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客家文化产业发展

■ 廖传宝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这标志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详见《梅州日报》1月31日1版

广东首个!这块国家级文化“金字招牌”的背后,体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建设文化名城、加快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梅州是一座文化之城,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梅州成功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擦亮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提升客家文化感召力。特别是在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梅州形象。

要找准着力点,把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推动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炼好“梅州元素、客家元素、文化元素”三大元素,把沉积文化打造成鲜活文化,把客家文化“金字招牌”打出全国,打向世界。系统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形成合力,提升文化价值,实施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链式战略”,以文化资源吸引战略投资者。把客家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发展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中去,不断提升客家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打造更多文旅结合的客家文化精品和亮点,助推梅州持续创造财富,实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双赢”。

要做好顶层设计,搞好高端谋划,弘扬“非遗”,推动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探寻塑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注重挖掘人文秀区攀桂坊、中国传统建筑玉水村和朱云卿、黄遵宪、林风眠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背后的文化现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村镇、街区,对客家古民居及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单位进行挂匾,展示客家“非遗”等图文实物,精心编辑出版一批客家文创产品,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梅州优秀客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是梅州进一步自我宣传、自我提升的良好契机。我们要通过实验区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格局,提升价值认同度,助力梅州经济建设,推动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

编辑:叶惠玲

审核:陈显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