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园到学校、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村…梅县“智慧普法”之路这样走!

沿着梅州梅县人民广场后面的梅花山拾级而上,梅花山公园的景致尽收眼底,而阶梯旁、凉亭边、长廊里,法律条文、名言警句、法治标语、法治图片形成一道独特的法治文化景观,一步一景、一景一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群众。

从“七五”普法到现在如火如荼开展“八五”普法,梅州市梅县区一以贯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打通普法难点和瓶颈,进一步提升全民法律素养,强化了普法成效。2022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了《关于表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梅县区司法局普法办公室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全面普法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

冬日,虽然天气寒冷,但到梅花山公园休闲锻炼的市民仍然不少。“这个公园不仅仅景色美,还能学到很多法律知识。”正在爬山的市民吕来祥说道。原来,上山道路两旁竖立了很多法律标语标牌,山顶的亭子和走廊上还有含客家谚语、客家谜语的法律故事,市民走累了停停看看,无意中就记住了法律知识。

梅县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普法要有阵地,更要让法律知识以‘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群众心里。”梅县区政协副主席、梅县区司法局局长徐婉玲告诉记者,为了让严肃枯燥的法律条文走进市民群众的心里、脑里,梅县区普法办将客家传统文化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把“法”和“景”有机融合起来,建设具有客家特色的普法阵地——梅花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让漫步于法治文化公园的居民寓教于乐,引导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增强法治意识。2020年,梅花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被广东省司法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普法办共同评选为“广东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除了中心城区,梅县区乡镇法治阵地建设也颇具特色。2022年,扶大三丰村和水车镇坑尾村就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值得一提的是,坑尾村将红色党建元素和法治文化巧妙融合,在该村革命文史馆周围,打造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法治长廊”,并将法律法规写入宣传栏,通过“走廊”教学,村民在闲暇之余接受了法治文化熏陶。截至目前,梅县区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共391个村(社区)100%达到省“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其中18个村(社区)被全国或省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先进称号。  

智慧普法

打造线上宣教品牌

《“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是梅县区司法局制作的公益宣传小视频,该视频将 “遛狗咬到人”“夫妻共有财产分割”“口头遗嘱”等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制作成动画视频搬上了“梅州普法”等屏幕,生动地诠释和宣传《民法典》的新法规。

“以案说法”是梅县区司法局、梅县区普法办等单位联合梅县区融媒体中心开办的普法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月两期,于周六晚上7:45分在梅县区综合频道播出。更重要的是该栏目一改以往“说教式”的普法,将经调解成功或法院已经判决的相关案例等为原型进行创作,邀请相关人员现身说法、法律人士问答释疑;同时,将书面法律条文用视频动画、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诠释,通俗易懂、好看耐看,成为了市民关注、收视率较高的品牌栏目。

“新时代普法要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好新媒体、融媒体等技术手段,畅通各种普法渠道进行‘智慧普法’,不断提升普法效果。”徐婉玲介绍,“以案说法”普法专题栏目开办以来,创作节目180多期,播出1000多场次,并通过梅县区政府网、“梅县发布”APP、微信、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转发,累计每年开展法治公益宣传上千频次,传播点击量超过十万频次。

精准普法

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我知道了毒品的种类非常繁杂,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梅县外国语学校学生李文怡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后说道。2022年6月2日,梅县区司法局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区禁毒办等单位,组织梅县外国语学校的50多名学生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加强青少年的法律常识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上法治主题课。

梅县外国语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是梅县区按照多校共建共享的模式、整合法治教育资源并特地为青少年打造的普法场所。该基地占地300多平方米,设置有“宪法宣传室”“未检宣传室”“禁毒展览室”“扫黄打非工作室”“模拟法庭”“法治课室”等六大基本功能区,运用知识讲授、实践模拟、现场观摩、动漫、微电影等多种方式,实施融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学校,提升中小学生法治实践教育水平,使学生学有所益、学有所用。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梅县区司法局持续开展“宪法教育大课堂”进校园、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普法小天使”培育等活动。还组建了梅县区“南粤春雨”普法志愿者队伍、梅县区民法典普法讲师团,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开展专项普法活动,目前已有9家单位约500名干部职工接受“民法典普法讲师团”宣讲教育,通过零距离、面对面的宣传方式,增强普法吸引力,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强化成效

助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5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进农村”法治讲座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在大坪镇举行,通过律师以及普法讲师团讲师的生动授课,参加培训人员对民法典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法律明白人”是指村民中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愿意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员。梅县区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特别是“八五”普法以来,累计培养了623位讲道德、守规矩、明法律的“法律明白人”;积极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不断提升普法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

公共法律服务要有完善的机制体制保障。为此,梅县区建成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示范性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13个、示范性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76个,全区391个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据介绍,自2015年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以来,该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让律师积极参与到法律知识宣传、法治讲座和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中,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监督机制,对律师服务时长、场次、评价等录入系统,确保法律服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梅县区司法局副局长陈嘉玲说。

梅县区司法局普法办公室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9年,梅县区梅南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2020年,梅县区司法局被广东省司法厅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1人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城东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1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评为“2017-2020尊法守法·携手筑梦 服务农民工公益律师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个人”。随着,“八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梅县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落在实处,高质量推动“八五”普法再上新台阶,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持续发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梅县。

编辑:刘滨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