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情深 梅水见证!一文数说深圳梅州两地交流往来~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间,深圳从昔日荒凉的小渔村发展成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回顾过往,通过十年对口扶持,以及愈发频密的劳务、人才、技术、资金交流往来,梅州人民与深圳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谱写了携手共进的发展篇章。

深圳市出资8144万元建设的梅州市友谊宾馆,是深梅对口扶持的标志性成果。(首席记者连志城 摄)

梅州是全省重点老区和贫困山区市。199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10个年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支持山区市和新建市发展经济的决定》,对山区市给予倾斜扶持,确定深圳市对口扶持梅州市。

“深圳、梅州两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深圳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劳务和文教卫生等领域给予梅州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梅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陈珍书在1990年至1999年间曾担任梅州市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秘书长,他告诉记者,为了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深圳于1989年专门设立深圳市经济合作发展基金。1991年以来,深圳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帮助梅州脱贫奔康作为实践共同富裕理论的具体体现,扎实开展了以基金贷款扶持为龙头、以区县结对帮扶为重点的对口扶持活动。

“当时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对口扶持合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会议地点在深圳、梅州之间轮换,两市党政主要领导都尽可能参会,广泛磋商,总结工作经验、部署工作重点。”陈珍书回忆道,深梅对口扶持的十年间,深圳经济合作发展基金重点向我市骨干企业技术改造、能源电力建设、第三产业和三高农业等领域投放基金贷款,扶持了一大批效益好的“造血型”项目,为梅州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极大提升了当时梅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了群众生活水平。“印象最深的就是五华睦贤电站。这个电站1984年动工兴建,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没能完工。1991年1月,深圳基金贷款500万元到位后,马上续建并于1992年建成发电,解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陈珍书说,成功帮扶睦贤电站的案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同在蓝天下》节目组的关注,派出记者前来采访。

“区县结对帮扶是深梅对口扶持工作的重要部分。深圳罗湖、南山、宝安、福田和龙岗五区分别与我市丰顺、五华、大埔、平远和兴宁建立结对扶持关系,十年来共扶持各类资金(包括捐款)13891万元。”原梅州市经协办主任徐向阳告诉记者,深圳五区帮助梅州五县(市)兴建了25所希望小学,还捐建了大埔县宝安大桥、五华县华兴大桥、丰顺县罗湖路、平远县福田桥等桥梁道路设施,扶持84个特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兴办了一批经济实体,加快了山区县脱贫致富步伐。

“深梅对口扶持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友谊宾馆,那是当年梅州最好的酒店。”徐向阳告诉记者,1994年,深圳市出资8144万元建设了象征深梅友好合作的梅州市友谊宾馆,年均实现1500万元营业额和100多万元税收,解决了300多名劳动力就业。徐向阳说:“当年友谊宾馆是按照三星级酒店标准建设运营的,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各项服务,后来成为了培养梅州高档酒店管理人员的摇篮。”

深圳特区报社与梅州日报社合资兴建梅州报业大楼。(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深圳对口扶持梅州期间,两市劳动局签署了“关于加强劳务合作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先后吸纳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和劳动力共21万人在深圳就业。深圳特区报社与梅州日报社合资兴建梅州报业大楼;深圳市眼科医院和梅江区西郊卫生院联合兴办了深梅眼科中心,十年间为3300多名白内障患者解除了眼疾痛苦,至今仍在造福梅州群众。

扎根特区奉献青春  成就事业回馈家乡

伴随着蛇口“开山第一炮”,改革开放的春潮在中国南海边涌动,吸引了一大批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梅州客家人到深圳奋斗打拼、投资创业。如今,梅州8个县(市、区)均在深圳设立了商会,客居深圳的梅州籍乡亲超过百万人。他们在成就事业、扎根特区的同时,也为深圳的建设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以各种形式回馈家乡梅州。

深圳外国语学校原本部校长、党委书记龚国祥:打造教育领域的“深圳速度”

