今年的早稻种植面积约有500亩,亩产湿谷约1200斤,产量保持稳定,在进行夏收的同时我们也在谋划夏种工作。”丙村镇溪联村“稻鱼共生”示范基地负责人邓晓明说。
村民手捧稻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总策划:赖志侃
策划:钟伟光
统筹:王磊
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高讯 丘琼 吴腾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