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撂荒地,今日丰收田!看平远县石正镇“变身记”→

走进石正镇中东村大沈屋,40多亩的连片撂荒地如今泛起了金黄的稻浪,黄澄澄的稻穗粒粒饱满,迎着秋风弯了腰。这是石正镇大力推进复耕复种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石正镇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复耕工期倒排安排,有序组织复耕复种。针对撂荒地实际情况,石正镇多措并举,采取开挖或疏通农田小水利、修缮机耕路、平整农田、除草、援引水源等措施,有效解决“种地难”“撂荒忧”。

坪湖村山岭下,复种的水稻随风摇摆,仿佛置身绿海之中。(袁志鹏 摄)

“像中东村大沈屋这里,因为是湖洋田,村里劳动力缺乏,效益低,逐渐就撂荒了。”石正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邹镱站在田边解释,针对湖洋田连片撂荒的问题,石正镇采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完善机耕路、水圳等设施,恢复水田正常耕作条件。

昔日撂荒地,如今变良田。同样的变化发生在坪湖村山岭下,80多亩的水稻随风摇摆,长势良好,望眼望去,仿佛置身绿海之中。该村将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实行科学种田生产管理,改善土壤状况,运用机械平整土地,统一播种育苗、插秧,并通过改善灌排条件、引入机械化设备等措施,使得每亩稻田的人力成本大大节省,规模效益也随之提高。“这样很好呀,不但田地不会荒了,我还能收取每亩500元的租金。”村民王永连对此连连点赞。

在这之前,石正镇农业部门及挂村工作组对各村撂荒地块进行了摸底调查,与相关村探讨商议切实可行的复耕复种方案, 提出适宜和可行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坪湖村山岭下种的丝苗香米,具有抗病虫、抗倒伏、易管理、米质优等特点。”邹镱说,“我们还会对种植作物进行种、管、收的跟踪指导。”石正镇想方设法改善耕作条件,切实解决耕种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加群众耕作的便利性和种植效益。

特约记者:袁志鹏 吴永伟 陈可颂

编辑:张晓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