10月14日上午,40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将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接受表彰,曾任深圳外国语学校本部校长、党委书记的梅县区杰出乡贤龚国祥就是其中一位。在深36年,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推动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为教育领域“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的一个活标本。

“我18岁到广州读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惠州博罗。1984年,带着对美好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期待,前往深圳。”龚国祥笑说,“当年38岁的我经过了考验,进入了特区,被派到深圳中学当老师。”

1990年初,深圳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旺盛,市委常委会上提出创办外语特色学校。“没想到这个重任会落在自己肩上,学校抽调我去筹办深圳外国语学校。”龚国祥回忆,“当时只有我、3个在编老师和51个学生,向深圳中学借了3个课室、1个办公室,就这样开始了。”

环境优美的梅县外国语学校(叶繁荣 摄)

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下,1998年,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为“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1999年成为全国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3所可以保送20%应届毕业生上国内重点大学的外国语学校之一……如今,该校有5个学部,上万名师生。

在改革开放前沿作出卓越贡献的龚国祥几十年来还有一个信念——为家乡做点事。他告诉记者:“有次回家,梅县区领导提出创办梅县外国语学校,这给了我一个回报家乡的机会。”于是,从校园设计到校长推荐,从干部培训选拔到学校日常管理,龚国祥都尽己所能。他说:“我没法在经济上支持家乡,只能打造好这个教育平台,帮助梅州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子,为家乡、为祖国作出更多贡献。”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缓:深圳到梅州,回乡投资筑梦

“一路走来,激情与奔放、困惑与彷徨、痛苦与无奈、挫折与成功交织在一起,痛并快乐着。今天,博敏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功迈开了更上一层楼的步伐,我们离梦想更近了!”2015年12月9日,在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答谢酒会上,公司董事长徐缓回顾了创业历程。彼时,博敏电子已经成为中国印制电路板(PCB)行业的翘楚,距徐缓“闯深圳”已有20余年。

1965年,徐缓出生于梅县,高中毕业后,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做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但徐缓有自己的志向,报读了当时不热门的电脑技能培训班,随后在梅城的广通电路板厂工作,与PCB结缘。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徐缓来到深圳南山区南山村,从小作坊做起,开启了创业之路。

从2000年开始,从工厂并购整合,到迁址至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博敏电子聚焦技术研发,走上了快速发展扩张的阶段。2005年,徐缓决定回乡投资,落户梅江区东升工业园,用规划的80亩地兴办工厂,又吸引了PCB同类企业进驻工业园,进而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博敏电子的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资料图 钟小丰 摄)

“梅州是我的故乡,选择回乡投资既是基于家乡情结、又是企业发展需要。”徐缓坦言,深圳当时加大力度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土地空间成为了博敏电子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核心问题,而梅州自身有PCB人才基础,有足够的产业空间和发展条件。如今,博敏电子已经完成了华丽蝶变,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全球前50的PCB国际制造商,在2019年产值25亿元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企业规模和影响力,未来蓝图愈加明晰壮阔。

建艺集团董事长刘海云:梅州到深圳,大刀阔斧改革

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项目……在深圳,许多知名建筑装修项目都留下了建艺集团的印记。该集团董事长刘海云,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梅州客家人。

“以前做进出口经常到深圳去,这座年轻的城市开放、包容,能造就企业、造就人才,非常吸引我。”1958年,刘海云出生在兴宁,1987年初从梅州商业系统借调到深圳,准备在理想中的城市大展拳脚。1988年,刘海云正式调入深圳,并于1990年接触装饰行业,从此与装饰行业结缘。

2002年,刘海云进入建艺集团。“当时的建艺是一家无固定资产、无品牌项目、无流动资金的‘三无’企业,只有13名员工,办公场地仅有200多平方米。”面对彼时深陷瓶颈的建艺,刘海云积极创新求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公司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短短4年后,建艺资产总值就超过了10亿元,独具特色的“建艺速度”开始在业界彰显。同年,建艺脱离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开始实行董事长控股、员工持股制度,并在3年后第一次跻身广东省500强。2010年,建艺正式启动上市工作。6年后,建艺A股上市敲钟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

