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当成“破烂儿”,他却收藏这些“老物件”!如今,他自办博物馆...

都说睹物思人,其实睹物也能忆史。见证历史进程的生活老物件,如果集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无疑能勾起大家对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记忆,而这些别人眼中的“破烂儿”,却是梅县区白渡镇农民叶世海的“宝贝”。他将收藏的这些宝贝,陈列在他名下的粤海民俗博物馆,供人欣赏,自己也乐在其中。

馆内展出藏品逾500件

保存完好的纺织机。

粤海民俗博物馆位于白渡镇芷湾路一栋并不起眼的民房二楼内。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粤海民俗博物馆参观,一股沧桑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钱币、马灯、粮票、秤砣、纺织车、老眠床、钟表、毛主席像章、租地契、黑白电视机、风车、砻、碓、石磨,米筛、木兜栏、簸箕等一个个记录时代印记的老物件有序摆放,让人目不暇接。

毛主席像章和著作。

民俗博物馆内展出的农耕用具。

博物馆负责人叶世海告诉记者,目前粤海民俗博物馆展厅占地600多平方米,展出藏品500多件,分为“前言”“农耕生活”“客家民俗”“生活用具”“竹藤制品”等板块展区,品种各异,样式繁多,殊为珍贵。记者看到,观展场面虽然不是门庭若市,但每一件物件都能吸引观展者长时间驻足。“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里面的农耕用具和粮票,都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用过的东西!很多东西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感觉很亲切!”现场参观者洪春梅女士激动地说。

侨汇人民币和粮票。

源于爱好悉心收购老物件

叶世海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剪了个平头,憨厚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谈起兴办粤海民俗博物馆的缘由,他口若悬河。原来,叶世海是白渡镇悦来村人,18岁起就在镇上的农械厂上班,成为了一名技师。1984年,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之下,叶世海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出色的技能,“下海”开了一家机械厂,主要经营农业机械、水泥厂机械的生产和维护。忙碌的工作之余,并没有磨灭其内心对于传统物件的钟爱之情。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从2005年开始,叶世海开始有意收购一些“老物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在梅州本地农村搜集、到外地古玩市场“淘宝”、通过朋友介绍出差收购。

贵妃椅。

展厅内一张中式的木制斜躺椅引起记者的注意,叶世海介绍说,这是一张民国时期的贵妃椅,是大户人家女人的专属家具,它有着优美玲珑的曲线,沙发靠背弯曲,靠背和扶手浑然一体,可以用靠垫坐着,也可把脚放上斜躺,椅子与女人的身体线条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也称为“美人靠”。该椅是几年前他通过朋友介绍,特意跑到福建永定花了一万多元收购回来的。据介绍,15年来,他总共收购了2000多件藏品,后来家里实在没地方放置,于是在白渡镇芷湾路租了一块场地作为展厅,展厅内的展品只是藏品的一部分。

自办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随着藏品的增加,叶世海从起初的兴趣爱好渐渐转变为保护责任。2017年2月,粤海民俗博物馆在梅县区民政局注册登记,同时在广东省文物局备案。作为博物馆的负责人,叶世海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参加由省文物局主办的广东省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业务培训班,系统学习博物馆法律法规、藏品管理、展览策划以及教育宣传活动组织等文博知识。如今,民俗博物馆除了每星期一闭馆,其他时间都免费开放,有时还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相关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今年5月18日至6月30日,粤海民俗博物馆就开辟展区,作为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和梅县区革命简史图片展的展出地。

叶世海总是孜孜不倦地向游客介绍这些老物件的历史和用途。不过,现在每天前来观展的人群以怀旧的中老年人居多,来馆参观接受乡土文化教育和文物保护教育的学生群体很少。“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通过老物件了解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了解老一辈的艰苦经历,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办馆的初衷。”


图/文/视频  本报记者:林德培

编辑:罗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