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丨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你怎么看?

话题缘起: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有网友拍手称赞,也有网友对如何落实深表忧虑。

禁带手机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 苑广阔

教育部的这则“禁带手机进校园”的通知,相信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因为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以及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人士都知道,滥用手机对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过,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以前我们身边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网瘾少年”,主要在于这些孩子瞒着老师和家长,频繁出没于网吧,最终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而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强大到足以和一台电脑、一个网吧不相上下。所以也有人说,如果允许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也就等于是把一座网吧搬进了校园,其对孩子所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尤其是,小学生分辨意识和能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手机里一些不良信息和内容的蛊惑,甚至受到“黄赌毒”的侵蚀。

从某种角度来说,手机功能越强大,网络生态越丰富,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所以才需要我们在未成年人和手机面前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教育部发布的“禁带手机进校园”通知,就是这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道屏障能否发挥应有作用,显然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才行。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可以通过平时的教育和引导,制定班规校规等,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而对于偷偷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一旦被查获,则按照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罚和惩戒。在笔者看来,要想更有效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广大家长平时不宜放任孩子使用手机,即便上网课、学习需要用到手机,也要严格限制时间,并加强监督。


通知下了,配套措施须跟上

■ 梁国江

近年来,由于手机的智能化发展,一些老师习惯了在手机上布置作业,学生也依赖于手机做作业,造成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也成为孩子带手机上学的“挡箭牌”。但学校和家长们很清楚,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不少学生带手机上学,多是用于玩游戏、沉迷网络社交、登录不良网站等。这些行为,不仅对孩子视力,还是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大危害,有的甚至抵抗不了诱惑,模仿网上不良行为走上了犯罪道路。

孩子过度使用手机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如今,《通知》从国家层面出台学生禁带手机入校的规定,同时特别强调,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完成作业,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和风向标,给了学校和家长制止学生带手机的底气。

《通知》很好,关键要在执行上下功夫,相关要做的“配套”工作还有很多。

一是怎样认证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的行为。是进校门时有一专门的检验设备,可以检查出学生是否带了手机,还是在校园里发现学生使用了手机才被坐实带手机入校的行为。

二是对于违反规定带手机入校的学生,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初犯怎样、二次怎样,是否有一个缓冲期,这些都应该明确。

三是对于家长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当甩手掌柜。如果不考虑好采取相应对策,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严控,有可能孩子把在学校用不成手机的“损失”,变本加厉用在家里,或上、下学路上。

还有,禁了手机,用了别的带有智能功能的电子产品怎么办?如学习机、平板电脑等。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无良商家受利益驱动,把手机换个“马甲”堂而皇之进校园怎么办?鉴于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通力合作,真正让《通知》落到实处。否则,《通知》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实习编辑:黄雯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