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

编者按  高考,是许多人的人生第一大考。高考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当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清楚。但无论成功与否,经历过的,都是人生的财富。又是一年高考季来临,唤醒了多少人的回忆啊!关于高考的故事,你愿分享,我们愿意聆听。

01

高考前的“好运手镯”

马亚伟

高三时,我的学习成绩有些不稳定。并非我实力不行,就是考试发挥不稳定,用班主任的话说就是,总是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问题。班主任帮我分析了原因,说主要是我心理素质不够好。

这点我承认,有时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我的思绪立即就纷乱起来。脑子里闪过无数种担忧,这次考砸了怎么办、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千万不能让老师失望……这些思想一旦在头脑里奔跑起来,我便再也不能专注考试了。所以,考砸的事时有发生。班主任给我做了不少思想工作,让我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但我一听“上阵”两个字,立即就觉得要上战场了,心里又开始打鼓。

母亲也给我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她总是苦口婆心地说:“别太把考试当回事,考不上拉倒。”我立即反驳:“考不上可不行,考不上我爷爷多失望啊!”我们家族的人学习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几辈人接连出大学生。我的一位叔公、叔叔都考上了大学,我们这辈人中,爷爷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他说我考上大学了要大摆宴席。爷爷的鼓励,到了我这里变成了压力。母亲说:“别拿你爷爷说的话太当回事,你考不上,还有你叔家的妹妹。”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很不服气,我作为大姐得给堂弟堂妹们做出榜样。而且,堂妹学习好,我心里还有跟她较劲的念头,输给她可不行。

总之,我就像老师说的,思想太复杂,所以考场上容易发挥失常。这个毛病,我也在尽量克服,不过效果不明显。

高考越来越近,模拟考试也越来越多,我的成绩还是忽高忽低。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她把门轻轻关上,神秘地说:“我要送你一件特别的礼物。”说着,她打开抽屉,从一只精美的小盒子里拿出一个手镯。那个手镯是用玻璃丝线编织成的,上面缀着几粒塑料珠子。我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编过一个这样的手镯,不过老师这只手镯明显要漂亮许多。班主任笑眯眯地说:“你知道吗,这只手镯是好运手镯,我特意为你编的,戴上它好运就来了!可灵验了!”我被班主任逗得“扑哧”笑出了声,堂堂高三班主任老师,竟然还弄这种迷信的把戏。班主任却说:“咱们学校毕业的某某,你知道吧,她是我第一批学生,当时我给她编了一只好运手镯。你说神奇不,她戴上好运手镯,成绩越来越好,真的就考上北京的大学了!”我将信将疑地接过手镯,顺势把它戴在手上。

模拟考试的时候,我遇到难题,脑子刚要乱起来,低头看到手腕上的“好运手镯”。不知怎么的,忽然间就安心了。我调整状态,镇定地继续答题,结果那次考得特别理想。班主任偷偷对我说:“瞧,好运手镯有效果吧!”我笑笑不语。

戴着“好运手镯”走上高考的考场,我心里一点都没慌。考试时思路受阻,我就低头看看好运手镯,感觉思路忽然就顺畅了。多年后,我才明白,所谓的“好运手镯”,不过是给了自己一种好的心理暗示而已。不过这种心理暗示,足以克服考场发慌的状态。

那年,我去班主任那里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笑着对我说:“其实,那只好运手镯,是你妈妈编的,让我送给你的。”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感觉“好运手镯”很像母亲的“手笔”呢!原来,是母亲和班主任共同为我演绎了一场爱的大戏。

如今,又到高考季。我知道,一场场爱的大戏也正在上演。它们形式不同,角色各异,但殊途同归,爱的主题一直都没有改变。

02

1979年的那场高考

朱紫球

1979年7月,“春天的故事”刚刚讲起,16岁的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虽然名落孙山,但也很值得回味。

我就读的是黄金中学,它是丰顺北部山区的一所学校,有高中三个班130多人。当时高中学制为两年。我在混合班读完第一个学期后,第二学期我选择了文科班。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叶帅的诗《攻关》在神州大地传扬,也激励着我们。为了学生,老师们起早贪黑,争中午抢黄昏,山里头信息闭塞,他们到处去找有价值的资料,自己动手编写、刻印教材,用粉笔在黑板上一字一句地抄写《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文佳句。同学们废寝忘食地攻读,在校园的甘蔗林里背诵文言文,背诵英语单词……

一转眼,两年高中结束,迎来“改变命运”的高考。那时,学生可自我衡量、自由选择报考级别,或报考中专,或报考大专。我选择报考大专。中专考点设在邻近区潘田,大专考点则设在县城汤坑。

为了适应环境,踩好考点,山里孩子提前一天坐大客车到40多公里外的县城。第一次走出山门,走进县城,看到一切都觉得是新鲜的。我们把行李在县委党校招待所住地放好,吃晚饭、洗澡,而后与同学们一起去踩点,考点是县人民中学(今华侨中学),离住地不远。按准考证提供的信息,我找到了自己的试室,踮起脚,伸长脖子、隔着窗户往里面望了又望。

