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豪:从寒门学霸到享誉世界的“两院”双院士

上海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不仅在民国时期代表了中国工科的最高水平,有“十军工九同济”的辉煌,在新中国成立至今更涌现了150余位两院院士。不过,最值得敲黑板划重点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其9任校长,竟然有两任是梅江区人,他们执掌同济航舵14年,这实在是客域“文化之乡”美誉的又一生动写照。

第一位执掌久负盛名的同济大学校政大印的梅江区乡贤,名叫薛尚实(原名梁华昌)。他是同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任校长,也是同济大学办校102年间,上任24位校长中的第18任校长兼党委书记。从1953年1月其原任青岛市委书记位上,调至上海执掌该校并兼任市委委员开始,至1959年5月被诬为右派分子终止,领舵同济大学时间达6年多。

相隔薛尚实执掌同济大学一任后,1977年10月,同是梅江区籍的李国豪又成了同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任校长,1996年同是梅州籍的大埔乡贤童从奇又成为该校的副校长,客家精英扎堆成长为这所知名大学校长的“巧合”,一时间在客域内外传为佳话。

斩获“悬索桥李”美誉的中国人

“说起李国豪,人们就会联想起桥梁,就像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联想起数学一样。”对于“两院”首届双院士,曾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政协主席等职的客家乡贤李国豪,外界如是评价。

李国豪(1913~2005),梅县月梅莲塘村人,1913年4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3岁时插班进入梅州市市立中学二年级,16岁时顺利考入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开始了他与同济大学的漫长“缘分”。

1936年读完2年德语、5年本科学业后,23岁的李国豪以13门功课全优成绩毕业。而毕业前夕的一段实习经历,决定了他未来的事业方向:他到杭州钱塘江桥工地上干了一个月,从此,桥梁设计占据了他人生的重要位置。

1937年8月,同济大学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迁往浙江金华,在此风云变幻时期,好些德国教授离任,24岁的李国豪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不怕时艰,毅然肩负起讲授钢结构和钢桥两门课程的重任。这成了他以后几十年在这个领域锲而不舍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的开端。

1938年秋,李国豪喜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留学深造,并以本科期间的优异成绩,获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李国豪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其结合当时拟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工程,分析论证的《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德国桥梁工程界的极大反响,这位年仅27岁的中国青年一举成名,被誉为“悬索桥李”。他的论文至今仍作为经典悬索桥二阶理论的宝贵历史遗产,被各国教材所引用。又过了两年,29岁的李国豪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的体系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他深入分析铁路荷载对悬索桥的动力作用,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都填补了当时的空白,再次斩获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个获这一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心系同济被誉为“同济魂”的客家汉子

李国豪在德国深造7年多后的1946年,“二战结束”,满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他谢绝导师的劝阻和挽留,毅然回到祖国,回到同济校园。此后,李国豪再没离开过同济。

李国豪回同济大学执教的前32年,先后担任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学校教务长、第一副校长等职。“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李国豪又担起了同济大学校长的重任,主持制定了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以战略家般前瞻性的眼光,高精准全面推动同济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他审时度势,倡导实施“两个转变”战略方针—— 恢复对德交流向国际性大学转变和由土木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与此同时,李国豪提出建设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组织学校大批科技人员走上经济建设第一线,促进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重大工程。这一系列的战略性决策的定位实施,为同济大学综合性、国际化建设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同是梅州籍的副校长大埔乡贤童从奇回忆,“两个转变”的速度惊人:截至1982年同济大学75周年校庆时,就已恢复和新建8个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科研上承担国家、地方项目越来越多,103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上海市各种奖励,42项设计获得国内外竞赛奖;教材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学校学术氛围日趋浓厚,主编了63种、自编了291种同济教材,翻译了40种德语教材;国际交往上他出访联邦德国,为同济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先后有100多名西德专家、90多名其他国家专家来校短期任教和讲学,同济150多名教师得以走出国门考察。

李国豪在每一个关乎同济大学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高瞻远瞩,发表真知灼见,使全校上下信心倍增。1984年李国豪担任名誉校长以后,仍时时刻刻关心、关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争取支持奔走呼吁。对于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李国豪有着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主张“低年级本科生淡化专业,尽量让不同学科的学生特别是新同学住在一起,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建言“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应该由导师给,而是要由学生自己设想二、三个方向,由导师提出意见,再由自己去决定。”为实现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恢复医学专业,他亲自出访海内外,广泛联络校友,推荐优秀人才。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校长裴钢表示,“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李国豪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

