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庆祝八一建军节特别策划——《梅州日报》号外来啦!


理想信念激发革命斗志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碑碑文敬读

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作者李涛,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军事志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发表于2019年9月6日的《学习时报》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三河坝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笔枝尾山。碑文如下:

“八一”起义军一部和大埔等处人民,在三河坝地区坚决抗击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广东军阀、广西军阀的进攻,激战数昼夜,歼灭敌人一部,给敌人沉重打击。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进行的千千万万次英勇战斗中的一次。在这次战斗中,起义军第二十五师参谋处长游步仁同志、第七十五团第三营营长蔡晴川同志和几百个中国人民优秀儿女光荣牺牲。我们与烈士诀别已经有三十六年又二个月了,但是烈士们的坚强革命意志,勇敢战斗精神无时无刻不鼓舞着我们前进,无时无刻不鞭策着我们前进。

烈士们精神不死,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周士第撰写并书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碑文回顾了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军一部在三河坝与敌血战的情况,阐述了立碑纪念的缘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始建于1963年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碑,呈四方形,占地面积716平方米。碑高15米、宽4米,用35种规格的356块密纹花岗岩石砌成。碑身正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碑,为正楷鎏金字。碑座上刻有开国上将、时任起义军第25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碑坐立在平台中间,上平台长8.4米、宽12.4米,下平台长35米、宽25米,全部用花岗岩石条铺成,平台外沿周围竖立石栏杆。碑左侧有纪念亭,右侧有长廊。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根据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准备恢复革命大本营。这是一条艰辛而曲折的道路。起义军指战员顶着烈日跋山涉水,沿途不断与国民党追兵作战。9月22日,按照前委决定,起义军执行分兵计划:周恩来、贺龙、叶挺率主力由大埔乘船,直奔潮汕;朱德率第25师和第9军教育团,留守三河坝。这就是军史上著名的“三河坝分兵”。

各界人士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前行鞠躬礼。

10月1日,朱德在获悉敌人已进占梅县、正向三河坝扑来的消息后,立即做出渡过韩江移师对岸布防的决定。2日晚,敌军乘夜偷渡,遭起义军半渡而击。3日敌军又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发起数次强渡,均被击退。4日,敌军趁着浓雾实施多路进攻,并以一部从下游渡江,迂回包抄。起义军奋起抗击,予敌以大量杀伤。无奈敌众我寡,多处阵地失守,陷于三面包围之中。当晚,朱德下达突围命令,于6日抵达饶平以北的茂芝。此时,进军潮汕地区的起义军主力遭到失败。在朱德等人的率领下,起义军余部历经艰辛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开国上将萧克所评价的: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后来的井冈山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亦将重写。

三河坝战役中,以朱德为代表的南昌起义军将士怀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所展现出的理想信念、大局意识、战略战术和战斗精神,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给人以启迪。

一是忠贞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从朱德身上,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德早年从军,浴血拼杀,官至滇军少将旅长,足以尽享荣华富贵,却无法实现救国救民愿望,内心无比的苦闷与彷徨。在找到马克思主义后,便义无反顾地抛弃高官厚禄,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河坝战役后,由于南下主力失利,朱德所率部队成为孤军,随时有被敌围歼的危险。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转战赣南途中,严酷的斗争现实令意志不坚定的人产生动摇,有的不辞而别,有的叛变投敌。就在部队濒临溃散的危急关头,朱德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表示:要革命的跟我走;不愿继续奋斗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只要有十支八支枪,我还是要革命的。在陈毅、王尔琢等人的支持下,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赣南三整”,扭转了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

二是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勇于担当就是能挑重担,敢于负责。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在挑战面前、危机之中,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既是考验,也是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体现。三河坝战役中,起义军不足四千,面对的是蒋介石嫡系钱大钧部近两万人。在敌我兵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无疑是艰难而无畏的决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革命大局面前,朱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义无反顾地担当重任。战役打响前,他召开全体官兵大会,亲自作动员,号召官兵们发扬会昌歼敌的精神,保持铁军的荣誉,战胜来犯之敌,指出坚守三河坝的意义就是牵制敌人,为主力南下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力争主动。三河坝是个只有10平方公里的小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在境内交汇而得名。朱德十分清楚:起义军前为滚滚东逝的江水,后有步步紧逼的敌军,死打硬拼肯定行不通。为最大可能地拖住敌人,给主力南下争取宝贵时间,就要充分利用地形,发挥近战优势,以克服火力弱、弹药匮乏的困难。为此主动放弃三河坝镇,避免了背水结阵的危险,并按《孙子兵法》“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对强渡之敌实施半渡而击。在血战三天后起义军弹尽人疲,而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朱德并没有机械地等待前委的撤退命令,果断下令“次第掩护,逐步撤退”,从而保存了革命火种。