第二天,我们一早起来,吃完豆浆、面包,步行来到人民中学。第一科考的是语文,这是我的“强项”,我信心满满。试卷一发下来,我马上开始答卷,按老师的考前指导,先易后难,会做的先做,笔尖在试卷纸上“沙沙沙”移动,做完一题,又做第二题,接着做第三题,嘿,一气呵成,没遇到“拦路虎”。正当我得意之际,忽然感觉肚子一阵胀痛,肠胃在打滚似的,一瞬间就想呕吐。监考老师看到了,马上扶我走出试室,几位医生、护士立即走过来,把我安顿在试室一旁的房间里。医生给我把脉,摸了摸我的额头,看了看我的脸色,然后叫护士递来温开水,让我吃下几粒药片……约摸半个多钟头,肚子痛才消除,我又重回试室继续考试。天哪,高兴得太早,最拿手的科目却遇到了不该发生的肚子痛,真是气死人。我埋头答题,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但我还是咬紧牙,坚持着,勉强答完试卷。时间到了,我带着沮丧的心情交了卷,走出教室。接下来的几个科目考试,始终没有恢复到肚子痛前的状态。

回想起来,好像是命运在捉弄我。要不是那该死的肚子痛,我的命运也许就会不一样。我也反思了肚子痛的原因,山里人,平时只吃粗粮咸菜,薯瓜芋头,高考那天早餐,我吃了豆浆、面包,肠胃一时不适应,才会有考场上“折腾”半个多钟头的事儿。

生活中,往往你越想得到的东西,越是得不到。我的这场高考就是一个例子。但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失之交臂,我便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经过多年打拼,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荣誉与待遇:“南粤优秀山区教师”“嘉应名师”、高级教师。工作之余,写写稿子,打打乒乓球。幸哉,乐哉,此生足矣!

03

父亲为我“泄气”

王国梁

第一年高考落榜,我选择了复读。复读的经历,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种种滋味都尝过,简直就是炼狱一般的折磨。

高考前两个月,我的焦虑升级。每当遇到不会做的题,脑袋就会“嗡”一声大起来。经常做同一个奇怪的梦:我到了考场上,翻遍试卷,竟然一道题也不会做。很多个午夜,我被这样奇怪的梦吓醒,大汗淋漓地坐起来,一直到天亮。

所幸的是,我的成绩还算可以。老师对我说,我拼一把就能考上,稍稍放松就有可能再次落榜。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突然倒退了20多个名次。老师找到我,跟我长谈了一个小时。我承认,老师的话很有激励作用,让我很受鼓舞。可是,过了没几天,我的焦虑感又袭来,心中总感觉压着一块大石头。

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对父亲说:“爸,我不想上学了,也不想考大学了,考也考不上!”父亲愣住了。他没吭声,继续扒拉着碗里的饭吃。过了一会儿,父亲轻描淡写地说:“不想上就别上了,考不上大学的人多了去了,不上大学也饿不死。”父亲还给我夹了菜,很轻松地笑着说:“多吃点,啥事都不如吃饭重要!”

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我提出退学,主要是担心再落榜会让父母失望。我们村里,同龄人都陆续不上学了,有人早就去打工挣钱了,只有我一个人奋战在高考的路上,大家都关心我能不能考上,我特别怕考不上丢人。父亲的一句“不想上就别上了”很让我泄气,因为我并非真的不想上,只是怕承受不了落榜的结果。那种矛盾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让我有些无所适从,所以才提出退学。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我给你找好工作了!你要不想上学就别上了,去你表叔的汽水厂上班。那个厂子办得红红火火,你表叔说现在正需要有点文化的人。厂子要发展,有帮手才行,他很看好你,说你踏实肯干,过不了几年就能帮他把工厂办大。要我说呢,上不上大学也不要紧。你表叔初中都没毕业,现在过得比谁都强。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上大学也有很多出路。”

我真没想到,父亲如此为我“泄气”,竟然连工作都为我找好了。我心里很懊恼,在我正需要鼓励的时候,父亲却一点“正能量”都不给我,反而让我去工厂上班。父亲这样的安排,惹得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使劲把眼泪憋回去,有些赌气地说:“反正也就只剩两个月了,考完再说吧。”父亲说:“那也行。”

奇怪的是,此后我竟然忽然感觉轻松了。父亲已经为我安排好了后路,即使我落榜也没关系。这两个月就当是去碰碰运气,考上当然好,考不上就听从父亲的安排。那两个月,我前所未有地放松起来,放松却并没有放纵。心里没负担了,学习倒更有劲头了。很快,到了考场上。想到父亲给我安排好了不错的退路,我没有丝毫慌张,这次考试就等于“骑驴找驴”,顺其自然就行了。

