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越王墓第一人”黄淼章:乡村风貌提升要保留乡土气息

“新农村建设不要搞千村一面,要结合本村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和历史故事,保留乡土气息。”日前,考古学家黄淼章作为省政府文史馆专家组成员,回到家乡梅州开展“农房建设管控 乡村风貌提升”专题调研,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访谈中,黄淼章分享了他参与广州著名的南越王墓考古发掘工作经历,以及参加此次专题调研的体会。

矢志考古 探访南越王墓第一人  

黄淼章是梅江区人,先后在梅县人民小学、东山中学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1972年,一个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给年仅18岁的黄淼章带来深远影响。“当时全国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在报道这个事,让我觉得考古很神奇,令人向往。”1973年,黄淼章进入中山大学,成为该校第一批考古专业的学生。据黄淼章回忆,当时学校倡导“开门办学”,他和同学们经常出入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和考古工地,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田野考古实践。

黄淼章在南越王墓东耳室发掘。(资料图)

当年南越王墓发掘时的照片,右一拿相机者为黄淼章。 (资料图)

“我们在象岗工地上发现一处地下石室建筑……”1983年6月9日上午,一通电话打到了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接到电话后,当时任广州市考古队长的黄淼章和同事迅速赶往象岗现场。“石室墓在明代较为常见,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明代的,后来透过裂缝看到墓中的卷云纹和铜鼎,我们判断,这是汉代的墓。”黄淼章说,考古队当即封锁了现场,联系了时任广州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为进一步揭开这座神秘古墓的面纱,麦英豪决定派一个队员下古墓“探险”, 身为广州市考古队长、身材最为瘦削的黄淼章成为最佳人选。

黄淼章(左一)向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梁钊韬教授介绍南越王墓发现的情况。(资料图)

据黄淼章回忆,1983年6月10日晚,他顺着一根竹竿滑到墓中,抬头看到墓顶大石中间断裂错位,可能随时坍塌,心里忐忑不已。“后来我走到东耳室,看到地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编钟编磬和铜鼎等,顿时忘记了害怕,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这是一座极为难得保存完整的西汉石室大墓!”黄淼章从墓中拿了编钟、玉璧、陶器各一件,便返回地面。这几件宝物随后被送往北京,不久,一个由国家和广东考古专家组成的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成立。这座墓的谜题一个个解开,墓中出土了“文帝行玺"金印等珍贵文物,墓主是第二代南越王、赵佗之孙赵眜。南越文王墓时隔两千年又重见天日,震惊中外,当时被誉为中国汉代三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桑梓情深 回到家乡当火炬手  

2010年10月24日上午,80名第16届亚运火炬手在“梅州站”正式传递火炬。由广州市政协推荐,黄淼章成为其中一员,回忆起这段往事,他的心情仍激动不已:“没想到我能当火炬手,没想到我能回到家乡梅州当火炬手,没想到我能在母校东山中学校门旁边传递火炬,更没想到我能在老家附近传递火炬!”黄淼章长期在广州从事文物考古工作,2002年他调任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博物馆的管理、文化旅游、文史研究、考古发掘评审和著书立说等方面。多年来,他撰写十多本学术专著,主编一批文史图书。其中,《南越国史》荣获广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专著《广州西村窑》《南海神庙》《陈家祠》等分别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文史资料奖等。他经常应邀为省市导游讲课,为中大、暨大、华师大、华农、广州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讲授“广州古代文化”课,在“岭南大讲坛”、“羊城学堂”、“名人名家讲堂”、省文化大讲坛、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等开办“文物考古、文化与旅游”、“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等讲座,还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的专访。

黄淼章在梅接受记者采访。(林翔 摄)

虽然不在家乡工作,但他仍时刻关心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参与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馆的布展提纲讨论,去年应邀到梅州市政协讲述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经验。日前,黄淼章回到梅州参加“农房建设管控 乡村风貌提升”专题调研,先后前往梅县区雁洋镇、蕉岭县长潭镇、平远县仁居镇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我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要与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谋划,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保留当地乡村特色,深入挖掘客家人文历史资源,进一步讲好本地乡村文化故事,“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做好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名人故(旧)居、古驿道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文化旅游、饮食住宿等第三产业,让游客来了梅州能“游一游、留一留、住一住”,搞活乡村经济。“如果有机会,我还想为家乡的乡亲们讲一讲当年南越王墓发掘的故事。”黄淼章说。

本报记者:李艳良

摄影记者:林翔

编辑:丘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