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丨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近日,梅州市委宣传部、梅州市社科联和梅州日报社联合约请梅州相关专家学者、权威人士撰写文章,畅谈梅州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梅州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助推梅州高质量发展。本报今日精选刊发,敬请关注。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湾区休闲花园

■ 张广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期间,先后来到潮州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等历史文化古迹参观考察,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刻体会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为提升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作出梅州贡献。

梅州要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消费需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足球文化、长寿文化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主动对标“休闲湾区”建设内涵和要求,加强与大湾区互联互访、人文融通,做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梅州特色现代旅游服务产业,用好用活梅州特色文化优势,同时带动发展健康医养、文化创意等产业,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后花园。

一是深入挖掘梅州客家文化资源。要加强文物保护,按照建新如旧、修旧如旧的原则,把老街集聚区打造成全天候步行街、牌坊街,焕发梅州古城新活力;以“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为标杆,探索“客家文化+”新业态,培育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把客家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梅州全境属原中央苏区,全市有366处革命旧址,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要通过“红色资源+”,活化开发利用革命旧址;通过“党史室+”,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讲好红色故事;通过“老区+苏区+”,用足用好国家、省的苏区老区政策,增强湾区与梅州两地人民的历史情感。三是打造“足球特区”,让“足球文化+”助力梅州长远发展。通过发展足球产业,服务足球企业,引进外来投资,带动体育赛事、体育运营公司、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等集聚发展,让更多优质体育、足球产业落户梅州,打造足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田”,让小足球踢出大产业、带出大事业;培育足球文化,争取设立“中国现代足球博物馆”,大力挖掘梅州足球文化底蕴,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提升梅州足球以及梅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四是做大做强长寿文化产业。要依托“世界长寿之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来梅投资兴建现代养老服务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引进大湾区在日常护理、膳食调养、出行安全等方面的先进服务理念和业务技能,打造高端养生养老基地,吸引湾区民众来梅享受高端养老服务和康养服务。

(作者系梅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发掘名人故居资源 延续梅州城市文脉

■ 钟伟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遗存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存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名人故居,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它在等待我们的探寻和了解。散布在梅州各地的名人故居(旧居),是梅州的一张张地方“名片”,其保护和活化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打造文化高地的重要抓手,分类保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不断探索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利用的新机制,进一步焕发梅州文化之乡新魅力。

摸清家底,分清类别,夯实保护基础。名人故居(旧居)是时代风雨、人世沧桑的见证,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信物,是今人与古人对话的纽带。梅州名人故居数量多,类型杂,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名人故居(旧居)381处。要进一步摸清家底、全面普查、建档造册,弄清全市名人故居(旧居)的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按照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原则分级分类抓好修缮活化。同时,根据名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分级分类确定市县镇保护名录,逐个制订保护规划方案,分步修复活化。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形成推进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利用工作的相关政策计划。

挖掘故居,寻访故里,做强名人品牌。要继续加大“叶帅故里”“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等城市形象品牌宣传,同时,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进一步挖掘梅州名人名居资源,唤起梅州人对自己家乡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让名人精神成为梅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开辟梅州名人故居旅游专线,组织举办“识名人、探故居、品梅州”活动,认识一名人,走访一故居,爱上一座城,实现从故居到故里,再到品牌的打造。组织梅州名人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对历史名人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并评选、报道,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创作名人题材的影视、书画艺术作品,通过精美的艺术作品再现梅州名人精神,为梅州的历史名城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价值。编辑出版梅州名人录,以名人故事培育人,以名人精神感染人。

修缮保护,活化利用,打造文化高地。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借助专业力量,提升名人故居(旧居)活化利用水平,有效促进地方和相关高校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要讲究方法、统筹谋划,串珠成链、融合发展,把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对名人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让名人故居(旧居)“活起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充分调动华侨力量、乡贤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努力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梅州日报》副总编辑)

巧“借”金融东风 助力梅州改革再出发

■ 李锡方

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市各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围绕相关精神,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巧“借”金融东风,助力梅州改革再出发,助推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借鉴特区金融发展先进经验,绘就梅州金融高质量发展蓝图。梅州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要树立“梅州大金融”理念,善于借鉴深圳特区在金融改革创新的好经验、好模式、好方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绘就梅州金融高质量发展大蓝图,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金融业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和政策红利,推动金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梅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利用金融“活水”的引领、撬动作用,善于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赋能,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着重在新型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发展上挖掘新的金融潜力,拓宽以国家级梅州综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的融资渠道,助力梅州筑好“产业”经济发展平台;要拓宽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铜箔等为主的“5311”绿色产业集群的有效贷款规模、质量,推动梅州“数字”经济、“美丽”经济发展壮大;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融资增信支持体系, 促进上市企业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借力金融改革创新,筑牢防控金融风险底线。要借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要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提高监管科学化、便利化。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更好结合,加强银保证企联动,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精度,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利用大数据、高科技手段,加强形势研判,大力整治各种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突出做好输入型金融风险防范。

借智金融人才和管理等优势,推动梅州金融事业持续发展。金融业是人才和智力密集的行业。要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市场化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薪酬结构等措施,引进和培育一大批高素质金融应用型人才,提高金融形势分析、风险预判和风险应对处置能力。打通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重点金融行业的人才输送、培育渠道,大力培养、选拔、使用金融人才。要把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在风险管理、资金配置等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