如今,建艺拥有固定资产50亿元、每年签约的合同高达50亿元,成为位列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5名、中国建筑设计行业TOP50的一支劲旅。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梅深两地血脉相连文脉相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从昔日的“文化沙漠”蜕变成如今的“文化绿洲”,这背后是一批批文化人士的辛勤开垦和耕耘,其中,被称为“文化深圳的拓荒牛”的梅州人杨宏海堪称为代表。

1985年,和当年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杨宏海在时代的召唤下走出梅州,来到深圳。“当时的深圳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又因为梅州客家人天性喜欢开拓、敢于冒险,所以吸引了大批梅州的知识分子、劳务工作者扎根深圳。”杨宏海说,40年过去了,不少梅州人已经成为深圳文化界、教育界、企业界的“先行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梅州、深圳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两地的民情风俗、非遗文化都十分相似,深圳的客家山歌、广东汉乐、沙头角鱼灯舞都能在梅州找到‘影子’。”杨宏海介绍说,为弘扬客家文化,深圳先后举办了客家文化节、客家山歌进校园等活动,邀请梅州的山歌大师、文艺新秀到深圳演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推动两地文化交流。

“客家文化是梅州、深圳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联系海内外同胞的精神纽带。”杨宏海说,梅州、深圳两地血脉相连、文脉相通,应该挖掘、整理、保护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让文化融入经济、 服务经济、 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梅州还应通过深圳这个“窗口”,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圈”,发挥深圳客属社团、商会的纽带作用,推动资本回归、项目回投、人才回流,助力梅州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更多机遇、更优资源、更大空间。

深圳客家音乐联谊会会长黄伟群:组建平台以曲会友传承汉乐

1988年,深圳客家音乐联谊会会长、大埔乡贤黄伟群也来到深圳。来到深圳后,黄伟群为振兴客家音乐,把一群汉乐发烧友组织起来,先后搭建了“深圳客家音乐联谊会”“深圳客家乐团”“深圳市客家汉乐协会”“中国汉乐学会”等平台,以曲会友、凝聚乡贤。“深圳客家音乐联谊会成立于2003年,会员从最初的100名发展到现在300多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三分之二都是梅州人。”黄伟群说。

深圳客家乐团来梅联演。(资料图)

17年来,黄伟群带领联谊会会员利用工作之余,研究、培训、传播代表客家文化的广东汉乐、山歌、采茶、花朝等民族音乐,并定期组织排练汉剧折子戏、客家山歌等文艺节目。他们将传统、现代、流行、通俗等文化精髓结合在一起,刻苦钻研、摸索创新之路,在气势与演奏技巧方面得以提升。

“我们坚持在传承中创新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以赛促练、培养人才,丰富梅州客家人在深圳的文化生活,提升客家音乐在深圳的知名度、影响力。”黄伟群介绍说,近年来,该联谊会先后在深圳龙岗区盛平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汉乐传承基地,开展汉剧汉乐进校园活动,让客家音乐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多年来,联谊会在保护和传承汉乐的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联谊会多次赴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参加比赛或交流活动;2010年,受邀参加广州亚运会赛事期间的文艺表演;2011年,受邀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演出;曾四次代表龙岗区参加深圳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音乐比赛,均以全场最高分获得金奖;在国内各种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牌达26块。

【延伸阅读】

南国鹏城,鹏程万里;万家客商,弄潮崛起。2017年,本报“全球客商行”全媒体采风团走进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市,走访了龙岗鹤湖新居、盐田港口、蔡屋围、蛇口工业区、深圳大学等地,并采访深圳客家研究机构、广东省客家商会等商会社团和客属企业,从深圳的历史切入,力求通过古今结合,挖掘滨海客商的现状和特色,为全球客商的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戳下图,一起来回顾↓↓↓

本报记者:刘晓娟  林丽妙  方俊鹏  刘巧

摄影记者:连志城

制图:张兰

编辑:丘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