四是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军无精神不胜,国无精神不强。具有战斗精神的军队,往往可以先声夺人、不战自威,令对手闻风丧胆、不战而溃。三河坝战役中,起义军在既无火炮又无后援,甚至连子弹、手榴弹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与五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拼杀,伤亡近千人。梅子岽战斗中,师参谋处长游步仁腹部中弹,被抬下战场后壮烈牺牲;笔枝尾山争夺战中,敌我反复拉锯,阵地数度易手,75团团长孙一中、连长许光达等指挥员身负重伤;突围中,黄埔一期生、74团团长孙树成冲锋在前,用生命为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断后的75团3营面对蜂拥而至的敌军,营长蔡晴川和他的战友们战至弹尽粮绝,最后拿起空枪、石块与敌肉搏,充分展现了勇往直前、敢打必胜、令敌胆寒的血性。

由梅州市创排的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走出围龙

《血色三河》亮相“羊城”反响热烈

掌上梅州讯 “枪声响、举战旗,枪声响、举战旗,一九二七,疾风骤雨……”6月24日晚,熟悉的旋律《我们的队伍举战旗》在广州友谊剧院响起,拉开了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羊城”首演的序幕。“燃”动全场的剧情、恢弘的舞台呈现效果、浓郁的客家特色为“羊城”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

戳上图,回顾直播《广东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走出围龙亮相羊城》↑↑

晚上8点,剧场内灯光渐渐暗压,随着一声枪响,舞台上的全息幕上战火瞬间点燃,个性鲜明的剧中角色一个个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近120分钟的演出过程中,舞台艺术、影像艺术、客家山歌音乐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让起义、还乡、重逢、智斗、义举、浴火等一幕幕精彩的剧情震撼呈现。

参加南昌起义的萧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为了让三河坝精神薪火相传,梅州市历经两年倾力组织创排《血色三河》,讲述了共产党人特别是客家革命先烈在三河坝战役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奋战的故事。该剧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尊重创作规律和历史史实为标准,不断打磨艺术呈现、剧情冲突、主题主线等细节,填补了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转战至井冈山会师这一段历史的文献片空白。

梅州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也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创造性地推动文旅融合和红色游学,包括把《血色三河》嵌入教育教学实践、创排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的驻场演出版,把这些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还原于文艺舞台之上,进一步丰富红色教育情景,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品课程。同时,将联合三河坝及相关旅游资源,努力探索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全国、全省样式,激励更多的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建功苏区振兴。


专家点评

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完美交织

观看完《血色三河》,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叶志海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不仅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更是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我母亲祖籍就是梅州大埔,外公也是在年轻的时候从大埔下南洋,剧中的乡音、故事都让我倍感亲切,有一种故土‘寻根’的感觉。”叶志海说,通过这部剧也让他更加懂得为什么外公当时要坚持举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这是一直传承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这部剧整体的构思非常精巧,不仅通过传统主旋律与现代设计元素巧妙地结合,而且将这部剧中看似矛盾的内容做了很好的契合和迎合,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传播。” 叶志海说。

除了构思的精巧,剧情内容的思想性也在不断升华。“剧中的故事很精彩,戏剧矛盾冲突、人情味、感情、爱情、亲情等各种元素在不断地交织、融合,当它们撞击在一起后,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叶志海表示,这部剧除了架构在客家文化的基础之上,还进行了一场革命的升华。它将文化自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革命文化元素结合得非常好,牢牢抓住了客家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内核,使这部剧十分具有“血色”,这个“血色”不仅是牺牲的血色,更渲染了一种奋斗的“血色”。

站在观众的角度“做戏”

“三河坝战役是一场很重要的战役,《血色三河》这部剧以艺术的形式,把舞台视像和舞台演绎合二为一,将这段历史在舞台上更丰满地呈现,让更多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去感悟当初那段艰难的历史,告诉大家不能忘记曾经的风风雨雨,要回望我们来时的路,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是有教育意义的。”原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说,这部剧运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多地是将情景剧、戏剧、民族歌剧进行了融合,突破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局限,并且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这种选材、这种切入点,走出了一些自己尝试的路子。

好的艺术作品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综合提升。梅晓认为,《血色三河》首次走出“围龙”来到广州演出对于这部剧本身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十年磨一戏”,艺术贵在探索、积累经验。“艺术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做一个艺术作品,特别是回顾历史的作品,应该让更多的观众去看到它,然后再从不同的层面去听观众的意见建议,做到在尊重历史史料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期盼,让他们进入剧场后不仅是受教育,也要受感动,这就是做‘戏’的意义。”梅晓说。

(林丽妙 赖运香 吴腾江)

梅州日报特别推出《微讲坛》

掌上梅州讯  2020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纪念日,本报推出“八一”建军节特别报道,以《微讲坛》视频的形式,追溯梅州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为革命军队的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献礼“八一”建军节。

梅州日报全媒体微讲坛: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

特别报道回顾了梅州人民武装斗争发展历程,阐述了三河坝战役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从一个个史实中回顾了梅州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展现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讲演视频采用讲演结合穿插联想画面的表现形式,用更生动的讲故事手法实现红色文化的高效传播。为了做好这一期的讲演视频,梅州日报视频组先后三次踩点大埔县三河坝进行实地采风,同时还邀请党史研究室一起对脚本进行评审,就表现形式和视频内容方面进行反复推敲、修改。视频将在梅州日报掌上梅州客户端“梅州V视”栏目推出,并实行报网互动。


本报记者:黄钰然

视频:朱立 丘儒 李龙

图片:本报记者 吴腾江

编辑:黄振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