(作者单位:梅州市金融工作局)

深而学之起而行之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 张明湘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和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结合梅州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做到深而学之、起而行之,奋力推进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首先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新特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新机遇,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梅州所长,对接湾区所需,促进“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以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为抓手,以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为目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后花园”“最佳康养地”“最优体验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协调、市场运营,更好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政策利好,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纾困惠企力度,促进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和机电制造等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梅州综合保税区,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进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5G、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活要素市场,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更多市场新动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梅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弘扬特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小财政大民生”“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始终把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坚持实干创未来,传承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全力加快梅州苏区振兴发展,奋力谱写时代新篇章,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作出梅州贡献。

(作者系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丘东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梅州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加快苏区振兴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要积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和不断下行的经济压力,我市应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增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紧迫感,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措施,尽快形成有我们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加快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增添新动力。

要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仍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把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放在重要位置,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全面提升产品和产业层次,提高分工地位;才能不断赢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根本上奠定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走出一条具有梅州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实施科技创新,要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发展倾斜;要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营造“人人重视科技,事事追求创新”的浓厚发展氛围。

要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我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脱不了干系。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拉长服务链条,补齐现代服务业这一制约发展的“短板”。要促进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平台经济、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要以构建与梅州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领域。

(作者系梅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发挥梅州所长打造 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 杨丽君

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农业和生态是梅州最大的优势。梅州要让优势更优,就要进一步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把握好定位,抢抓好机遇,发挥好优势,走实走对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推动梅州出新出彩,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梅州贡献。

发奋苏区精神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梅州全域都是“原中央苏区县”的红色资源优势,抢抓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弘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苏区精神,用足用好省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对口帮扶等政策支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进一步释放城乡发展活力,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扫尾工作,继续完善公厕、污水处理、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教育、医疗两大公共服务,用绣花功夫抓好城乡“微改造”工作,多领域促进农民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发展梅州所长主动对接湾区建设。至目前,我市有6个国家级以上的“长寿之乡”,16个省级以上现代产业园,各县区都有不少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被“国家级”认证。我们要以“梅州所长”,对接“大湾区所需”,主动服务融入广东“双区”“双城”建设,打造更多优质农业品牌和拳头产品,不断拉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强科技链,丰富文化链,全力打造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茶罐子”,实现“五子登科”,让富硒菜、嘉应茶、梅州柚、客都米、寿乡水等助力梅州经济在全力支持服务湾区建设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发挥生态优势高质提升绿色效益。要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呵护好梅州生态环境;要维护好优质的茶米资源、果菜资源、山水资源,将它们打造成梅州绿色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要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加快布局“人脑+电脑”的轻资产产业,着力打造“三云两园两中心”,因地制宜带动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休闲康养、文化体验,进一步促进农旅、商旅、文旅融合发展,使梅州成为当之无愧的“美丽后花园”,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发展双赢。

(作者单位:梅江区二轻联社)

对标特区铸造梅州苏区振兴新辉煌

■ 罗心欲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圳与全局,既有对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历史回顾、经验总结,又有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广东改革发展的布局谋划、部署要求,是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宣言书、动员令、指向标。梅州要结合实际做实“六争六补”工作,以争创一流的自觉勇气和自主态势致敬、对标、学习深圳特区。

一是发扬特区精神。深圳的改革发展是特区精神的精彩演绎和充分彰显,深圳的历史性成就是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伟大成果。创业伊始,深圳并非“天赋异禀”,但依靠党的特区政策,通过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后天恶补”迅速实现华美蝶变。梅州发扬特区精神,要着重从本土的客家精神、苏区精神中归纳与特区精神的异曲同工之妙,发掘出敢干、实干、肯干的精神因子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加快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步伐。

二是借鉴特区经验。深圳等经济特区“十条经验”不仅是一城一地的局部经验,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最典型和最成功经验,具有规律性特征、指导性意义,弥足珍贵,值得全国地区珍惜、学习、借鉴和坚持。梅州要把握其本质要义、精髓所在以及切入点、契合点,坚持“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在全国全省一盘棋中立足自身定位,把特区经验根植于梅州大地上,努力打造更多“名、优、特、新”的梅州经验和梅州样本,为全省改革发展作出梅州努力和梅州贡献。

三是对接特区发展。深梅两地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商脉相连,对接深圳特区建设与发展是形势所趋、情感所系、利益所在。我们要在主动对接、支持、服务经济特区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为此,要以开门大吉的积极心态和自觉行动,着眼、立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全力支持服务融入“双区”“双城”建设,以“梅州所长”对接“深圳所需”,在互利共赢中深化深梅合作,主动推进双方交通连接、产业共建、文旅交流、资源共享,主动承接深圳建设和发展的辐射带动。

四是融合特区使命。从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始终在使命坚守中继往开来、持续超越、书写传奇。我们要自觉从特区使命中看到梅州使命,以深圳过往和现实鞭策、启迪梅州现实和未来,带着感情和责任谋划好梅州“十四五”发展,起而行之落实好上级对梅州工作指示要求,努力铸造梅州苏区振兴新辉煌。

(作者单位:梅州市委党校)

编辑:宋一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