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桂贤|【俗语正解(三)】何谓“打得更来夜又长”?

□丘桂贤

【写在前面】

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它们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平时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的经验之谈,蕴含着生存智慧,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对后来人仍然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笔者多年前曾写过《客家话俗解》《俗语正解》《俗语正解(二)》,刊登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一些内容得到众多读者的肯定,不少读者还前来探讨和提供宝贵意见,当然,不少读者也提出质疑。的确,笔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并不全对,早期的作品尤其粗糙。无论如何,俗语来源的研究是开创性的,笔者开栏发表作品目的是抛砖引玉。

俗语研究是一个大课题,以往对俗语的研究多侧重于释义、归类和汇总,辨误往往不被人重视,来源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俗语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来源于各类民俗活动。这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生产劳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春耕秋收、耕山种果、打铁补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占卜算命、祭祀敬神、宗教信仰、习武打擂、山歌对唱、故事传说、禁忌与避讳等等。

当今,一些旧的生产方式已不再存在,许多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已难觅踪影,许多民俗几近消亡,但依据现有方言俗语的研究,能够还原一些民俗活动的面貌,揭示其文化内涵。因此,俗语研究意义重大。

客家俗语数量可观,在口语中大量使用,在民间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遗憾的是,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式微,有的由于不再被人熟悉而出现混淆。更甚的是,有些俗语的错误解释还不断被人引用,以致以讹传讹,谬种流传。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方言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但是方言在不断衰落,方言的生存根基在不断地动摇。如何做好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的传承,尤其需要我们加强俗语的研究。

本栏推出《俗语正解(三)》,着重于俗语探源和俗语释义的正误辨析,内容多选自笔者所编著的《客家熟语汇编》。

————————————————

(▲2022年11月3日客家版)——————————————

何谓“打得更来夜又长”?

“打得更来夜又长”这一俗语在不少客家方言书著中都有收录,在网络搜索中也有不少出现。这一俗语目前存在多种解释,但是这些释义是否正确,是否完整,不见有人去考究。其实,这是个式微的俗语,如今已罕有人能够正确使用。笔者对该俗语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请教过不少长辈,现就对目前的各种解释进行辨析,揭示其真实含义,防止谬误流传。

“打得更来夜又长”表面上的意思是,打更后又进入长夜里了。言下之意是,都什么时候了,别再这么下去了。应用上,一是用于劝停、催结束,就是叫人别再啰嗦或争执下去;二是催抓紧、促进度,就是叫人别再拖拉磨蹭。

当你看到那些辩论、争论耗时长,仍不见有结果,便可说“莫啰嗦啦,打得更来夜又长”来劝收场;

当你看到那些纠纷、争吵没完没了,依然没分出谁是谁非,便可说“莫再吵啦,打得更来夜又长”来劝停;

当你看到他人闲聊多时,仍毫无休停之意,便可说“脉个(什么)时候啦,打得更来夜又长”来催其抓紧做事;

当你看到他人一直在拖拉磨蹭,进度缓慢,便可说“抓紧呀,打得更来夜又长”来催其加快进度。

目前,可以看到各种书著对“打得更来夜又长”的不同解释,这里列出一些来分析。

一、杨沅《梅谚汇笺》(1932):“打得更来夜又长,今俗谓和事佬。多举此言。劝人息事。”

二、魏东海《客家话常用词词典》(2000):“打得更来夜又尽,比喻弄得清是非曲直,为时太晚,劝人事情已无可挽救,不必追悔。”(这里的“尽”,或者可作“静”,都可通“长”。笔者注)

三、谢永昌《梅县客家方言志》(1994):“打得更来夜又长,比喻夜长梦多,凡事应抓紧进行,不宜拖延。”

四、温昌衍、王秋珺《客家方言》(2015):“打得更来夜又长,比喻时间拖长了,可能会发生不利的变化,故凡事应及时进行。”

可以看出,释义一、二都是该俗语含义的同一个方面,即用于劝停、催结束;释义三、四是该俗语含义的另一个方面,即用于催人抓紧做事。但是,其中的“夜长梦多”“时间拖长了,可能会发生不利的变化”都不是该俗语应有的含义,也就是说,释义三、四并不准确。另外,网络上还可看到把这俗语归为遵守时序的谚语,这更是谬误。释义一的作者杨沅出生于1870年(同治庚午年),释义二的作者魏东海出生于1915年,可以看出,清末至民国期间,该俗语仍然流行。随着钟表计时工具的引进,打更计时的方式便走向消亡。时至今日,人们已很少提及“打更”的事了,人们对“打得更来夜又长”的含义也就模糊不清了。

据查,广州方言里也有类似的俗语——“打得更多夜又长”。关于这个俗语的应用,《羊城晚报》曾刊有一篇署名林穗龄的《术士与咕喱》文章,里面有一些描述,这里也不妨拿来分析和比较。这是描述旧时走江湖卖跌打药膏者街头功夫表演的情节。表演时,艺人一位在前,一位在后,旁边尚有人敲锣。以下是选自两艺人的一唱一和的对话:

前者:“小弟初到贵境。”

后者:“初到贵境。”

前者:“打得锣多锣吵耳,打得更多夜又长。”

后者:“打得更多夜又长。”……一轮过后转入正题,旋即吆喝一句:“伙计慢打锣。”随即抛售那些膏丹丸散……

这是广州一个旧风情的描述,原作者对其中的“打得更多夜又长”也未做解释,但从其文中的对话场景来看,这与客家俗语“打得更来夜又长”的意思应是相同的。“打得锣多锣吵耳,打得更多夜又长”意思是说,不敢过多吵扰大家,也不敢多啰嗦,以免耽搁大家。这些开场白显然不是毫无意义的顺口溜,而是自谦的话。走江湖的都能磨利“一把口”,为的是引来顾客,也为自己更好立足。

从网上搜到的俗语解释来看,也见有人把广州的“打得更多夜又长”解释为“夜长梦多”。笔者不谙广州俗语,但从以上场景中的应用,并横向比较客家俗语来看,这个网上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

随着打更计时方式的消失,客家俗语“打得更来夜又长”的应用也日渐式微。由“打更”形成的俗语在各类方言里并不多见,客家方言里有着如此特色的俗语实在难得,希望已经式微的一些俗语得以传承,不要留给后人作语言“考古”。

(柠萌   摄)

————————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