不久后,高考成绩揭晓,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兴奋极了,那天喝了个大醉,他此生好像从来没这么兴奋过。

几年后,我才知道,父亲压根没跟表叔提过要我去汽水厂上班。

04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

罗文熙

回想当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成绩优异的我不得不报考了中师,以全村第一名,超出东山中学录取线30多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梅州师范普师班公费生,从此与高考擦肩而过。

虽然与高考无缘,但我心里始终藏着个大学梦。在读师范的日子里我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各科成绩都特别好,尤其是理科,总是考满分,受到科任老师的赏识。有一天我与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对面走来化学老师,我们向他问好,老师竟脱口而出:“26号罗文熙。”我与同学都很诧异,这位教了7个班的老师怎么可能记住我的名字呢?同学硬是拉着我上前去问个明白。老师哈哈大笑说:“全校唯一一个化学考满分,而且还是位女生。我用的可是高考试题,能不记住吗?”说得我都不好意思起来。

成绩优秀的我也引来老师的惋惜和帮助,他们纷纷为我争取读大学的机会。读师范的第一年,班主任就跑来告诉我,学校准备保送我去华南师范大学就读,而且是免费的。听到这个消息我欣喜万分,心里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谁知第二年新通知来了,取消保送生,大家都必须参加考试,考到华师大的学生还要收费。这一盆冷水把我心里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花无情地浇灭。在我对大学不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我的书法老师又为我指了一条光明之路,那就是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之路。

从此我开始了艰辛的大学梦。自考之路那个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自己去书店或网上买来课本,然后一个人慢慢学慢慢悟,没有老师提供任何指导和讲评,且一年只有两次的考试机会。所以每次去参加考试,教室里总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考生,他们有的考了十年,甚至十几年都还没通过。考试机会少,买课本也难,记得有一回明明买的课本是对的,我也非常认真地学,甚至都能倒背如流了,可是开卷时却傻了眼,里面很多题目见都没见过,书上也没有!后来才知道是版本不同,吃了大亏。跟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因种种原因纷纷退出,只剩我坚持了下来,一科,两科……十几科,终于拿到了中山大学大专文凭。捧着那几两重的证书,我心里却觉得重千斤。

后来我又乘胜追击报读了中山大学本科段,每次考试都跟高考一样严格。挑灯夜战那是小问题,刚买来课本却被临时通知要改教材的事情也遇到过,咬咬牙,坚持再坚持,终于可以写论文了,最后参加中山大学论文答辩,在2006年我终于取得了中山大学本科文凭,成为我们镇第一个拿到本科文凭的小学教师。

虽然事情已过去很多年,但每到高考时候,我总会很羡慕那些能在考场上驰骋的学生,虽然你们很苦很累,但至少还有老师和同学陪着你,一起经历,也是一种幸福。

05

飞翔的石块

李良旭

1977年冬,那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在冬季举行的第一次高考。班主任亲自送我们几个学生到县城去参加高考。天气很冷,可我们一点也不感觉到寒冷,脸颊红扑扑的,不知是冻的,还是激动的,心头似一团火在燃烧,火热热的……

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老师还不停地殷殷叮嘱着大家。其实,这些叮嘱,老师在课堂上、课堂下,说过无数遍了,不过此时此刻,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那么亲切、悦耳,眼前仿佛洒上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路过一条小河,老师停下了脚步,他从地上捡起一枚小石块,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你们谁能将这枚小石块漂浮在这水面上?”

同学们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老师您这是怎么啦?石块是没有浮力的,只有木头、塑料、纸张这些东西才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有几个同学还煞有介事地拿出纸和笔,要计算出小石块与水面应该摆放出多少角度、多少曲线、多少函数才能将小石块漂浮在水面上。不一会儿,草稿纸上就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计算公式、数据和图形。

同学们沮丧道:“老师,我们将学过的各种公式都用上了,也没有计算出能让小石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正确答案。”

老师淡淡一笑道:“同学们,要让这小石块漂浮在水面上很容易,根本不需要什么深奥的方程计算和函数的解析,只这么简单一下,就能让这枚小石块漂浮在水面上。”

说罢,老师将身子微微地向后一仰,然后身子往前一倾,将手中的小石块用力一削,这枚小石块就在水面上打起了水漂。小石块欢快地向前跳跃着、起伏着,水面上荡起一道优美的弧线。

大家情不自禁地纷纷鼓起掌来。老师又说道:“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想必大家心里都很紧张。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死搬硬套,墨守成规,要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才是一种智慧和聪明。今后,你们还要参加无数次人生的高考,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这样才会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听完老师的话,大家似乎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大家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的小石块用力削向水面。顷刻间,一枚枚小石块贴在水面上欢快地向前跳跃着、起伏着。水面上,划开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像绽放出绚丽的花纹……

编辑:丘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