开创中国人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新时代的科学大师

李国豪无疑是位出色的治校育人的教育家,近70年教书育人生涯,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提携后学,尽享桃李芬芳。即便是在担任校长期间,李国豪仍悉心指导、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2003年李国豪被评为首批“上海市教育功臣”。但他更是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不仅是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也是“国际工程功绩奖”获得者。同时他还是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李国豪自1946年从德国学成回国后,先后参与了武汉、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东莞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等设计建造工作,并担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

1973年,李国豪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墩的扭转、稳定和振动》问世,科学阐明了武汉大桥的晃动问题和南京大桥的稳定问题,为此后中国大桥的设计扫除了诸多障碍。

1979年身为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还肩负宝钢建设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的重任,他凭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攻坚克难,成功破解了宝钢“钢桩基础水平位移”难题,为宝钢一期工程最终得以重新上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繁荣发展,上海开发浦东在即,黄浦江上造桥迫在眉睫。当时日本传来消息,可以提供技术支持提供贷款,但条件是必须由日本人施工。李国豪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当面向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力陈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南浦大桥的理由,他认为“中国桥梁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黄浦江上架桥!”江泽民视察同济大学后,批复答允了李国豪的动议,从此,开创了中国人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的新时代,由此赢得了中国桥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

1982年,李国豪荣获联邦德国歌德奖章;1985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授予他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联邦德国又授予李国豪大十字功勋勋章,以表彰他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功绩。同年李国豪荣获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1994年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前曾于1955年被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6年荣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2月23日李国豪病逝于上海,终年93岁。

回首同济过往辉煌的轨迹,李国豪校长虽去,但他卓著的功勋永载史册,厚重师恩师德永存同济人心中,也必将永远激励同济人同心砥砺、奋力前行!

相关链接

梅江区:修缮李国豪故居  努力打造文化高地

(图片摄影 关安耀)

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

90多年前,梅州客家寒门子弟李国豪走出国门怀揣的就是这样的信念。李国豪1913年4月出生于月梅莲塘村一个贫苦农家,13岁时插班进入梅县县立中学二年级,16岁时顺利考入上海国立同济大学。1938年秋,李国豪喜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留学深造机会,他以惊人的毅力、惊世的才华,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让“悬索桥李”的名字传遍欧美主导的国际桥梁界。

李国豪学成即思回国,但回国之路却长达六七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回到祖国、回到母校。新中国成立,他成为了武汉长江大桥顾问、南京长江大桥顾问组组长,即使身陷囹圄,他依然坚持在囚室中求解大桥晃动之谜。改革开放以来,他心中的强国梦开始绽放,宝钢建设,他不顾年高位微,放手一搏,宝钢最终成了今天世界500强第149位、国际钢铁企业排名第四的宝武;南浦大桥,他和弟子项海帆最终从日本人手里“争”回了中国桥梁的自主建设权,从此拉开了中国人自主建设桥梁的恢宏大幕;当他知道虎门大桥由英国人设计建设,立刻写信给当时的广东省叶选平省长,最终“抢”回了设计权。

李国豪院士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后人努力学习、奋发进取。随着李国豪院士故居的保护修缮和展览馆的建设,深入挖掘李国豪院士事迹,将对提升梅江区的文化知名度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挖掘李国豪的生平事迹,形成完备、丰满的人物传记,受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梅州市拓源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奔赴上海、广州等地开展了李国豪院士相关史料整理收集及纪录片拍摄工作,深入采访了李国豪院士后裔、其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先生、再传弟子国际桥协主席葛耀君先生、现任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利民教授等人,挖掘了大量关于李国豪院士的相关事迹。

“为了绘制出李国豪清晰、丰满的形象,我们奔赴了上海、广州等地,深入查阅当年的历史档案,复制、拷贝当年的文字、影像资料、实物等历史史料;拍摄采访其后代及学生等人,从李国豪院士事迹的亲历者、参与者身上,进一步去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字文本、影像文本,为李国豪院士纪录片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负责该项工作的梅州市拓源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天爱表示。

据悉,本次拍摄制作的李国豪院士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翔实的人物采访,记录李国豪院士留学、造桥、力主宝钢上马以及国际交流等历史事实,同时发掘出其鲜为人知的初心使命和爱国情怀的细节,全方位地展示一代桥梁大师李国豪的生平事迹,以此成为立德树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撰文:廖是添

见习编辑:宋一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