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丨药品包装需加把“儿童安全锁”

家中的降糖药应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否则一旦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五华县棉洋镇唐纯村的聂心怡才18个月大,因不慎误食了降糖药造成脑水肿,目前正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后续的治疗费用也让她一家人陷入困境。(相关链接:误食降糖药,18月大的女宝宝患上脑水肿!辗转4家医院治疗...

岁半女婴误食降糖药导致脑水肿,这对当事家庭来说,绝对是个悲剧。

这几年,无论是把老鼠药当成食品,还是将避孕药当作糖,频频发生的误食药品事件,让孩子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据了解,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对上海、北京4家医院近4年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毒病例中,药物中毒所占比例高达55%,其中近八成都是儿童误服导致。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孩子的天性。但有时因部分家长疏忽大意、监护不力,一时的麻痹往往会将孩子置于险境之中。防止误食事件,管人之外更要管药,归根结底在于孩子对药品的“安全隐患”知之甚少,而且很多药物都有糖衣包装。药放在那儿,家长再怎么防备,也会百密一疏。虽说孩子很小尚不懂事,但最基本的一条,让他们知道药品有哪些危害、危险又藏在哪里,应该不难。从这个角度来讲,家长在把防范工作做实做细、不乱放药品的基础上,还应把家中的“危险地带”明明白白和孩子说清楚,通过警示教育和安全指引,让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

当然,误食事件屡有发生,跟药品外观具有诱惑力且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不无关系。由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够健全,对于“危险”的感知会很模糊,因此“祸”从口入,不能简单地把责任都归咎于孩子身上,药品包装简单、极易打开,就是一个致命的安全隐患。

在国际上,使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包装是预防儿童中毒的重要举措,而在国内的大部分药品都没有采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包装,这样的“致命伤”再被麻痹大意所掩盖,怎会不对孩子造成“伤害”?由此而言,作为药品生产厂家,还应该多一些“儿童眼光”,在药品设计上注重细节性的“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各个阶层的安全保险系数, 尽快为药品包装加把“安全锁”。

撰文:徐剑锋

实习编辑:肖梦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