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习俗丨做米

做米,是昔日梅州农村千家万户的生活名词和生活特点。稻谷经浸种、播种在水田育成秧苗、插秧、生长、成熟的各个阶段,成长为金黄色的串串稻谷,那是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割下稻子,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恩泽黎民百姓。

虽然有“八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的民俗,但在梅州,“农人做米是一样的”。20世纪50年代,农家用上砻、风车、碓臼、糠筛、米筛等“粗放型”工具、传统工艺加工稻谷,使稻谷成为晶莹剔透的白米。

砻谷。其时,每个五六十人的屋场均有一座砻,在居所环境中建一处舂米的碓臼间。用苗竹片、竹篾、黄泥、杂木制成的砻,其形状和操作宛如磨石,但推砻、砻谷比推磨、磨粉轻松轻便。砻谷由2-3人操作,砻后的稻谷米、壳分离。

风米。把米与壳混在一块的谷米,用风车吹起的风把砻不了的瘪谷和谷壳吹掉。第一次风后的稻米肩扛手抬至碓臼房,舂米需带点谷壳。第二次风出来的米就是现在时尚的粗粮——糙米,如果此次做的米,是酿酒的糯谷糯米的话,就算大功告成,传统工艺糙米可以蒸饭酿造优质美酒。

舂米。平远客家人叫碓臼舂米。祖上传来的硬木碓由来已久,形如“7”字,长1.5米上下,直径20厘米左右,踏脚部位削成扁状,上端安上横杆为扶手,减轻舂米人的疲劳;槌头镶上薄铁皮或铝皮,为了延长木碓使用年限,将水碓用绳索吊起。石臼与现在农家人打糍粑的石臼一样,就是大一点,并用石灰或水泥砌结在地板上,四周沿边用石灰抹平。舂碓由2-3人操作,1人在旁边不时用竹棒翻动臼里的稻米。舂碓好辛苦,我们少年儿童舂得两脚生烟。舂上一会儿,一碓十斤左右的米就舂好了,一般人家每次均会做五六碓臼米,人口多的家庭一次做七八碓臼的也不在少数。

筛米。不管是用碓臼舂后的米,还是碾米机碾出的米,要先用糠筛筛去少量的糠;然后用米筛筛去碎米,最终将稻谷加工成大白米。

20世纪60年代后,碾米机在农业机械化的舞台上隆重登场,农家人土法做米的艰辛劳作,慢慢淡出千家万户。老一代农家人做米的过程,成为留在笔端的一缕墨香。

撰文:陈胜远

编辑:李舒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