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成高中必修课!我市每天有逾百个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近期,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显示,今后,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三年不少于40小时。

高中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40小时

根据《方案》,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之外,还应开设劳动课程,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那么,何为志愿服务?“中国志愿”发文表示,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自愿奉献时间和智力、体力、技能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如学生参加班级日常打扫卫生、集体读书会、捐书、行走捐步、参加培训等不能算作志愿服务。

“学生们可以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活动,通过加入学校或者社区志愿服务队,参与垃圾分类、邻里互助、文明停放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将志愿服务与梅州的‘创文’‘两美行动’结合起来,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美丽梅州的建设中来。”梅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黄卓藩说。

我市每天有逾百个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根据《方案》,高中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打卡”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 。该内容一经公开便引起讨论,大部分家长、学生表示支持,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意义大且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人反对,认为志愿服务不应“被志愿”。

“很棒啊,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担当意识,树立奉献精神,也有助于在校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生家长张文华说。“我觉得三年40小时不是很长,周末、寒暑假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做志愿服务。”目前就读高二的学生林凡说,“高一的时候班里就组织了一次到城区福利院做义工的活动,虽然活动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通过这个活动我才对孤儿这个群体有所了解,让我意识到有个家已经很幸福了。”

采访中,也有不少质疑声。“我认为志愿服务不应该强制进行,本来是正能量的事情,变成一项任务反而会成为负担,尤其对于学业繁重的高三学生来说。最后学生们可能应付式完成志愿‘打卡’,沦为形式主义。”高三学生张同学说。学生家长温女士认为,新政对农村的学生来说不太公平,因为对于偏远地方的学生来说,志愿体系不完善,能够参加的志愿活动也比较少。

对于大家的支持与困惑,黄卓藩认为:“目前我市各类志愿活动丰富,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志愿活动在‘i志愿’平台公布,不少学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可以说,只要能主动参与,这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是‘无压力’的。目前平台建设也非常规范,学生们可以通过扫码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还可以实时查询进度。”

本报记者:丘佳溢

见习编辑:宋一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