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血色三河》重返舞台,依旧反响热烈!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共同策划,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出品的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上个月在我市首演后,反响热烈,一票难求。8日至10日,该剧重返舞台,在梅州亮胜艺术中心连演四场,依旧场场爆满。

此次演出期间,还邀请来自江苏、海南、广东、洛阳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代表,以及我市的党员、干部共同观看。观看结束后,他们纷纷表示,一次又一次地被剧中革命先烈坚守信念、勇于担当、誓死杀敌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弘扬苏区精神、传承苏区作风,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点燃干事创业的“火把”

“正所谓‘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岗山会师’。这部歌剧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再现了我们客家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让人印象更深刻,更容易记住。”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旭表示,这部剧无疑是当代青少年接受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他说,接下来,将组织全市的中小学生走进剧场,通过这种直观震撼的形式,让红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广东客都文旅有限公司支部书记、董事长房岿激动不已。他感慨地说,这部剧在讲好梅州红色故事的同时,又将杯花舞、客家山歌等客家非遗文化展现地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客家人的家国情怀。接下来,该公司也将结合主责主业,打造集吃、喝、玩、乐、住、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将民族歌剧《血色三河》也融进经典文化旅游线路中的一站,让游客能够在梅州真正体验到客家文化、康养文化和红色文化,力争把梅州打造成为“双区”都市白领的“减压舱”和“加油站”

受剧情的感染,大埔县三河镇党委书记饶志潘心中一股股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他说,他们继续将充分利用三河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打造三河坝干部学院为抓手,升级改造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朱德指挥部旧址修缮布展等工作,同步规划建设一批红色旅馆、红色餐馆、红色特产店等,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大“红色体量”,打造三河坝红色热土游品牌。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走进三河坝,讲好三河坝故事,宣传、推介梅州苏区的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感染市外媒体

演出期间,恰逢“请到广东过大年”全国广电融媒体践行“四力”南粤行粤东线采访团走进梅州,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忆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采访团受邀观看演出之后,直呼热血、震撼、感动。

“之前在电影《建军大业》中也看过三河坝战役的情节,电影的表现是悲壮而沉重的,歌剧的表现则是细腻而浓烈的,给了观众一种不同的感受。” 江苏新闻广播总监助理刘海涛说,整部剧在高举红色主题旗帜的同时,又巧妙地穿插了客家民俗非遗、山歌戏剧,很好地宣传了客家文化,可谓一举两得。他表示,近年来,江苏各地也围绕红色主题,创作了一批歌剧,比如去年刚刚公映的歌剧《周恩来》。这说明,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都在以现代的语言、手段,讲述好红色经典故事,让主旋律入耳入心。在这股热潮中,《血色三河》显然是一部既有高度又有地域特色的佳作。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副总监张蔚妍觉得,该剧综合运用多种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让整个舞台看起来很唯美,而且适合当代人的欣赏趣味。她认为,将红色文化故事高度还原、搬上舞台的做法,无疑也是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外地游客来梅旅游时,除了看风景,也可以通过观看一批精品力作,了解客家文化历史。她也衷心希望,这部剧能够成为梅州文艺的一张响亮名片,为文旅融合提供强劲“文艺范”引擎。

看完整部剧之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员胡涔心灵受到了震撼、感动和鼓舞。胡涔告诉记者,《血色三河》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整部剧完全没有半点违和感,观众很自然地就被带入剧中,舞美和演员的表演配合得很完美,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而且,编剧功夫了得,她把一个家国情仇、爱情亲情、民族大义等情感杂糅在一个家庭中呈现,可以说剧本很好地契合舞台表演的基础。胡涔还说,将革命战争题材用这种形式来表现,很新颖。这对于弘扬当地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火种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不同于其他城市,梅州不仅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还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可以说梅州的旅游元素更加丰满,更多样化。” 洛阳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编辑部主任杨旭东说,河洛地区是客家人的“根源地”,此次来到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梅州感到十分亲切。杨旭东走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戏剧,他觉得,梅州让游客品尝南粤美食、游玩秀美山水的同时,又体验到历史文化、文化,是一种不错的探索。

本报记者:林丽妙  林婉萍

首席记者:高讯

编辑:李子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